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最新发布 | 发布实录
正文  
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 落实“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新闻发布实录
发布日期:2015-07-21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7月20日下午3:00  

    发布地点: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新闻发布

    发布人员:蒋自平  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刘小平 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主持  人:孙洁茹  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现场

    

 

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孙洁茹

【孙洁茹 】: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很高兴请到了市经信委主任蒋自平、副主任刘小平先生向大家介绍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下面,先请蒋自平先生作相关介绍。  

    

  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蒋自平

 

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刘小平

 

【蒋自平】:

    各位媒体朋友: 下午好!

    为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我市近期出台了《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 落实“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关于《行动纲要》的起草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为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国务院以国发﹝2015﹞28号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其基本思路是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通过重点发展十大制造业领域,改变中国制造业现状,使我国到2025年跻身制造强国行列。

    长期以来,发展智能装备制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市既定的发展战略。通过不懈努力,我市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1.1万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占比40%以上,我市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农机装备、光伏和机器人、石墨烯等产业,已成为江苏具有区域标志性的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链” 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的31.4%。 “双百”重点项目和龙头骨干企业培育进展顺利。“十百千”计划列入培育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已达23家,科技上市后备企业192家,高新技术企业986家。

    虽然常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较大成效,但还存在产业结构不优、龙头企业不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两化融合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面临严峻挑战。起草制定实施《行动纲要》,就是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深入实施我市工业“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的行动纲要,也是我市实施制造强市战略的行动纲要,旨在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明确发展新定位,推动我市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二、关于《行动纲要》的起草过程

    我委在去年12月22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后,通过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的深入调研,多次向工信部、省经信委进行汇报,并分别对泉州、福州、佛山、深圳等地的智能制造进行考察学习调研,初步形成起草思路。

    4月初,我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重点参考和衔接了国家、省有关“2025行动纲要”文本,经反复研究,结合我市制造业发展现状和“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推进,于4月底初步形成了《常州行动纲要(征求意见稿)》。多次征求了省经信委和市各有关部门意见,在此基础上反复进行了修改完善。费市长、韩市长、王市长多次听取汇报并对行动纲要提出了修改意见。

    三、关于《行动纲要》的主要内容

    《行动纲要》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2586”。

    2,即两步走发展目标。《行动纲要》明确了两步走的发展目标,即第一步:到2020年,制造强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具体表现为创新创造能力增强,两化融合水平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第二步:到2025年,常州跻身中国智能制造一流名城。

    5,即五大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围绕十大产业链建设,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立足我市现有基础,着眼未来发展,重点突破智能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能医疗器械五大重点领域20个细分行业。

    8,即八大任务。为实现制造强市目标,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行动纲要》明确提出了未来10年要完成的八项战略任务: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二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培育“常州智造”名片;五是推行绿色生产制造,实现低碳循环发展;六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制造业布局;七是推动业态模式创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八是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促进国际资源整合。

    6,即六项重点工程。 为确保战略任务的完成,《行动纲要》还明确了未来重点要实施的六项工程:

    一是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应用,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突破智能制造关键部件。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高端装备领域,研制并示范应用一批高端智能化装备,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智能化改造。

    二是工业强基工程,围绕重大装备、重点领域整机的配套需求,发展一批高性能基础零部件,并对高性能基础零部件及关键基础材料有突破的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建设和完善一批骨干技术基础服务平台。到2020年,50%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实现自主保障;到2025年,70%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实现自主保障。

    三是绿色制造工程。组织实施企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源头减量、废弃物资源化等技术改造,建设一批绿色示范工厂、绿色数据中心;推动制造业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例;以内燃机、工程机械及办公设备等为重点,实施再制造产业化项目;完善工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一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到2020年,实现钢铁、石化、化工、水泥等高载能行业能源消费强度下降约5%,烟粉尘、SO2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5年下降10%;到2025年,力争实现主要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5年下降20%。

    四是创新载体建设工程,以企业为主导,依托常州科教城,整合各种资源,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全行业提供关键技术服务的战略支撑平台。到2020年建成1-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2-3家,积极创建国家级创新中心。

    五是质量品牌建设工程,实施工业产品质量可靠性和服务提升计划,开展重点领域产品质量攻关,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到2020年,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比2015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主要工业产品采标率达到96%以上,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名牌产品。到2025年,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主要工业产品采标率达到97%以上;骨干企业和领先企业的质量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对外投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力争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年均增长10%。

    六是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工程,突出平台建设,建创业平台、技术平台、融资平台;培育产业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促进产业集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强化规划设计,形成竞争机制,切实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58%,培育50家综合实力强、行业影响大的制造业服务化示范企业。

    《常州行动纲要》的主要情况简要通报如上,谢谢大家。

    【孙洁茹 】:

    请各位媒体朋友就关心的问题继续提问。

    

南京晨报记者提问

    【南京晨报】:此次《深化“三位一体”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快速反应,请详细介绍一下我市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出台落实“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刘小平】

    通过实施《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实则就是进一步明确常州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方向,加强谋划和前瞻部署,在未来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同时,针对长期制约我市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 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立足市场需求,强化工业基础,推广集成应用,培育适用人才,提升制造水平,促进提质增效升级,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常州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

中吴网记者提问

    【中吴网】: 实施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未来常州要在智能制造方面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蒋自平】答:《常州行动纲要》勾勒了比较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制造强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创新创造能力增强:技术创新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知名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500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工业企业每百亿元产值发明专利授权量90件。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经济比重不断提高。

    两化融合水平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重点领域应用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98。企业普遍依托工业互联网开展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融合服务,建成200个智能工厂(车间)。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占制造业比重达到40%,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成效显著,制造业服务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生产性服务业占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58%。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到20家,超千亿元1家。

    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制造业增加值率达到24%,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以上,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0。

    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19%,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10%。

    到2025年,常州跻身中国智能制造一流名城。基本建成基于创新创造、智能智慧、可持续、包容性的制造新模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重点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

江苏商报记者提问

    【江苏商报】:我们看到《常州行动纲要》为未来常州制造业向中高端提升规划了明确的路线图,《纲要》明确提出要将常州要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请问常州的底气在哪里?

    【蒋自平】

    常州是一个制造业基础比较雄厚的城市,从历史上看常州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在民族工业发展史上创造过“罕见的奇迹”。改革开放后,常州“第一个崛起”,赢得了中国工业明星城市的美誉; 30多年来,常州工业在改革中发展,发展中调整,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基础装备等)等支柱产业;新能源(光伏、风电设备等)、新材料、电子信息、石墨烯、碳纤维等高新技术产业;金属冶炼及深加工、纺织服装、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

    其中装备制造业尤为突出,在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市的智能制造装备业发展步伐加快,智能电网装备、智能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农业装备、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基础装备等产业已成为江苏具有区域标志性的高端产业。

    形成了一批国内领先的规模产业。2014年,全市智能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1600亿元,占全市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销售收入的36.8%。智能电网、智能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工程机械、智能农业装备、智能基础装备等多个产业或产品国内领先。常州是中国乃至世界变压器制造之都,是我国智能电网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传动控制系统占全国同类产品总量的45%,车载电控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掌握了一批国际领先的先进技术。目前,全市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拥有企业技术中心130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32家),核心企业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4%,全行业新产品产值率高出全市平均近15个百分点,一批重点技术达全国乃至国际先进水平。如五洋纺机的高效织造智能化经编生产线,成功打破了国外设备在该领域的垄断,成为全球行业单打冠军;金昇成功收购德国埃马克,并组建埃马克(中国)机械公司,数控机床制造达国际先进水平;梅特勒-托利多常州公司生产的衡器与称重系统,已居国际领先地位。

    培育了一批行业领先的骨干企业。智能电网装备有上上电缆、西电常变、博瑞电力、华朋、安靠等;智能轨道交通装备有戚机厂、戚研所、新誉、今创等;智能工程机械有常林、小松、现代等;智能农业装备有常发、常柴、东风农机、正昌等;智能基础装备有宝菱重工、新瑞重工、金昇埃马克、宝钢轧辊、五洋纺机等。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骨干企业快速出现。世界机器人第一品牌安川机器人在武进高新区成立安川(中国)机器人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超亿美元,年产3万台机器人;铭赛机器人是目前国内最重要的电子电声和制造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企业,每年保持50%以上的发展速度;金石机器人是国内首批研发和生产桁架式工业机器人的专业公司,目前是国内最专业、最大的桁架机器人制造工厂之一。

    建立了多个相对完整的产品体系。我市已形成六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拥有从超(特)高压大容量变压器、高压中小型变压器、特种变压器到高中低压开关柜、核岛电缆的完整产业链;智能轨道交通涵盖车体、转向架、牵引传动、制动系统及车内装饰等整个系统,并具备轨道交通车辆研发、制造、服务总承包能力;智能工程机械产品覆盖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高空作业平台及铸锻、结构、传动、液压等关键配套零部件;智能农业装备产品涵盖柴油机、拖拉机、粮食饲料加工设备等,已成为国内拖拉机、柴油机、发电机组等产品的重要集聚区;智能基础装备门类众多,涵盖数控机床及冶金、纺织、建材等行业专用成套设备;智能机器人产品涉及桁架机器人、全自动点胶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等。

    所以,我们认为常州完全有基础有实力也有信心通过努力跻身于国内一流智能制造名城之列。

常州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常州广播电视台】:《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可以说是未来我市制造业发展方面的一个宏大规划,常州将如何保障这一发展规划落到实地,确保目标任务的如期实现?

    【蒋自平】:

    为了确保《行动纲要》中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行动纲要》明确了保障措施和推进机制。提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浓厚发展氛围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五方面保障措施。《行动纲要》对主要任务、重大工程、保障措施和推进机制按部门职责进行了分工,落实到具体部门。此外,我委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订《常州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常州绿色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常州质量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常州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四个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推进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