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4月25日下午15:00
发布地点:市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常州市“做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专题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员:赵苏洪 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
张泉明 市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周云东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主 持 人:黄建德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黄建德】:各位媒体朋友,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主要是发布《常州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常州市金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这是我们“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两会年度目标里面提出的要求,更是我们加快常州发展,做好做优常州经济的突破口,所以市里比较重视,前一阶段专门为此召开市长常务会议,新闻媒体也对此作了报道,在会上费市长也做了讲话,也把这三个三年行动计划作为我们做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依次为龙头来推动我们常州的经济的不断提升,不断发展。所以为了把这三个三年行动计划介绍到位,我们请来了金融办副主任赵苏洪,也请来了发改委副主任张泉明和周云东,他们将分别为大家作介绍。首先请周云东副主任来介绍一下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年行动计划。
发布会主席台
发布会现场
黄建德 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周云东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周云东】: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为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和省先后出台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我市也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政策、聚集资源、聚合力量,努力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提升常州产业竞争力”,并已经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与国家、省发展重点相衔接,争取上级资源,抢抓发展机遇,也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我市产业长期核心竞争力,培育我市经济发展后劲,将今后3年内我市产业发展的工作、政策和各类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市有关部门对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研究,包括发展重点、主要目标、工作重点、推进措施以及相关财政扶持政策等,起草了《常州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并于近日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议的审议,即将颁布实施。
一、发展重点
我市在“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将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物联网和云计算、新能源汽车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结合常州实际划分了主导发展、培育发展和前瞻性发展3个层次。选择产业基础好、技术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领域作为近阶段行动计划先导和重点,主导发展以智能制造装备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以碳材料为引领的新材料和以太阳能利用为代表的新能源等产业,培育发展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智能电网和节能环保等产业,前瞻性发展物联网和云计算、新能源汽车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关键支撑、先导产业加速成长、优势产业加快做强、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的基本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规模和技术水平居全省领先地位,部分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区和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产业高地。
1.经济规模不断壮大。2013-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800亿元,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争取达到15%左右,引领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明显增强。
2.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3%;新建50个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工程、检测)中心,100个市级企业技术(工程、检测)中心;引进培养100个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并重点支持500名海外科技领军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量占全市企业授权专利数40%以上。
3.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到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年销售收入超100亿企业5家,50—100亿企业10家;打造3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8个以上省重点扶持出口品牌;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特色新兴产业基地或创新型科技园区。
三、重点工作
主要是六大工程:重点领域突破工程、重点产业基地创建工程、重大项目推进工程、重点企业壮大工程、重点示范应用工程和重大载体支撑工程。在此重点介绍重点领域突破工程。
积极顺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坚持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抢抓机遇,全力争取在轨道交通整车、新型碳材料和航空航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轨道交通整车。依托南车戚机公司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全力争取国家轨道交通整车制造许可和定点制造。重点突破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城市低地板车辆、动车组及客运列车、重载及快捷货运列车、工程及养路机械、通信信号装备以及关键核心零部件,形成常州轨道交通从零部件配套到整车生产和维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先进碳材料。以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为重大平台,以碳纤维为先导,以石墨烯为突破,集聚发展高性能碳纤维、特种石墨材料、功能/结构复合碳材料等先进碳材料、碳材料制造装备、碳材料应用及相关新材料产业,集聚一大批先进碳材料产业研究院、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孵化加速平台,大力推进先进碳材料产业与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绿色建筑等新兴产业的互动发展,构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碳材料产业研发高地和总部经济中心。
航空航天产业。抓住大型飞机、航天工程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以及国内航空产业布局重大机遇,依托常州机场及常州航空产业园,大力招引国内外航空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兼并收购国外航空制造业企业,吸引新型通用飞机、直升机、飞艇、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复合材料等重大项目落地。构建以航空制造业为核心,以航空配套产业为支撑,设计研发、制造、物流等行业为一体的航空产业园,使常州尽快成为国内知名的航空产业核心部件和零部件生产、研发、制造基地。
四、政策措施
1.强化工作机制。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责任部门和单位根据各自职责,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提出年度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全面组织推进。
2.加大政策投入。设立常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三年累计新增3亿元;各辖市区政府按一定比例安排专项资金进行配套,用于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市级其他用于扶持工业发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各类专项资金,确保每年50%以上用于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省相关专项资金扶持。
3.引导产业集聚。推动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园区(基地)集聚,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
4.推动科技创新。规划建设重大公共技术平台,鼓励和扶持社会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并给予一定奖励。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申请的支持力度,除按现有政策标准给予经费资助外,对重大专利技术二次开发及产业化择优给予补助。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标准建设,按现行政策标准给予1.2倍的资金奖励。
5.强化技术改造。围绕产品升级、装备国产化、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两化融合等方面,鼓励新兴产业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内涵式发展。
6.加大金融扶持。持续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银政企对接活动,鼓励提高对重点企业授信额度,开展贷款贴息、研发和产业化补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确保每年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贷款增幅高于上年,并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申报发行企业债券、上市融资等,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7.加大土地保障。积极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发展空间,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安排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经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优先安排供地。
8.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照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和产业链现状,创新引资思路和引资方式,树立常州以外都是外的理念,着力引进一批关键性、龙头型、基地型的大企业、大项目。重视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推动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我市设立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培训中心,进一步加强与央企的对接沟通。
9.鼓励优先采购。支持战略新兴产业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同等条件下政府投资工程和项目优先采购列入目录产品。
10.加强宣传引导。
【黄建德】:刚才周主任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意义、重点、目标以及六大工程和十大措施给大家做了介绍,接下来请张主任介绍一下发展服务员的三年行动计划。
张泉明 市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张泉明】: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常州的战略举措,是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竞争力、协调三次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具体部署,常州市发改委从2012年下半年起,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服务业发展现状,牵头组织起草了《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现在该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今天正式进行发布。
一、起草背景
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是落实国家、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需要。“十二五”已经过去了二年时间,各项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但是,真正抓推进、见成效,关键在后三年。因此,制定一个扎实、可行,任务明确的行动计划,是实现“十二五”各项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是我市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服务业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标志,我市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通过今后三年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从而实现我市经济的转型发展。
制定“三年行动计划”,也是我市服务业企业和广大市民的需要。服务业是为企业生产,为市民生活直接服务的产业,我市服务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同样存在提升服务效率、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环境、推进服务重点的巨大空间。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将给企业和市民在生产、生活中带来全新的变化。
二、具体内容
1.提出了服务业发展的“5个主要目标”。一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投资增速年均增长20%以上。二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8%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0%以上。三是集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建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30家,其中省级10家、市级20家。四是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形成服务业创新企业100家,营业收入超50亿元服务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服务业企业上市1-2家。五是贡献份额明显加大。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2015年超过43%,力争达到45%。
2.明确了服务业发展“7大重点领域”即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商贸流通业、房地产提升、居民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等;
3.突出了服务业发展“6个重点工程”即重大项目推进工程、优势企业培育工程、集聚发展提升工程、产业融合突破工程、品牌和标准化打造工程、服务业人才培训工程。
三、工作重点
第一,重点推进100个项目;第二,重点培育100个服务业创新型企业;第三,重点建设30个服务业集聚区。这次在《三年行动计划》中,包括了“服务业项目重点推进名单”、“服务业创新型企业重点培育名单”、“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建设名单”三个附件,这使行动计划有了实现的路线图,也有了成果检验的标准。
《三年行动计划》出台表明,我市服务业迈出了跨越发展的第一步,倡实现计划的关键,在于咬定目标,狠抓落实!在这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落实好服务业发展五大保障措施:一是要健全组织体系,凝聚发展合力;二是加强产业联盟,发挥协会作用;三是完善统计体系,强化部门统计;四是建立考核体系,落实责任目标;五是营造政策环境,支持发展重点。
【黄建德】: 张主任刚才把我们服务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作了一个全面的介绍,主要是从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来谈的,讲得比较清楚。服务业的发展对我们转型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来请金融办赵主任介绍一下金融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
赵苏洪 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
【赵苏洪】: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介绍《常州市金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一、动因及起草过程
去年6月新一届政府换届成立之时,正是我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投资增幅下滑、出口形势严峻,部分企业资金链风险有所显现的特殊发展时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九云同志经过对我市金融工作的调查研究,对金融风险的处置以及对今后发展趋势的分析思考,去年10月份提出要全面谋划我市金融业发展,研究制定《常州市金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该项工作由我们市金融办牵头负责,在人行、银监、发改、财政、经信、科技、保险协会等十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年初形成了初稿;年初以来又先后经过了多次的论证修改。
4月15日,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这个行动计划。会议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是服务实体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快我市金融改革创新和发展,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和保障,制订出台《常州金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十分必要。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费高云指出,《常州市金融业三年发展行动计划》连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三个计划是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各地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加快实施,努力促进我市经济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品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二、主要内容
编研计划的总体思路是两条主线,一条是发展现代金融,壮大金融产业;一条是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转型升级。
计划提出,今后三年我市要以“建设金融集聚区、完善六大体系”为抓手,全面提升常州金融业现代发展水平,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实现“促进产业转型、建设金融强市”的总体目标。
计划列出的主要经济指标既结合自身的发展速度,也参照了省以及周边城市的数据,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确保达到8%以上等重要指标经过了反复测算论证,重中之重的指标是2个,一是保证年均贷款增速达到14%以上,也就是市分管领导提出的“两个不低于”,年度新增贷款增速不低于GDP增幅与CPI增幅之和,年度余额存贷比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社会融资规模2013年要达到950亿元,2014年要达到1100亿元,2015年要达到125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决定和反映着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规模。常务会议结束后,市分管领导从常州今后的经济增长、加大投资、应对周边城市竞争等方面的战略需要出发,调高了社会融资指标,即今后三年分别在原来900亿元、1000亿元、1100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0亿元、100亿元,150亿元。我们认为在IPO闸门重启、城镇化战略带来直接融资热潮等机遇下,我市通过创新整合发债平台、发动企业积极性,是可以完成的,也是必须完成的。
计划指出,今后三年我市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建设金融集聚区,完善六大体系。
建设金融集聚区,是指依托城区现有金融资源,强化城市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提升拓展对金融业的承载能力,建设业态丰富、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文化宫金融商务区和通江中路金融商务区。
建设两个市级金融商务区非常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1、适应金融业态关联性强的自有特性,有利于金融产业抱团集聚,形成产业链;2、金融产业本身就是高端商务,有利于带动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商务经济的发展;3、金融产业的有效集聚是现代化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有利于提高城市品位档次,提升所在地快的商业价值。
同时,我们提出,在产业基础雄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重地新北和武进,要加快形成适应自身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新北区,以新龙国际商务区为依托,争做常州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先行区,以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个人财富管理为特色,做长做优金融产业链;在武进区,以常州科教城和西太湖科技城为两个节点,以延政西路为轴线,集聚发展金融业,主要以资本驱动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产业投资和创业投资为实现手段,提高现代金融发展水平。
完善六大体系是指:1、多途径、重实体的产业金融体系,不仅包括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物流金融和绿色金融,而且特别涵盖金融支持重点项目、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等内容。2、多元化、强实力的地方金融体系,重点是关于市级金融控股集团的建设目标,以及准金融、金融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包括担保、小贷、典当和产权交易所等等。3、多渠道、广覆盖的银行机构体系,三年内再引进5家商业银行、1家外资银行及增设1家地方法人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形成“大型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银行、外资银行”多元发展格局。4、多层次、宽领域的金融市场体系,涉及到企业上市、股权投资、债券发行、保险市场、外汇结算等内容。5、多产品、扶小微的民生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等。6、多手段、控风险的金融安全体系。三年计划中分别提出了具体的任务措施。
纵观整个计划,更加突出间接融资的重要地位;突出创新直接融资,做大社会融资规模的现实意义;突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坚定方针;突出金融产业包括地方金融业的改革发展;突出保险等行业的加快转型;突出地方政府金融工作“扩总量、调结构、优布局、推改革、保稳定”的重要职责。
为推进上述工作目标的完成,我们制定了工作任务分解表,共56个具体项目。
三.今后工作打算
从去年以来,市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各地各部门和金融系统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从外部环境来讲,城镇化战略实施、金融体制改革等发展趋势,都促使我市今后的金融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常州市金融业三年发展行动计划》是今后我市金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可以说,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对金融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金融业的发展环境日益优化,金融业的发展思路清晰明确,金融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们应抢抓机遇,锐意创新,共同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实现金融强市的奋斗目标。我们金融办将根据自身职能,切实发挥好牵头组织、协调服务的作用,全力推动三年行动计划的全面深入实施。
一是加强跟踪落实,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形成金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定期评估机制,科学考核各地各部门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工作绩效。希望有关部门要根据目标分解表,按年度制定工作计划,一项一项的落实,一年一年的推进,圆满和超额完成确定的目标任务。今年11月份市金融办就着手督查评估工作,在明年的金融工作会议上要进行通报。
二是关注改革难点,开展好重要政策和重点金融课题的研究工作,协调解决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三是切实加强辖市区金融工作的指导,强化各地金融政策的协调统一,引导有关辖区差别化竞争、特色化发展,形成适应自身实际的金融板块。各辖市区金融办要主动作为,创新进取,推动计划目标的顺利完成。
【黄建德】: 刚才三位主任对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分别作了介绍,可能还会有一些不够明白的地方,请各位记者朋友就相关问题提问。
现代快报记者提问
【现代快报】:我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如何确定的?我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什么要分3个层次?
【周云东】: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国家提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省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考虑,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在总体上与省保持一致,全面对接。这样做,一是我省对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非常科学,既是对我省产业发展基础的准确把握,也是对我省今后产业发展方向的高度概括,对我市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二是为了对上争取资源,充分利用省有关扶持政策,有利于对口开展工作;三是可以体现我市产业发展在全省的地位,便于横向比较。
第二个问题,在总体上与省一致的同时,为了体现我市特色和实际情况,也为了聚焦政策,重点推进,我市对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不同情况分成了“主导发展”、“培育发展”和“前瞻性发展”3个层次进行谋划。
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是我市的优势,也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市委市政府明确我市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新材料产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和以碳材料为引领的新材料产业”。另外,经过多年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在我市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光伏行业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但是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前景依然看好。因此我们提出,选择产业基础好、技术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以智能制造装备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以碳材料为引领的新材料和以太阳能利用为代表的新能源等产业领域作为近阶段行动计划的重点和先导,进行主导发展。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等产业在我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具备了进一步培育发展的基础;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产业在我市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其列为前瞻性发展领域。
新华日报记者提问
【新华日报】:请问,“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对于产业提升和企业发展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对于普通百姓的未来生活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和提高?
【张泉明】: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出台“三年行动计划”的目的,就在于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企业发展、改善百姓生活。
在产业提升和企业发展方面。首先,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们将每年滚动推进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其次,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们将培育100个服务业创新企业,30家服务业优势企业,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和做大做强。再次,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们将推动30家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从而实现服务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服务和辐射能力,同时,也将为其它产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相信通过三年的努力,我市服务产业将层次更高、服务水平将更优、服务企业将更大更强。
在百姓生活方面。一是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传统服务业提升发展和新兴服务业的突破发展,一方面可以提高百姓就业,另一方面可以满足百姓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使得常州市民在本市就能够购买到各式各样、各种层次的服务。二是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与配套建设,在家政、社区养老、健康服务、体育休闲等方面享受到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三是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促进我市经济结构根本转型,增强我市经济综合实力,从而使百姓生活更富裕、消费更放心、环境更生态。
扬子晚报记者提问
【扬子晚报】:《常州市金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定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赵苏洪】:从去年以来,市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各地各部门和金融系统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从外部环境来讲,城镇化战略实施、金融体制改革等发展趋势,都促使我市今后的金融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常州市金融业三年发展行动计划》是市政府首次对金融业的发展制定规划,它不仅是今后我市金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可以说,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对金融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金融业的发展环境日益优化,金融业的发展思路清晰明确,金融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们要抢抓机遇,锐意创新,共同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实现金融强市的奋斗目标。
纵观整个计划,更加突出间接融资的重要地位,突出创新直接融资,做大社会融资规模的现实意义;突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坚定方针;突出金融产业包括地方金融业的改革发展;突出保险等行业的加快转型;突出地方政府金融工作“扩总量、调结构、优布局、推改革、保稳定”的重要职责。
《常州市金融业三年发展行动计划》的施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市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引导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金融业本身就是一个产业,行动计划的实施有利于我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更好地推动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目前常州的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15%以上,占GDP比重达到了6.3%,今后三年金融业增加值的增速目标要达到20%以上,将成为我市做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今后全市各级各部门和金融系统,要全面贯彻实施三年行动计划,锐意创新,改革进取,为实现“发展现代金融体系、建设金融强市”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吴网记者提问
【中吴网】:金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指标有哪些?
【赵苏洪】:计划列出的主要经济指标既结合自身的发展速度,也参照了省以及周边城市的数据,2015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确保达到8%以上等重要指标经过了反复测算论证,重中之重的指标是2个,一是保证年均贷款增速达到14%以上,也就是韩市长提出的两个不低于,年度新增贷款增速不低于GDP增幅与CPI增幅之和,余额存贷比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社会融资规模21013年要达到950亿元,2014年要达到1100亿元,2015年要达到125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决定和反映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常务会议结束后,市领导从常州今后的经济增长、加大投资、应对周边城市竞争等方面出发,调高了社会融资指标,即今后三年分别在原来900亿元、1000亿元、1100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0亿元、100亿元,150亿元。我们认为在IPO闸门重启、城镇化战略带来直接融资热潮等机遇下,我市通过创新整合发债平台、发动企业积极性,是可以完成的,也是必须完成的。
【黄建德】: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