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贯彻市“532”发展战略和区“3511”工作部署,锚定“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目标定位,天宁推出三大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倍增,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产业强区,需要“小巨人”撑起大产业
扶持好这些企业,对提高产业韧性有很大意义。根据《天宁区加快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动计划》,到2025年,天宁区力争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
为打造更多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天宁将开展千企升级入库行动,组织优质企业纳入江苏省千企升级培育库;将提升企业创新能级,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后备企业库企业建设“三中心”等研发机构;将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支持中小企业运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工艺流程与装备技术,通过“智改数转”提升管理水平;将推动创新产品认定,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参与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首台(套)产品、市创新产品认定;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做好专利申请与维护;加大融资信贷支持,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信贷服务,提供高额度、低利率的专属信贷产品,对“专精特新”企业再贷款再贴现业务开通绿色通道等。
产业强区,需要加快智改数转厚植产业发展新动能
根据《天宁区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到2025年,天宁要实现工业企业需诊尽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改数转”,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基本普及,努力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
发力“智改数转”,天宁重点聚焦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五大产业集群,实施“六大工程”。
一是“诊断”全覆盖工程。从为企业提供免费诊断,建立“智改数转”项目库,星级上云等方面制定目标。
二是技术强基工程。从企业智能化改造,工业软件、首台(套)装备开发应用等方面制定目标。
三是新基建筑牢工程。从企业内外网络改造,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推进中小企业“安全上云”等方面制定目标。
四是平台创新工程。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做大做强、开发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制定目标。
五是载体支撑工程。从试点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云制造先导中心建设,打造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等方面制定目标。
六是标杆引领工程。从支持企业创建标杆工厂,示范智能车间,两化融合贯标等方面制定目标。
天宁将以“机器换人、数据换脑”为出发点,以诊断分析为突破口,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引导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重点打造一批标杆示范。
产业强区,需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动力
根据《天宁区创新主体培育倍增行动计划》,到2025年,力争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达8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00家,瞪羚企业50家,推出高成长性企业标杆,做大做强创新型企业集群。
为此天宁将实施八大工程。一是科创项目招引工程,加强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招引,到2025年,引进省、市、区科技类重点项目30个;二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孵化工程,到2025年累计孵化800家;三是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达50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比例达80%;四是高成长性企业提升工程,到2025年,全区“瞪羚企业”达50家以上,力争(潜在)独角兽企业达8家以上;五是省级高新区创建工程,加快高新区创新要素导入,力争2023年创成省级高新区;六是创新园区集聚工程,到2025年,新获批省级以上双创载体12家,新引进高水平孵化机构5家;七是创新创业人才优化工程,到2025年,共引进创新人才(团队)15名;八是产学研合作工程,到2025年,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15个,累计建成重大创新平台超10家。
天宁将通过企业主动、政府推动和政策助动,科学谋划创新主体“成长坐标”,着力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优化区域创新生态,为天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