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如何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如何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面对三个“进一步”的设问,常州市通过对党建引领、网格管理、社区建设的“三大推进”,持续擦亮城市基层治理底色,让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跃上新台阶。
党建引领,为城市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常州市天宁区茶山街道富强新村建于上世纪80年代,各项设施日渐老化。2018年起,富强新村党总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引入“适老”理念,从细节入手,健身器材、活动场地、照明系统、路牌标识等一应俱全,老旧“短板”一一补齐。
在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丰乐社区,一张由“党员网”“服务网”“安全网”综合而成的大“网”覆盖了管理社区、服务居民的方方面面,形成了“镇党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四级党建体系。社区通过“党建+社工站”模式,将文韵社工站作为宣传党的主张、执行党的政策、领导社区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基层党建创新的重要阵地,引导社区党员积极开展活动,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精准治理。
从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了解到,常州市突出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构建起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轴、各类单位党组织为基础、区域内党员为主体、群众组织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工作体系。数字经济、网约出行、外卖送餐、网络主播等全部成立行业党委,纳入“社区大党建”范畴。全市共组建网格党支部2000余个,初步形成上下联动、共驻共建的开放式城市党建新格局。
网格管理,让城市基层治理“无微不至”
常州市积极推进网格建设,带动政府资源不断投入、条块融合创新机制、共治力量广泛参与,有效破解网格治理中的难题,着力提升网格服务管理效能。目前,已将全市400多个社区划分为2900多个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2000余名,实现党员兼职网格员100%全覆盖。网格管理,让城市基层治理真正做到了“无微不至”。
武进区牛塘镇丫河村有位特殊网格员——无人机“小飞丫”。它是工程建设监督员,去年起,丫河村为创建美丽乡村,村内多处工地同时施工。网格员们操作无人机对牛塘镇法治公园等工程建设进行实时监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它还是位环境卫生巡查员,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时经常会有盲点,“小飞丫”上岗后,网格员们可以轻松将自己负责的网格区域内的白色垃圾、秸秆焚烧等“脏、乱、差”问题尽收眼底,及时联系管护人员,第一时间将问题整改到位。
武进区西湖街道聚新家园社区是武进区最大的安置社区之一,独居老人数量已超过100人,常会出现日常生活无法照料,生病或遇到突发情况无法处理的问题,成为近年来社区党委和网格工作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打造社区“云防控”的整体架构,398只高清探头覆盖了全部公共区域,448套智能人像门禁、493套智能AI摄像和人脸识别设备覆盖了所有单元楼栋,既解决独居老人忘记带钥匙的烦恼,又能在云控平台上标注并跟踪独居老人信息,一旦发现某天该老人未有出入情况就会发出预警,第一时间核查处置,实现了独居老人照护由单一的网格服务延伸到党建、警务、网格、物业、志愿者、“三官一律”等多个部门、各方群体共同介入。
社区建设,为城市基层治理强基固本
从常州市民政局社区治理处了解到,为不断开创新时代社区治理工作新局面,提高社区民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全市正全面推行“一门受理、一站式服务、全科社工”的社区服务模式,力争使居民的绝大多数事项都能在街道办、社区办。
天宁区在发展社区基层自治和提升自治能力上进行了诸多探索,形成了“社区管家”“微自治”等较为成熟的多元共治规范机制和“流动小板凳”“民情茶座”等品牌典范。把推进总体式社区营造作为提升治理水平的关键一招,引导居民熟悉起来、组织起来、参与进来,推进“街镇吹哨部门报到”“两单一响应”等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便利、充满烟火气的议事平台,让居民搭台唱主角。以“掌上云社区”微信大群、好邻居楼栋小群、兴趣自组织群、社区小程序等构建线上矩阵,及时发布动态信息、征集居民意见,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治理效能。
天宁街道小东门桥社区搭建“柏杏”议事长廊,在这个开放式空间里让居民说诉求、议难事、解难题,把协商议题的落实和成效交由居民直接评议。截至目前,解决了小区环境、邻里纠纷、民生实事等200余件。
常州经开区遥观镇剑苑社区拥有大润发商圈和2个居民小区,63家经营户、1000余户居民。针对商户诚信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社区全力打造“季札诚信社区”,成立诚信“瑶阿姐”宣讲队伍,宣讲当地“中国好人”诚信企业家俞金坤、信义妻子董玉红等诚信典型,弘扬正能量。如今,商户讲诚信已蔚然成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