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发布实录
正文  
常州市卫计委发布2016年十件惠民实事
发布日期:2016-02-29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今年是卫生计生委项目化为民办实事的第3年,常州市卫计委继续确定了十件实事。这其中既有对原有重点工程、重点工作的推进和深化,也有创新项目举措,希望通过持续努力,让群众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实事一: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实现全覆盖。

    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是今年市人大1号议案,已经纳入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这有利于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切实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主要举措有:统筹规划建设区域型医联体,城区31个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将与医院建立医联体关系,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医联体全覆盖。50%区域型医疗联合体完成信息化支撑的影像、检验、消毒供应等集约化中心建设。以市妇幼保健院为核心,联合我市区域内的6所妇幼保健院(所),组成常州市“1+6”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建成医联体共建特色专科25个,床位400张以上;探索组建1-2个人员、资产、管理一体化的托管型或集团化紧密型医联体。医联体医院派遣业务骨干驻点基层医疗机构200人以上;开展基层人员培训500人次以上。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率达8%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年增长率达3%以上。

    实事二:建设肿瘤、消化病等多学科协作诊疗中心8个以上,日间手术病种数覆盖白内障、泌尿系结石等20个以上。

    年内,建立专家联合诊疗服务模式,建设多学科协作诊疗中心8个以上,使群众就医更方便快捷;开展日间手术,病种数覆盖20个以上,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9个方面落实40条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9月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服务百姓大型义诊周活动,组织市级医疗队专家赴社区、农村开展义诊、会诊、手术以及技术管理培训。

    加快市妇保院、市一院钟楼院区,市三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中医院急诊病房综合楼等重点项目设施建设,改善医疗环境。年内,市妇保院、市一院钟楼院区计划项目土建完工,设备进场安装。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计划一期门诊楼、病房土建完工。市中医医院急诊病房综合楼建设计划土建地下部分完成50%。

    实事三:组织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大力扶助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

    根据中央、国务院精神,我市今年1月1日起,生育二孩不再审批,实行生育登记制度。有意愿生育一孩或两孩的夫妻,持结婚证、身份证、户口簿(如为二孩需要提供第一个孩子的出生证)等相关资料到一方户籍地的街道计生办,免费办理生育服务联系单。可通过委托、预约、村社区代理等方式办理生育联系服务单。市妇幼保健院等医疗保健机构设立再生育门诊和遗传咨询门诊,为再生育夫妇的高龄妊娠、遗传优生、孕前筛查、分娩方式等提供健康保障服务。

    今年起,对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特别扶助对象的扶助金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月400元、500元,提高到600元、700元。另外,为全市特别扶助对象免费提供一份100元的住院护理服务综合保险。

    实事四:大力实施人才强卫和优先发展战略,培养108名市级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10名成熟型高层次人才。

    实施常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年内培养108名高层次卫生人才,促进全市医疗技术发展与科技进步。积极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柔性引进10名以上成熟型高层次医学人才。招录100名以上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培训住院医师、全科医师、专科医师400名以上。加大医学重点学科(创新团队)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激发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活力。

    实事五:继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重点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

    开展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化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合格率和使用率分别达到90%和50%。全市基本公共卫生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58元。儿童口腔筛查4万人次,窝沟封闭2.85万人次。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基本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范围,实行均等化服务。

    建立覆盖全市的生活饮用水快速检测及在线监测网络。健全55个社区275个居民监测点生活饮用水快速检测及信息公示制度,城区9个生活饮用水在线监测点投入运行。

    实事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

    继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工程,推进钟楼区西林、北港和天宁区天宁、兰陵街道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年内20%的乡镇卫生院建成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省示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比例分别达到60%和10%以上。加强金坛区尧塘中心卫生院颈肩腰腿痛科等11个基层特色科室建设。

    大力推进基层社区医生与城乡居民建立签约服务关系,落实重点人群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引导城乡居民优先利用签约医生诊疗。

    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方式和绩效工资政策,实行核定任务和定额补助挂钩,放宽绩效工资总额控制,提高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例,激发基层运行活力。

    实事七:着力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继续实施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免费为15万适龄妇女开展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免费为7250对新人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符合政策的农村孕产妇给予每人不低于500元的住院分娩补助;免费为全市所有孕产妇提供叶酸;大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开展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新生儿家庭访视、婴幼儿健康管理等服务,提高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加强高龄孕产妇、再生育和不孕不育人群的服务和指导。

    实事八:推进智慧健康服务工程。

    改造升级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利用全员人口数据库,优化人口健康信息服务,实现互联互动和共享。完善移动医疗平台功能,提供体检及检验检查信息查询。倡导“实名制就诊”,健全健康档案,促进健康管理。建设“麻精药品联合监管平台”,方便患者选择就近医疗机构配药。打造“血液追溯管理”系统,强化用血保障,确保用血安全。

    实事九:各级中医医院全部建立“治未病”中心。

    年内各级中医医院均建立“治未病”中心,开展健康状态辨识及评估、健康调养咨询服务、中医特色干预技术以及膏方等服务项目,为中医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其他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提供中医“治未病”相关服务。

    启动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十三五行动计划”,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均能规范开展中医药对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具体包括配备中医类别医师,配置中医诊疗设备,运用中药饮片等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

    实事十:深入开展“天使”志愿服务。

    以“互联网+”的思维视角,立体化开展医院导医导诊、社区健康共筑、医德之星垄上行、健康大讲堂、春晖行动、医讯网络平台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造线下线上互相促进、相互融合的志愿服务新格局,有效延伸医疗服务手臂。年内开展活动200项、500场次。3月份确定为“天使”志愿服务月,做到天天有服务,日日献爱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