近年来,钟楼区着力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念好社会救助“三字经”,用心用力用情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彰显民生保障的责任与担当。
一是坚持“稳”字托底,化解“绝对贫困”。严格执行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区城乡低保标准2021年提标至940元/月/人。创新“物质+服务”救助方式,建立基本生活和照料护理相结合的特困供养标准调整机制,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按全护理、半护理、自理分别以300元/月/人、200元/月/人、200元/月/人的标准提供照料护理服务。集中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由区级政府兜底保障。2021年以来,城乡低保对象977户1205人、138户188人,发放低保金1162.66万元。
二是坚持“准”字增色,破解“相对困难”。健全长效监管机制,通过专项督查、日常监管等多种途径,确保对象认定准确、资金发放规范,实现“阳光”救助。依托“智慧救助”平台,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作用,依托平台处理各类救助近3000人次,全面启动社会救助审批权下放改革,完善服务窗口,简化服务流程,实现“一窗通办”,全区困难群众精准救助率达100%。集中开展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和动态监测工作,2021年摸排各类对象11301户、19243人,实现“应救尽救”。
三是坚持“快”字处置,缓解“急难情形”。对于突发性、应急性生活困难家庭,优化临时救助申请、受理、审批等程序,加大临时救助力度,2021年临时救助297户611人,支出临救资金51.93万元,人均救助额达850元左右。发挥慈善救助的补充作用,2021年市、区两级累计发放慈善救助款物达438.59万元,受益群众近10000人次。积极打造慈善超市2.0版本,丰富慈善超市内涵,全区18家慈善超市获评五星级慈善超市3家、四星级慈善超市2家,慈善超市实现镇(街道)全覆盖,为困难群体提供物质帮扶、精神关爱、文化传播等多元化服务。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