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两湖”创新区生态本底 引领“生态中轴”高位崛起
民革常州市委提出,中共常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将“两湖”创新区建设上升到“承载常州的未来和希望”的高度,并提出“五年成势、十年成形、十五年成城”。目前,直接影响“两湖”创新区建设质量的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生态本底有“广度”但“厚度”不够等问题。
建 议
一、规划先行,统筹好两个关系。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建立健全“两湖”创新区生态建设规划及统筹协调机制。同时要处理好区域单一发展与联合发展的关系,尤其生态建设要既保持统一性,又鼓励差异性,形成“两湖”创新区整体环境“曲线美”。
二、因地制宜,夯实生态环境本底。全力落实省“太湖丘陵生态绿心”建设,重点保护以滆湖、长荡湖、新孟河为主的河湖水系及生态湿地;以湖荡地区为生态基底,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借助“花木”优势资源,谋划“两湖”创新区“大地景观”,实现地区生态景观环境的可持续提升。
三、以景吸人,打造区域创新引擎。明确“两湖”创新区多元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定位,依托农业、生态、文旅资源等传统发展模式,辅以POD模式,引入高科技产业、创新创业、一流大学、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资源,以生态景色、美好环境吸引人才。围绕“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建设功能更综合、特色更突出的生态宜居城区;围绕“我能为人才提供什么样的工作环境”,打造“科技之城”。
四、提速快跑,做“双碳”目标实现先行区。加速将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两湖”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的全环节,尽快建立自上而下、统筹协调、目标—责任—考核三位一体的“双碳”领导责任体系,做强集聚示范,引领绿色发展。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激发公共研发机构活力
致公党常州市委提出,常州市公共研发机构率先开展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积极推动研发机构管理模式转型,对于积极构建服务常州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全面打造创新中轴、加快推动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 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尽快成立市创新委员会,一把手挂帅,用壮士断腕的决心,针对体制机制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搞整体性和彻底性的市场化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全市公共研发机构的科技潜能和科技创造力。
二、推进管理改革。一是对全市科研型事业单位摸排分类,对有条件的研发机构先行先试完全市场化或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鼓励在有条件的二级部门先行尝试体制改革,为研发机构的整体改制摸索方向。三是有技术、有市场、有能力的核心团队可专门成立独立法人组织。四是重点解决好编制限制与人员发展的问题,进一步落实机会平等、发展空间不受限的基本承诺,在绩效考核上强化结果导向的同时宽容失败。
三、完善激励机制。一是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二是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研究出台更具吸引力的“高精尖缺”人才培养引进政策。三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成立研发中心、股份合作等形式,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发展。
四、推动资源整合。围绕常州市战略性未来产业及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技术和共性需求,重点部署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聚焦常州市战略性未来产业的培育和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结构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关注基础技术、共性需求、关键环节的研究突破后的市场应用和产品创新等。
高质量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 实现常州城市能级战略性提升
九三学社常州市委提出,现《常州市“两湖”创新区概念规划》《常州“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已形成阶段成果。要面向未来、立足长远,助推“两湖”创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常州城市能级的战略性提升。
建 议
一、坚持高站位统筹,以顶层设计引领“两湖”创新区腾飞之势。
从市级层面统筹协调金坛、武进、钟楼发展格局和资源,打破机制壁垒,强化对“两湖”创新区资源要素倾斜。充分把握中以常州创新园国家平台和两湖创新区叠加优势,开展全方位合作。
二、坚持高水平设计,以国际标准擘画“两湖”创新区腾飞之貌。
“两湖”创新区核心区、重点节点的城市和建筑设计由国际一流规划、建筑设计团队领衔,打造极具冲击力、标识度的滨湖天际线和标志性建筑群。
三、坚持高品质开发,以精品建设夯实“两湖”创新区腾飞之基。
统筹两湖地区自然生态本底资源,积极推进海绵城市、低碳社区、绿色楼宇等。聚焦滆湖北岸、西太湖大道以西核心地区,划定“两湖”创新区启动区,集中全市资源“启动一片、建设一片、建成一片”。结合中央枢纽等重要节点,强化高品质城市功能设施建设。打造高品质滨湖岸线公共空间。
四、坚持高平台创新,以国际视野赋能“两湖”创新区腾飞之力。聚焦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风口精准招引,强化校地合作双向赋能,吸引国家级科研机构、大院大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研究总部进驻。探索顶级专家多元化合作机制,拓宽高层级人才的柔性引进渠道,精准配套更加完善的青年英才生活设施。
五、坚持高效能治理,以城市策划奏响“两湖”创新区腾飞之章。多元策划,精准营销。利用南沿江城际铁路的湖面视线空间,塑造城市第一景观形象界面。策划申办国际国内多元化高端科创赛事。智慧治理,机制创新。构建智慧城市管理体系,探索“两湖”创新区在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政策创新。
有力有序进行农房改善 推进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
民建常州市委提出,进行农房改善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可以有效降低公共物品的投入成本,优化农村居住空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和产业配套双轮驱动,可以使农房改善和农民增收同步进行。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现代化宜居农房建设和乡村风貌提升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已经印发。但推进农村民房改善工作也面临思想认识、建设空间、资金筹集、政策通道等方面的挑战。
建 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到位。站在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帮助农民算好经济账、安全账、环境账,做好思想引导和宣传发动工作,让农民自愿参与。
二、明确责任,抓紧推进。成立市农房改善建设领导小组,组成工作专班。突出区级主要责任,履行镇级主体责任,强化村级直接责任,把推进农民住房改善建设纳入各辖市区、镇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实施意见》尽快制定相应实施细则,明确农房新建、改扩建的要求。大力推进“五优农居”建设,放活农村宅基地使用,提出并明确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的相关政策。
三、加快规划,统筹推进。推进镇村布局规划动态更新,逐步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鼓励新建农房向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齐全、景观环境优美的村庄聚集。因地制宜、按需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更好回应农村村民改善住房的需求。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整体连片乡村风貌提升。全面加强用地建房全过程监管,强化群众监督。
四、财政引导,撬动投入。建立多元化建设资金保障渠道,市级设立财政专项资金,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农房贷”,拓宽资金来源,缓解资金压力,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出台专门文件规范农房项目建设程序,进一步细化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要求。
五、深化改革,完善治理。通过合理的区划调整,重新建立村庄与社会之间的联结,推动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共同解决村庄公共问题,形成基层治理的新局面新力量,最终达成常州市农村村民“户有所居、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加快打造中以合作 标志性项目中的“标杆示范”
农工党常州市委提出,近年来,中以常州创新园致力于打造“创新浓度最高、创业热度最高、人才密度最高”的国际化科创园区,在全国中以创新合作领域内保持了合作机制、合作模式、合作成果三个领先。为加快打造中以合作标志性项目中的“标杆示范”,建议重点推进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工作。
建 议
一、链接创新资源,赋能转型升级。一是集聚创新资源,进一步加强与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以色列驻华使领馆、以色列创新署、科研院所、以色列行业协会和商会等对接。二是探索创新模式,学习借鉴以色列特色经验,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和做法。三是强化创新合作,推动以色列创新资源与中方企业高效对接并达成技术合作。
二、践行“五通三同”,贡献“一带一路”。一是与以方就《中以常州创新园共建计划》3.0版出台、双边研发项目支持等加强政策沟通。二是密切关注中以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加强设施联通。三是发挥好江苏自贸区中以园联动创新发展区先行先试的作用,扩大中以技术贸易额,加强贸易畅通。四是吸引以色列项目来华投资的同时,开展对以色列孵化器、创新项目的风险投资,加强资金融通。五是落实国家发改委“全创改”相关任务,积极推动中以教育合作,举办中以文化、艺术、旅游、体育等重要活动。
三、积极对上争取,化解瓶颈制约。抢抓机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同以方深化科技、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拓展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交流合作”的决策部署,从政策方面、空间方面、资金方面积极开展对上争取。
四、加强经验总结,巩固龙头地位。在广泛引进以色列创新项目落户,推动以色列先进技术成果嫁接国内龙头企业的同时,建议要更加关注中以创新合作效益评估和成效梳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园区在中以创新合作领域的全国“领头羊”地位。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让常州“文旅中轴”的城市名片更为鲜亮
民进常州市委提出,如何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努力开创常州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影响力,这是影响常州未来发展至为关键的重大命题。
建 议
一、完善文旅规划,促进资源整合。立足常州丰富的文脉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设计定位常州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吸引力。开展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实现文化、旅游资源按地域相近、内涵相关、业态互补、特色各异的原则规划布局。
二、坚持市场化运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机制,激发社会资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二是向上争取国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三是鼓励多元化经营与多元化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的多渠道融合机制。
三、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彰显城市文化形象。一是弘扬传承名人文化,打造“运河名士之城”, 建设运河乡愁文化主题公园,加强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的保护和利用,加快推动分属天宁区、钟楼区的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连片融合发展。二是整合利用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之城”, 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品牌,通过革命传统教育作引领,带动四方之客来常州参观学习,扩大常州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三是深化孟河医派文化建设,打造长三角养生休闲中心,形成特色中医产业、健康颐养产业和旅游休闲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四、鼓励支持文旅创意,提升旅游供给新颖度。深入实施“智慧旅游”工程,引导并支持企业研发“智慧旅游”各类平台终端,重构业务流程。推动运河沿线精品小剧场建设,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参与,增强文化旅游产品的代入感,真正让常州文化遗产活起来。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 提振常州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
民盟常州市委提出,智慧农业正成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强大动力。近年来,常州市智慧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与先进地区相比,也面临政策支撑不够有力等问题。
建 议
一、明确目标定位,提升战略高度。将智慧农业纳入乡村振兴、“532”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规划中。全面系统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条数字化信息化赋能提升工程。将水产育种、生猪畜禽列为优先发展领域。
二、完善服务政策,合理配置资源。建立保障机制,出台针对农业科技公司的扶持政策,让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快速、高效地融入新技术、新服务中;优先满足用地,将智慧农业主控机房、通信线路和线杆纳入设施农业用地范围;加大补贴力度,将智能温室及传感器、自动灌溉系统、控制系统、无人农机具等全面纳入农机补贴适用范围。
三、发展示范园区,培育产业联盟。示范园区先行,将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全市智慧农业技术发展先行区、产业集聚区和企业孵化区;科技创新先试,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平台。鼓励农机装备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串联各方利益体先闯,着力培育3-5家具有整体实力、创新活力、品牌影响力的智慧农业链主企业。
四、鼓励基层创新,实现村级落地。鼓励村镇等基层干部创新实践,带领广大中小农户进行智慧化升级的实践,打造“数字智慧村”。适当将资源向中小经营主体倾斜,逐步将所有的农户数据采集起来,并接入农产品生产管理数据平台。
五、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应用效能。引导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校、高新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培养专业型、复合型智慧农业人才;利用新型职业农业培训、信息进村入户培训等培训资源,加大对智慧农业技能培训力度;“龙城英才”计划政策适当向农村倾斜,鼓励高学历高水平的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扎根农村。
大力发展婴幼儿托育事业 打造“常有善育”金名片
陈秋霞委员提出,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常有善育”名片,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多渠道降低生育、教育、养育成本,大力发展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全力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2020年以来,常州市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为在新时期规范化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托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然而在托育工作稳步前行中,依然存在诸多难点。
建 议
一、加强管理,确保相关政策落地见效。要从促进常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理解托育公共服务,不断落细落实政策实施路径,尝试通过科学简化机构设立手续、放宽限制性指标等手段,支持更多社会力量依法办托育机构。
二、协同创新,构建多元托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幼儿园专业资源集聚优势和公益示范带动作用,实行托幼托育一体化管理;落实新建小区配套的幼儿园中必须设置1-2个托班的要求,努力解决普惠托育和就近入托问题;大力发展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形成15分钟托育服务圈;实质性鼓励支持用人单位以单独或与街道社区联办等方式,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培育一批合格的托育类社会组织,提供多样化的公益性托育服务;持续引导托育机构提升品质,根据现代家庭特征,提供全日托、半日托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支持城乡居民开展邻里互助式婴幼儿托育服务。
三、科学统筹,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托育服务人员的职前培养途径,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逐步培养一批育婴师、托育课程顾问、托育管理人员、托育营养师等岗位人才,建立师资队伍的专业资格晋升机制。
四、注重宣传,凝聚托育事业发展共识。要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为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家庭提供差异化的科学育儿指导和托育服务,要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手段,形成支持推动托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共识。
乘势而上推进中以常州创新园 “共建计划”项目招引落地
白冰天委员提出,中以常州创新园的发展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共建计划”项目作为中以合作共建的主要内容,理应乘势而上、加快推进,扩大招引、有效落地。2016年以来,共有39家以色列企业申请“共建计划”,其中22家通过以色列创新署审核,12家与园区签约,11家已在园区注册落户,主要涉及智能制造、医疗器械、农业科技、生命健康、智能传感、电子信息等技术领域。近两年申请数仅有10家,落户5家,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以双边人员交流往来,其次也因为中以双方在追求项目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项目质量。
建 议
一、优化招引支持政策。高度重视、全力打造3.0版“共建计划”招引指南,以建交30周年为契机正式发布。
二、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入驻企业与我方龙头骨干企业的精准对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国际“揭榜挂帅”,由我方企业开出“技术需求榜单”,在以色列寻找“揭榜英雄”,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场景示范,互利共赢,助力有潜力的落户企业快速成长为标杆型项目。
三、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打造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方面,给予企业政策引导、司法助力和应用扶持等服务,探索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
四、联动创新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放大中以常州创新园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中以上海创新园、江浙沪、北上广深等地区资源优势互补,联动创新、互利共赢,吸引更多以色列及泛以色列的国际优质项目、人才、高校、院所等创新资源落地发展。
五、加强对以宣传力度。加强官方机构的主导作用,做到疫情期间工作机制不断;促进科教文化互动,打响共建计划品牌;利用以色列江苏创新中心的桥头堡作用,开展技术对接交流活动;注重线上“中以创新汇”技术合作平台作用,高效对接技术合作。
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推动国际化智造名城建设
无党派界别提出,如何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建 议
一、科学设计常州科技服务业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继续打造以科教城(科技服务业示范区)为核心、高新区(高铁新城)为重点、省级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中国常州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等)为集聚区的发展格局,推进“常州科教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建设,进一步支持“中国(常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企业创新的能力提升。推动科技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
二、围绕常州产业发展特点,增强科技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发展特色和优势。围绕优势产业、“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等优势企业,用产业企业的发展需求吸引高端服务机构来集聚区提供专业化服务。推动大院大所在常州市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推动国内外知名孵化器运营商,对本地孵化机构开展并购或联营。引进科技服务头部企业。
三、激励龙头骨干企业和服务平台创新发展,打造科技服务业品牌形象。支持培育科技服务业高企,主动对接国家高端创新资源。引导领军企业加强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延伸,在关键领域实现更多创新突破。布局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
四、围绕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方向,加大引进、培育人才和团队力度。招引储备一批科技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吸引集聚科技服务业高端人才。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实践经验和贡献程度。加大科技服务业高端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在常高校开设科技服务业相关专业。
五、强化科技服务行业运行监管,引导形成诚信有序的科技服务体系生态。建立科技服务业信用核查机制,与省公共信用办联动,发挥行业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完善科技服务业统计体系,准确、全面反映常州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情况。建立公平评价体系,公开发布评价目标、标准、评价结果与收益。
聚力“532”发展战略 展现商协会担当 贡献常商力量
常州市工商联提出,要充分发挥商协会平台载体作用,聚势激发全市73万多家市场主体活力,助力常州市在区域竞争中走在前列。
建 议
一、适时召开“常商大会”,汇聚常商发展合力。发挥行业商协会龙头企业如中天钢铁、天合光能、中简科技等的“领头羊”作用,举办重要行业活动,构建行业牵手世界先进技术、牵动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常州、牵引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新机制。发挥异地商协会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助力者”作用,引导会员企业、乡贤代表回常投资。进一步整合境内外商协会资源,支持商协会抱团出海。
二、不断深化商协会改革,激发商协会发展活力。对于“532”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由商协会有效提供的公共服务,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搭建综合监管平台,建立有效的部门联动机制,实行归口管理,统一扎口经济类商协会组织工作和会务指导,统筹协调管理资源、整合组织资源和服务资源。把商协会人才培养纳入全市人才培训体系。加大商协会负责人培养使用力度。
三、建立完善新兴产业商协会,增强新兴产业竞争力。在建立完善新兴产业园区商协会体系上做好文章。如,鼓励支持成立中以常州创新园商会。在锻造新兴产业商协会强大新功能上下足功夫。鼓励建立新兴产业商协会,培育特色明显、服务到位、社会影响力大的商协会组织。锻造其市场功能,提高用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效率;锻造其补链强链功能,让新兴产业商协会走出常州,走向国际;锻造其投资功能,推动设立新兴产业基金,增强常州市新兴产业竞争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