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的第一年。12月26日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明确,明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聚力产业发展,迈向更高质量。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建设新能源之都为引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提高首位度,以新能源整车优势牵引,加快理想、比亚迪等接续项目建设,精准招引关键零部件企业,进一步提高见车率、见桩率、见板率。要发力新赛道,聚焦新能源、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全力引进一批补链强链、爆发力强的科技型项目,培育新增长极、锻造新质生产力。要加快智能化,主动融入数字经济浪潮,深入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新一轮“十百千”行动,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聚力科技创新,锻造更硬内核。以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加大研发投入,做强高端平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常州力量”。要培育创新企业,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行动”,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要夯实平台支撑,加快提升中以常州创新园要素承载力,持续增强常州科教城辐射带动力,加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等平台高端化发展,推动存量产学研机构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要强化资本赋能,更好发挥新能源等产业投资母基金作用,深入实施企业股改上市“龙腾行动”。要引育用好人才,更大力度实施“龙城英才计划”,推动人才公寓高效运营、提升服务、塑造品牌,深化“揭榜挂帅”,高质量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
聚力改革开放,激发更强活力。坚持将改革开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质增效,深化“三级联动、五级响应”指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高效处置一件事”改革。要持续打造对外开放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动外贸“新三样”加速出海,拓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出口,推动在常外企深耕常州、加码常州,加快提升国际合作园区承载能力。要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各类政策“非申即享、直达快享”,深化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聚力能级提升,开拓更大格局。将最好的“时与势”转化为最独特优势与最强大动能,在更深层面、更广领域、更高标准上提升城市能级,不断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要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在建项目全力以赴,打造品质工程;既定项目加快推进,力争年内开工;战略项目提前谋划,争取更多项目纳入部、省计划。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推进“两湖”创新区核心区规划完善提升,推动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资源向“两湖”布局。加快推进高铁新城建设,打造跨江融合桥头堡。要做强高效现代物流,加快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推动货运能力提质增效升级。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十百千”工程。
聚力生态环境,绘就更亮底色。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打通“两山”双向转换通道,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之路。要坚定不移攻坚污染防治,做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太湖综合治理“1+8”行动。要持之以恒推动绿色发展,坚持以“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为抓手,加快零碳工厂、工业绿岛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要全力以赴打造生态中轴,持续开展生态绿城建设,全力冲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因地制宜继续深化“两山”实践。
聚力文化建设,塑造更深底蕴。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文化基因,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要守护“根与魂”,坚定不移推动老城厢复兴,压茬推进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常州段建设。要绘就“诗与远方”,加快文商旅融合发展,持续推动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打造层次丰富、动静结合、主客共享的文旅休闲新空间。要做大“文化经济”,深化“文旅+”产业模式,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切实提升文化惠民的感受度、满意度。
聚力民生福祉,创造更美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打响“六个常有”民生名片。要让百姓生活更富足,聚焦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点行业用工需求和重点群体就业,加大援企稳岗和技能培训力度,加快社会保障扩面提标。要让民生名片更闪亮,大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持续完善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动基本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提质。要让文明建设更长效,实施新一轮文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聚力安全稳定,构筑更牢底线。正确把握量与质、退与进、破与立的关系,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协同共进。要守护公共安全,持续推进“1+29”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要维护社会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扎实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要增强治理能力,深化法治常州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化解信访存量、遏制增量,深化社区治理,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