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最新发布 | 发布实录
正文  
2023“华罗庚杯”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新闻通气会实录
发布日期:2023-06-19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2023年6月14日(周三)上午10:30

发布地点:常州市行政中心勋业厅

发布主题:2023“华罗庚杯”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

发布人员:张朝晖 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

                 徐   晶 常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副处长、三级主任科员 

主  持  人:许红梅 常州市科技局办公室主任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新闻发布会记者席

许红梅 常州市科技局办公室主任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通气会,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2023“华罗庚杯”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的相关情况。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通气会的嘉宾,他们是: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张朝晖同志;常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副处长、三级主任科员徐晶同志。

下面,有请张朝晖副局长作相关介绍,大家欢迎!

张朝晖 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

【张朝晖】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2023“华罗庚杯”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新闻通气会。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大赛的关注。在此,我谨代表大赛主办方,向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本届大赛的有关情况,并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

一、办赛背景

本届大赛由常州市创新委员会办公室、常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等16个部门共同协办,在常州市创新委员会指导下开展组织协调工作。大赛以“创新引领创业筑梦”为主题,助力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

本届大赛首次以常州籍科学家华罗庚先生的名字冠名,展现了常州的创新基因,并积极响应我市打造“新能源之都”、建设高质量高水平GDP万亿之城的号召,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等产业前瞻技术领域创新性项目成果在我市落地培育。

二、赛事组织情况

1.重要节点工作推进情况

按照大赛总体工作部署,本届大赛筹备工作自今年年初启动,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筹划,于3月31日正式在常州市科技局网站发布大赛通知和工作方案;经各辖市区近1个月的组织发动,大赛报名工作于4月28日截止;市科技局5月4日完成了所有项目的报名和审查推荐;随后组织专家开展网评初赛,5月17日正式完成初赛环节;5月29日至6月2日,晋级决赛的团队、企业名单在常州市科技局网站进行了公示。接下来,大赛将进入关键的决赛环节,现定于6月20日在科学家华罗庚先生的故乡金坛区举办决赛活动,具体通知已经发布在市科技局网站,敬请关注比赛信息。

2.参赛项目组织受理情况

大赛启动报名以来,承办单位在近一个月时间里密集开展了赛事动员和推广活动10余场,通过召开大赛动员会,在天宁、钟楼、经开区、科教城、西太湖等地组织大赛宣传服务进园区专场活动,引导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积极报名参赛,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参赛辅导培训等活动来提高办赛质量,助力参赛团队和企业提升竞赛水平。

根据受理结果,本届大赛共提交报名项目353项,经审核程序,符合参赛条件的有效项目为330项,各组别参赛数分别为:团队组74项、初创企业组32项、成长企业组224项。其中大赛吸引创业团队报名数量持续增加,团队组有效项目数量连续两年同比增长超14%,进一步凸显了我市近年来在科技招引方面的显著成效。有效项目经初赛网评,最终产生晋级决赛项目99项,其中:企业项目74项,团队项目25项。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分:新一代信息技术23项,生物医药8项,高端装备制造28项,新材料18项,新能源10项,新能源汽车3项,节能环保9项。

另外,从本届大赛的报名统计情况看,我市科技创业载体是承载创新创业项目的重要来源,报名项目近4成来自科技企业孵化器或者众创空间。

三、决赛安排

1.时间地点

按照大赛工作安排,决赛定于6月20日正式启动,分路演答辩、专家综评和现场考察三个环节,路演答辩赛前还将举办开赛仪式。决赛开赛仪式和路演答辩比赛地点设在我市金坛区的万豪酒店。

本次晋级决赛的团队和企业将参加6月20日的路演答辩环节的比赛,参赛选手按照大赛决赛通知的时间表依序进行比赛。

2.决赛规则

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作为衔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的地方性赛事,本届大赛的决赛安排与评分规则与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第十一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相协调。本次决赛参照国赛和省赛的规则举行比赛,根据不同参赛主体设团队组、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三个组别,并按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领域进行比赛。

本次决赛结束后将择优推荐团队和企业参加今年的“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行业赛,并有机会竞争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入围资格。

3.奖励政策

因为时间关系,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奖励政策。按照大赛方案,本届大赛设一、二、三等奖50项左右,每项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5万元,获奖企业还将获得下一年度常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申报名额;获得一、二等奖项目的女性项目负责人,由市妇联授予市级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参加本次决赛的团队和企业将分别授予“优秀团队”和“优秀企业”称号。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参考大赛工作方案,了解详细信息。

接下来,我们按照大赛工作方案的进度要求和决赛计划有序推进赛事工作,继续以“高规格、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办好本届大赛。

【主持人】

刚才张朝晖副局长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大赛的组织情况和决赛安排。接下来有请媒体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

新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日报】

说到本届大赛将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等产业前瞻技术领域创新性项目成果在我市落地培育。请问,今年大赛为什么特意突出这些产业领域?

【张朝晖】

好的,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

我们的大赛自2016年启动以来,共吸引2800多家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报名参赛,引导260余支创业团队在我市落地孵化。大赛累计决出一二三等奖774项,以奖金直接奖励和科技计划立项支持的方式给予总计约2亿元的资金支持,可以说,历年大赛在科技创新方面支持力度可观,收获成果丰硕,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常州的“新春第一会”吹响了建设“新能源之都”的号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的目标。随后推出的重磅政策——“新能源之都政策十条”,在支持企业技术攻关、标准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快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为“新能源之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描绘了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为数字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方法路径。常州也应该顺应全球数字化浪潮,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数字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另外,我市在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也显示出了强劲的竞争优势,通过大赛招引专业人才和引导企业资源进一步集聚,形成更大的产业优势和地方经济发展新亮点。

面对历史交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要立足自立自强,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这一总体目标,牢牢把握培育企业创新主体这一关键变量,利用好双创大赛这一创新平台,挖掘出更多更优的创新项目,链接更广更好的创新资源,全面推动创新型项目成果在我市培育壮大。

江苏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江苏商报】

常州市去年首次承办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全国赛,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请问,今年在大赛组织方面我们是否还有新的期待?

【张朝晖】

非常感谢这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我们赛事的关注。

自2016年以来,常州市共成功举办了7届创新创业大赛,此外,常州还连续5年承办了省行业赛、省专项赛,拥有非常丰富的办赛经验。去年,常州首次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领域全国赛,细致周到的赛事服务得到了国赛组委会的高度肯定和参赛代表的一致认可。今年,我们将组织各辖市区力量承办第十一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赛、数字经济专项赛,继续申办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领域全国赛,全力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形象。

此外,我们还积极拓宽办赛渠道,在近期出台的《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2.0版)中,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以推动科技招引为目标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并对承办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大赛,给予办赛经费总决赛不超过50%的奖励,最高100万元。我们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社会机构、团体参与到创新创业事业中来。

常州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日报】

常州市创新创业大赛举办这些年以来,在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请问,目前常州对招引到的这些创新创业人才,市里还提供哪些政策扶持人才、留住人才?

徐   晶 常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副处长、三级主任科员 

【徐晶】

非常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

当前,常州“532”发展战略蹄疾步稳,“新能源之都”“两湖”创新区建设蓬勃起势,城市能级持续跃升,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也更有条件集聚人才、成就人才。我们将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让天下英才在常州遇见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是升级政策支持创新创业。我们以“龙城英才计划”为核心品牌的人才计划,构建上下贯通、有序衔接的高层次人才引育体系。对顶尖人才(团队)来常创新创业的,根据其个性化需求,给予量身定制的特殊支持。领军人才在常州创办、领办的企业,给予50万元—200万元的创业综合资助和一定的股权投资支持,并根据其税收贡献情况给予资助。对于依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力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给予30万元—50万元资助。同时,积极支持人才申报省级、国家级人才计划。对新引进的年薪30万元以上的人才,根据在常州申报单位应税工资薪金分档给予每年最高50万元奖励。针对青年人才来常留常就业提供“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根据青年人才学历(技能)层次,以“非申即享”的形式,分档提供为期3年的生活资助、租房补贴和一次性购房补贴。

二是优化生态鼓励建功立业。我们重点建设以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提高用人单位在人才项目评价、人才计划评审中的话语权,为重点企业赋予人才举荐权。结合人才项目不同阶段发展需求,推出人才贷、人才投等各类金融产品,建立覆盖科创企业生命全周期、成果转化全过程、产业发展全链条的科技金融体系,为人才创新创业注入“金融活水”。对真正有价值、有能力、有贡献的人才,给予最有利的政策扶持、最便捷的融资渠道、最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真正让有能力的人成就梦想、让有贡献的人“名利双收”。

三是加强服务保障安居乐业。我们坚持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让人才在常顺心工作、安心发展、舒心生活。我们将在今年年底建成10万套人才公寓,开发了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公寓产品体系,配套相应政策实现人才公寓3年免费入住、青年驿站3个月免租,让广大青年人才“来时一个包、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城”。积极运用大数据、云平台集成各类创新政策和人才服务,提升人才服务智慧化水平。精准匹配人才类型的多样性、需求的差异性,统筹资源协调解决子女入学、医疗健康、住房安居等人才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需求,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让常州成为各类人才“近悦远来”的热土、施展才华的沃土。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需要了解的内容,会后请与市科技局办公室联系。也恳请各位记者朋友继续关注大赛决赛进展、关注并宣传优秀获奖项目,感谢大家对我们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的新闻通气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