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01-09   字号:〖
  市人大代表孙洋:把“两湖”发展之“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之“能”
  加快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是常州迈入万亿之城、全力以赴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身处“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市人大代表、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洋尤其感到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
  “2022年,西太湖积极贯彻‘两湖’创新区战略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加强湖湾新城建设,科产城人不断融合。”当前,总部经济区规划、常州南站站城一体设计正在推进,南医大常州医疗健康科技园、医药国际创新中心、氢湾国际创新社区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滆湖科学城内涵持续丰富、能级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孙洋认为,2023年,“两湖”创新区核心区要继续依托项目来增强辨识度、显示度,更要依托“人”来丰富创新发展的内涵和动力,才能加快把发展之“势”转化为发展之“能”,催化“两湖”的蝶变和跃升。
  在他看来,“两湖”创新区是常州城市能级跃升的历史性选择,更是西太湖发展面临的最佳“时与势”。“我们要乘着‘两湖’产业振兴之势,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产业、作出大贡献。特别是瞄准长三角产业创新策源地,围绕研发创新、高端智造、企业总部、科技金融、贸易博览等方向,聚焦高端医疗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新智造、新经济‘一高四新’产业布局,加快提升产业质效、发展能级,加快打造支撑常州城市未来的新增长极和强劲引擎。”孙洋说。
  他建议,“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建设,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功能后开发,加大力度、适度超前地布局城市新基建和功能设施。“要真正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包括常州南站枢纽、环孟津河生态廊道工程等基础设施和中央总部经济区、蓝湾人才公寓等功能项目,真正让‘两湖’的品牌尽快打响、效应尽快展现、成果尽快凸显。”
  市人大代表黄澔: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党有号召,我们就要有行动。”市人大代表、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澔坚定地说。
  黄澔说,作为承担燃气保供重任的实体企业,他们更能切身体会到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性。为此,他们通过加大安全运行设备设施硬件投入、提高信息化应用技术、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等举措,多维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全流程保障燃气安全运行稳定供应。“只有公共安全有了保障,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大做强实体经济。”黄澔认为,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除建强基础设施,还可利用科技创新手段,不断挖掘深度、拓展广度、提升高度,为燃气安全增加保险系数,同步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新引擎。
  科技创新关乎高质量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城市未来。作为市人大代表,黄澔表示,在未来的履职过程中,他将时刻关注民生,立足安全协同,紧盯燃气安全、前沿燃气技术研发及智慧应用平台和全方位综合性的人才培育,有效推进燃气行业智慧化应用建设,助推“532”发展战略,为常州燃气行业在安全、技术与人才领域的提升提供更大动能。同时,持续推进建设常州储气库,建成天然气“十字”管网,连接沿江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及金坛储气库,并与上海洋山港LNG(液化天然气)码头连通,实现东连无锡、南连宜兴、西接丹阳、北通扬中,凸显常州在长三角地区天然气管网的中轴地位,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市人大代表钱永锋:集聚要素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来自江苏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的基层代表,我特别关注这项工作。”市人大代表、金坛区指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钱永锋说,农业园区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重要舞台,也是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载体,理应成为常州市乡村振兴的“强引擎”。
  钱永锋建议,进一步集聚资源和要素,做大做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集聚优势科教资源,鼓励科技创新平台面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创新服务;集聚高端农业科技研发资源,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研发与应用无缝对接。”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钱永锋认为,应集聚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同时,进一步加大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农业“双创”载体建设力度,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成长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型企业。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自主开展或联合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钱永锋还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和资金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支持,优先安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用地,科学确定规划建设用地和科研试验、示范农业用地。进一步集聚国家、省、市农业重点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建设,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电商、农超对接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做大做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市政协委员董梅:加大扶持激励力度 补齐养老服务短板
  在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背景下,常州市将老龄事业列入“六个常有”民生名片之中,把惠老实事项目列入民生工程组织实施,不断擦亮“常有颐养”名片。市政协委员、江苏幸福天年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梅在深感全市老龄事业发展成就的同时,也高度关注老年人照护资源紧缺问题。
  董梅说,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人员总体存在“三低三高”的特点,即学历技能水平低、收入待遇低、社会地位低,年龄偏高、劳动强度高、流动性高。比如,在对常州市一些高校开设的老年护理相关专业进行调研时,董梅发现,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不会选择养老护理岗位。
  “如何补齐养老服务人员短板,让专业养老护理人员进得来、留得住、做得久?我认为,需要从从业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尽快出台相关的扶持和激励政策,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完善人才激励政策,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认同感。”
  董梅建议,在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常州市要进一步健全专业院校培养体系,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及养老护理人才培育实训基地的引领作用,使场景教学转换成实践成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养老护理事业的责任感、成就感、使命感。要加强持续性技能培训保障,逐步解决从业人员流动性高的问题。要通过开展技能大赛、晋级职称、提供稳岗津贴和人才公寓等方式,不断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为他们创造和谐的从业环境。
  董梅进一步提出,要精准对接社会资源,鼓励家庭成员、志愿者、家政人员等多方面资源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在依法依规的框架内采取兼职、志愿服务等灵活用工的方式,补充养老护理人手的短缺。政府可以予以奖励或适度补贴,以缓解护工荒的难题。”
  市政协委员顾慧丽: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中,中医药在积极预防、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市政协委员、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顾慧丽立足工作实践提出,要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让全市百姓获得更多更好的中医药服务。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提升教育医疗事业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顾慧丽认为,要大力推进中医医疗集团和中医医联体建设,构建以市级中医院为龙头,辖市区中医院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科为骨干,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为基础,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专科共建、管理共治、人才共培、信息共联和文化共融,不断扩容中医院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力。
  “一些自制中药制剂广受欢迎、验之有效,可以允许在医疗集团、医联体内进行调剂使用,合理确定价格标准、鼓励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顾慧丽建议,要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在财政投入、医保支付、科研立项、人才引进等方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制定有利于促进中医医疗机构提供中医特色服务的补偿办法、定价机制和医保政策。
  常州是孟河医派的发源地,300多年的历史传承,已经让孟河医派成为常州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顾慧丽认为,要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进一步深化孟河医学研究,提升优化孟河医派博物馆,在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