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发布实录
正文  
电视人物传记片《李公朴》开机新闻发布实录
发布日期:2015-01-04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1月4日下午3:00 
    发布地点: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电视人物传记片《李公朴》开机新闻发布

    发布人员:章卫忠  常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黄  勇  民盟常州市委副主委

              龚  黎  中共武进区委统战部副部长

              沈爱华  江苏亚细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 持 人:王志新  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发布会主席台

    王志新  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王志新: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众所周知,李公朴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著名的七君子之一,他是我们常州的骄傲。为了纪念他,传承他为理想而无私奉献、勇于承担历史职任的精神,常州市决定拍摄人物传记片《李公朴》,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请了常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章卫忠先生、民盟常州市委副主委黄勇先生、中共武进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龚黎女士、江苏亚细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爱华女士。下面请张部长作相应的情况介绍。

 

    章卫忠  常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章卫忠:尊敬的媒体朋友们,大家新年好。非常感谢常州市委宣传部和各位在座的媒体朋友,把2015年的常州首场新闻发布会的机会给了我们统一战线,给了李公朴这样一位与常州有渊源的名人。下面我就主要介绍下这部片子的情况。

    一、   李公朴简介

    李公朴,1902年11月26日诞生于江苏淮安,原籍常州武进。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著名的“七君子”之一,也是社会教育家、新闻出版家,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1946年7月12日,他倒在了国民党特务的枪口下,年仅44岁。他为追求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奋斗了一生,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国现代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也为中国民主同盟的历史记录下最光辉的篇章。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李公朴被评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他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的一生,是坚持革命、顽强斗争的一生,是忠诚于中华民族进步事业与和平民主事业的一生,是献身中国文化和社会教育事业的一生。周恩来同志曾称“他是一个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战士。”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李公朴先生一样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奋斗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才有了今天的和平中国。

    二、电视人物传记片《李公朴》拍摄意义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李公朴就是这样一位民族英雄,他是民族的脊梁、祖国的骄傲,也是常州的骄傲,常州民盟的骄傲,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铭记和怀念。

    现今关于李公朴的宣传形式仍比较单一,多集中在书籍方面,还没有详细、系统的影视资料,用专题片的方式纪录李公朴,能够让更多的人从李公朴的故事中汲取正能量。特别是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下,我们也有责任用李公朴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来弘扬社会主义爱国精神,弘扬社会正气,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奉献的热情。同时,充分利用常州的文化资源来宣传常州,进一步扩大常州的影响。这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0月14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力争创作出爱国题材的精品力作。

    三、节目定位

    本片将以讲述李公朴非凡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在各个时代大背景下挖掘他的人生故事,展现他的人格魅力,用艺术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示他波澜壮阔的一生,通过专题片的方式进一步深耕中华文化沃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节目样式

    本片由常州市委统战部和武进市委统战部共同主抓,由常州市委宣传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和常州广播电视台联合拍摄,江苏亚细亚影视公司和南京电影制片厂共同承拍,由江苏亚细亚影视公司执行。按照中央十套的播出标准,本片拟拍摄6集,每集36分钟。以李公朴一生中经历的重大时间、重大事件为线索,进行主题式的归纳提炼。

    主要内容初拟如下:

    l 第一集家世和青少年时代

    l 第二集留学美国

    l 第三集为抗日救亡贡献力量

    l 第四集爱国入狱——“七君子”之一

    l 第五集为实现全民抗战而奋斗

    l 第六集为民主和平而献身

    五、摄制计划

    1、即日起开始项目策划、立项、论证,并开始筹划剧本创作。

    2015年年初完成剧本创作

    2、2015年春节后—4月,剧组开始外拍采访

    3、2015年5—6月,进行制作并完成

    4、2015年7月前,送审全片并修改

    5、2015年8月起,送审中央台、江苏台、常州电视台并启动播出

    六、主创名单

    拍摄单位:常州市委统战部

    武进区委统战部

    民盟常州市委

    江苏亚细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承制单位:江苏亚细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南京电影制片厂

    主   创:总制片人:沈爱华   总 导 演:郭晓伟

    执行导演总撰稿:曹锡华

    摄 影 师:单 哲                   

    王志新:谢谢章部长的介绍,下面请各位媒体朋友提问。

 

    微常州记者现场提问

    微常州:请问我们常州开展过哪些学习李公朴精神的活动?

 

    黄  勇  民盟常州市委副主委

    黄勇:1996年7月,民盟常州市委、武进市政协、统战部组织民盟成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在武进市湖塘镇召开了纪念李公朴先生殉难50周年座谈会。

    2001年4月,武进李公朴研究会成立,在武进高级中学举行了成立大会。

    2010年4月19日,我市召开全市统一战线“学公朴,做挚友”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引导广大成员学习、缅怀、宣传、实践李公朴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的多党合作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并编撰了《“学公朴,做挚友”主题教育活动读本》。

    接着,常州市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常州是李公朴家乡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学公朴、做挚友”主题教育活动,着力打造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常州品牌,收到良好效果,2011年4月,中央统战部全国统一战线实践创新成果评选结果公布,常州市统一战线组织开展的“学公朴,做挚友”主题教育活动获奖,在全国40项获奖成果中位列第九。且全国仅有4个地级市项目获奖,“学公朴,做挚友”主题教育活动是江苏唯一入选的地级市统战工作项目。

    2012年,市委书记阎立、市长姚晓东参加了“李公朴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等系列活动,姚晓东在纪念大会上讲话,阎立为李公朴幼儿园揭牌。

    武进是李公朴的故乡。传承公朴精神,学习公朴斗志,弘扬公朴文化,武进也做了不少工作。

    抓载体。在武进烈士陵园和武进名人馆设立李公朴生平事迹展区;编辑出版《伟大的民主战士——李公朴》,录制广播剧《民主号手——李公朴》;举办:“人民英烈李公朴”大型图片展;区委区政府还准备筹建新的李公朴纪念馆。

    扩影响。武进区委统战部组织开展了“李公朴家乡行”系列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副省长曹卫星等应邀出席;李公朴小学揭牌、“公朴中队”命名、“学公朴精神,做时代新人”汇报演出、中国民盟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民盟江苏省委武进培训基地建立、李公朴光彩基金成立、“张国男讲述父亲李公朴”等一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学公朴、做挚友”在武进蔚然成风。

    促研究。2001年,武进区成立李公朴研究会,张梅颖和原中国文联主席、公朴先生的秘书周巍峙担任名誉会长,公朴先生的同事兼知友范用、女婿王健、女儿张国男、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于琨奇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及特邀研究员。研究会此后相继出版《李公朴纪念文集》(2002年,32万字,江苏古籍出版社)、《李公朴的故事》(2004年,30万字,天津人民出版社)、《公朴颂》(2007年,28万字,中国大地出版社)、《李公朴文集》(2012年,50万字,群言出版社)等专著。

    微常州:李公朴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早期领导人,民盟市委是如何围绕学公朴精神开展活动的?

    黄勇:1943年9月,李公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他热心盟务工作,积极培养介绍进步人士参加民盟组织。1944年11月,民盟昆明支部改组为民盟云南省支部,李公朴当选执行委员,机关刊物《民主周刊》创刊后,他是编委之一。1945年10月1日,中国民主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重庆召开,李公朴作为云南民盟代表前往参加,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民主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在会上,他提出了对国事的意见,主张只有实现民主政治,才能实现国家统一团结,加入民盟,使李公朴的政治活动有了一个民主政党作为组织后盾,他与共产党的关系更加密切,在为争取中国的光明和进步的斗争中,成长为一个坚强的民主战士。

    从2010年开始,民盟市委持续开展“学公朴做挚友”活动。组织讲师团,到基层宣讲李公朴事迹,成绩突出的有钟楼基层委员会等。在基层组织中开展“学公朴、做挚友”征文活动,共收到来自基层的50多篇稿件,在《常州民盟》开辟“学公朴做挚友”专栏,年底,评出一、二、三等奖共18篇。

    2011年6月,盟市委精心组织了以“永远的挚友”为主题的民盟常州地方组织成立60周年的纪念大会,并在文艺节目中突出展现了李公朴风采,盟员创作了配乐朗诵《立盟为公》、说唱《挚友颂》和独幕话剧《最后的呐喊》,体现了“立盟为公,永做挚友”思想教育内容,引起了广大盟员的强烈共鸣;

    2012年5月,民盟常州市委与常州电视台联合拍摄了《缅怀之旅》4集专题片,6月初在常州电视台新闻节目中连续播出;10月,盟市委举办以“李公朴与教育”为主题的庆祝第28个教师节座谈会,邀请武进李公朴研究会创始人、研究会副秘书长赵玉泉作“李公朴与教育”专题讲座。与会盟员从“民主教育的思想、社会教育的实践、平民教育的成果、人格教育的倡导”等四个方面研讨了李公朴的教育思想;制作完成了内容分三大部分——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社会教育家、李公朴与民盟,由74幅各个时期的李公朴以及盟市委开展学公朴活动的照片组成的,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纪念李公朴先生诞辰110周年”为主题的14块展板,在市18所中学巡回展出。当年4月至年底,联合常州日报社、李公朴研究会,在《常州日报》上开辟“公朴往事”专栏文章,每周二连载公朴事迹,共30多期。联合常州电视台、常州日报社和市李公朴研究会,组织部分作家赴李公朴故居和昆明寻访公朴足迹,并在云南师范大学(原西南联大)召开“昆明-常州纪念李公朴诞辰110周年座谈会”;11月3~4日,由民盟江苏省委、中共常州市委主办,民盟常州市委、中共武进区委承办的系列纪念活动“公朴家乡行”在武进举行,内容包括召开李公朴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李公朴故居民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李公朴幼儿园揭牌仪式及“李公朴家乡行”同心活动座谈会。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民盟江苏省委主委、副省长曹卫星为李公朴故居民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当年,“学公朴做挚友”项目获常州市思想宣传工作创新成果奖。

    2014年10月23日,成立了李公朴支部,首批成员22人,来自科技、教育、贸易、建筑等不同行业,盟员们表示将传承“爱国、民主、奉献”的公仆精神,积极为社会做实事;出版了《同心故事——常州民盟风采录》(25万字,图文并茂),收录了常州民盟在70多年风雨历程中在包括李公朴在内的优秀人物及其感人事迹,共100个故事,展示了常州民盟的风采;还创办了以李公朴1946年在云南创办的“北门书屋”同名的常州民盟新“北门书屋”(2015年1月6日将举办开业和首发式):意在秉承公朴先生创办昆明北门书屋时的初心,借助北门书屋在历史上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体现北门书屋独特的文化积淀,使常州新“北门书屋”也能够成为新时期的“民主之家”、“文艺沙龙”,让社会各界人士在这里阅读,在这里从事公益活动,讨论时事,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现代快报记者现场提问

    现代快报:李公朴是常州人,李公朴故居坐落于武进区湖塘镇东村,其是何时修复并成为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

 

   龚  黎  中共武进区委统战部副部长    

    龚  黎:李公朴旧居位于武进区湖塘镇东村,由于历史沧桑,至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已被破坏,其故居仅剩下中进三间楼房和一面残颓的花墙。1995年年初,随着城乡建设规划的扩展,李公朴故居是修复还是迁移,提上武进县、村政府的议事日程。于是湖塘镇和东村的负责人约请李公朴女儿张国男和女婿王健(时任民盟中央文史委主任)与民盟常州市委商讨,后由时任民盟常州市委主委的周源打报告给民盟中央要求修复李公朴旧居,时任盟中央主席的费孝通很快回了信,表示支持。民盟市委随即将费孝通主席的回信复印多份,转达时任市委书记的陈玉英和武进县委领导。不久,陈玉英给周源来电表示,中共市委和武进县委决定尽快修复李公朴故居,使之成为纪念先烈、教育后代的爱国主义基地。民盟常州市委为尽快修复、充实李公朴故居,还为故居提供了李公朴的有关图片资料,并约请盟内外书画家到故居现场创作了许多书画作品。

    1996年,武进市人民政府和湖塘镇政府共同拨款,重建花围墙、头进厅屋、后进三间楼房,在李公朴殉难50周年之际落成。同年,文物部门在头进厅屋内布置陈列了李公朴烈士生平事迹图片展览,对外开放。2003年8月,李公朴故居被列为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今,李公朴故居已成为矗立在民盟成员和常州人民心中高山景行的精神丰碑。   

    现代快报:人物传记片《李公朴》要反映他一生的经历,如何在创作中把握其生命的真谛?

 

沈爱华  江苏亚细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爱华:就李公朴而言,他的一生,无论是为抗日奔波,为民主呼号,为教育呕心沥血,始终回荡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同时,我们应当密切关注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1902年到1946年,李公朴的有生之年,几乎贯穿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期间有多少影响中国的重要事件发生!

    他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在国无主权、民生凋敝的年代成长起来的李公朴,从少年时代就萌生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渴望改变旧世道,创立新社会。在国外求学时,尝尽了弱国子民的屈辱,更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报国信念。回国后本可以有机会以教授为业,但是,忧国忧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使他的目光和思想超越了学术领域,关注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1935年,日本侵略者进军华北,中华民族危急之际,李公朴在上海和文化界爱国人士一起,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成为救国会的领袖人物之一;作为“爱国七君子之一”,在狱中进行了坚决斗争;他冒着生命危险到华北战区实地考察,动员民众开展抗战教育;在昆明广交地方军政界人士,探讨时事政治,呼吁民主,坚持抗战,成为云南民主运动的杰出领袖。他牺牲后,受到毛主席和朱德的高度评价:“先生尽萃救国事业与进步文化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今为和科民主而遭反动派毒手,实为全国人民之损失,抑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

    他也是杰出的社会教育家。从1931年到1946年的15年间,他始终把开展社会教育放在他工作的第一位,不断地创办教育,且做出了卓著成绩。在上海,他创办了《读书生活半月刊》、读书生活出版社、《申报》流通图书馆、业余补习学校和妇女补习学校,数万爱国青年被引上了抗日的道路;在山西,参与筹建民族革命大学,培养抗战人才;在延安,他组织了抗战建国教学团,深入晋察冀边区,开展抗战教育和动员民众的工作;在云南,他创办了北门书屋,北门出版社,发行了《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等进步书刊;在重庆,他和陶行知共同创办了社会大学,主编《民主教育》……,唤醒了不少爱国志士走向革命。

    在长期的社会教育实践中,他倡导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能立志于改造社会的人才;教学方法是:“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活读书,读活书”,教会学生学习的本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公朴倡导的社会教育及适应社会教育的整个思想体系,不仅在那个时代有特殊的作用,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

    王志新:谢谢各位媒体朋友的提问。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