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最新发布 | 发布实录
正文  
常州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情况新闻通气会实录
发布日期:2022-12-29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9日上午10:00

发布地点:市行政中心承运厅

发布主题: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情况

发布人员:吴建坤 常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主  持  人:毛亚晓 常州市安委办综合协调处处长

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  毛亚晓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情况新闻通气会”,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吴建坤向大家发布相关情况并接受提问。我是今天发布会的主持人,市安委办综合协调处毛亚晓。首先有请吴建坤副局长通报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关情况。

吴建坤 常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吴建坤】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情况。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2019年底我市和全省同步在全国率先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年小灶”并于2021年初正式与全国“三年大灶”并轨。为期三年的专项行动整治内容主要分2个专题9个专项整治。2个专题分别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题;9个专项整治分别是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消防、道路运输、交通运输和渔业船舶、城市建设、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危险废物等9个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三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努力以实际行动和过硬成效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三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三年行动为总抓手,高点定位、高位谋划,统筹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按照“两个不放松”和“务必整出成效”的总要求,积极奋进、同向发力,聚焦“压降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工作目标,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年实现“双下降”。2020年,全市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28起,死亡103人,同比分别下降68.1%和59.6%;2021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2.1%和36.1%;2022年1-11月,分别下降45.4%和31.3%。三年来,全市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坚持高位引领,安全发展理念更加牢固。市委、市政府定期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每季度召开全市安全生产会议,及时传达中央、省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最新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听取安全生产专题汇报,带头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指导,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将安全生产理论学习纳入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各级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党校主体课程,引导全市上下强化红线意识,树牢安全理念。全市集中学习观看《生命重于泰山》专题片3466场次,并通过常州发布、常州新闻等媒体进行转载刊播。组织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和“书记说安全”等宣讲活动,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共宣讲5386场次,覆盖企业13.1万家,直接受众61.1万余人。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体制机制建设更加完善。健全责任体系。制定市委常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市级部门和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任务清单,督促各地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年度重点工作清单,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照单尽职履责;在26个部门设立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明确人员配备等要求;贯彻落实《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推动企业细化并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应急处置责任等五个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及时调整安全生产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专委会由12个增加到18个;制定安全生产委员会和专委会工作规则,完善会商研判和防控协同机制;出台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协调办法,厘清密室逃脱等新领域新业态安全工作职责,消除监管盲区。健全标准规范。出台《常州市租赁住房安全管理条例》《常州市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小型液化天然气气化站技术规程》《危险化学品储存柜安全技术要求及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努力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上作出新探索。

三是紧盯重点难点,有效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始终坚持常态治理与专项行动相结合、源头治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集中推进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组织对危化品、非煤矿山和冶金工贸、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排查整治了一批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风险隐患,坚决啃下了一批影响安全生产的“硬骨头”。专项整治以来,全市共排查隐患56.6万个,整改53.7万个,整改率95%。行政处罚3.4万次,责令停产整顿企业882家,约谈警示2998家。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全市化工(危化品)企业从486家减至323家,其中生产企业从218家减至124家,重大危险源企业从60家减至29家;开发并推动全市3.3万家企业常态化运行“常安码”风险管控系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完成老旧小区燃气立管改造44.3公里、“瓶改管”改造1万户;高频组织道路交通“畅安”系列集中整治,现场查处“三超一疲劳”、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3.1万起;开展消防“除患治违”专项行动,下达拆违通知书723份,整改占用消防车通道、可燃材料违章搭建等隐患1209家(处)。

四是推进综合治理,本质安全水平更加提升。践行安全发展理念,出台《常州市公共安全体系总体规划纲要(2021—2025)》和29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规划,为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描绘“全景图”,提供“路线图”。紧紧围绕“532”发展战略年度目标任务,持续推进“统筹发展和安全示范区”建设,破解了一批监管薄弱环节、重大安全风险、历史遗留难题。以工业园区更新改造、“厂中厂”“园中园”整治等为抓手,开展“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整治提升企业2003家,腾退土地2350亩,有效解决了一批影响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在全国首创气瓶“一充一险”模式,将充装单位履行主体责任与保险捆绑,被列为全国气瓶安全责任险试点;总结推广“盛瑞工作法”,培育一批先进典型企业,以点带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推进液化气市场整合,常武地区瓶装液化气企业从19家下降至5家;探索形成中小学实验室危化品监管“五统一”模式、公共安全体验馆、安全反省屋等工作模式,均获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优秀案例。

五是提升基层能力,安全生产基础更加夯实。按照省应急管理厅部署,在新北区孟河镇围绕强化基层安全生产和消防监督管理开展试点,整合承担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职责的机构、编制和力量,组建安全生产和消防监督管理机构,加强人员配备,明确职责任务,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结合实际,在武进区11个镇(街道)推进安委会、消委会、减灾委、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职能“多委合一”,着力构建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同时,结合基层综合治理网格运行,推进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建设,明确专属网格的力量编成、基本原则、工作职责、监管清单、制度机制和保障措施。目前全市共有66个镇(街道)开展安全生产网格化建设,建立安全生产专属网格1043个,纳入网格工业企业约3万家。

三年整治收官在即,但收官不代表收场。经过三年整治,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在理念意识、责任落实、监管能力等方面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压紧压实各方安全责任,持续巩固提升三年整治成效,努力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当前,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任务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面防松懈、防反弹、防事故,强化冬季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和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治理,针对危化、燃气、建筑施工、消防等21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集中治理,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主持人】

谢谢吴建坤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请记者提问。

常州电视台记者提问

【常州电视台】

请问三年行动中,涌现出了哪些值得固化的经验做法?

【吴建坤】

三年整治,针对的不仅仅是企业,也是对政府在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上的一次全方位提升。在这期间,我们探索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好好总结、好好巩固。在前面的通报和企业主体责任的问题上,其实也讲到了很多,比如,在系统治理上,我们制定了《常州市公共安全体系总体规划纲要》和29个行业领域专项规划;在综合治理上,我们开展了“危污乱散低”治理行动;在源头治理上,我们淘汰落后产能,全市化工(危化品)企业从486家减至323家;在今年事故频发的燃气安全上,我们整合了瓶装液化气企业,推进瓶装液化气“一瓶一码”“一充一险”等工作;在部门协调上,我们将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从12个增加到18个,建立了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协调办法;在企业安全管理上,树立了盛瑞公司、戚研所等一批先进典型。在这里,我特别要讲的是我们在地方立法和标准制定上取得的成效:

在地方立法上,我们制定了《常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常州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常州市租赁住房安全管理条例》《常州市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在标准制定上,出台了《小型液化天然气气化站技术规程》《危险化学品储存柜安全技术要求及管理规范》《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基本规范》《化工企业安全关闭基本要求》《大型游乐设施安全使用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这些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标准的建立,在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上作出新的探索,为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办法,凝聚了很多安全监管人员、专家、企业一线人员多年来安全管理的智慧和汗水。比如《危险化学品储存柜安全技术要求及管理规范》,就是我们在监管实践中,发现一些企业、实验室由于建厂时间早、储存品种多、空间有限等原因,无法设立危化品专用仓库,导致危化品管理不规范,存在较大隐患。因此提出了建立危险化学品储存柜的方法,并加以规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储存设施不满足现行规范的现状,也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安全管理的空白。

常州日报记者提问

【常州日报】

请问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吴建坤】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实效的“牛鼻子”。三年来,在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建立责任清单,推动企业照单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制定了《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一共20条,详细列明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内容和做法,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书”,引导并督促企业充分发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各具特色、切实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形成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治理成果,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二是推进系统治理,督促企业切实加强风险动态管控。推进企业自主进行风险辨识管控。建立并依托常州市风险辨识管控系统,线上指导企业系统辨识“四类风险”、科学制定管控措施,并智能生成岗位风险告知卡与隐患排查治理“常安码”,目前全市3万余家企业已常态化使用“常安码”,累计辨识风险点48万余处,通过扫码排查问题隐患近6万条。推进高危企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充分发挥安责险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功能,出台全国首个安责险地方标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履约评估规范》,深化“安责险+科技+服务”常州模式内涵,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今年以来,累计承保企业2102家,被保险人数13.68万人,累计开展风控服务7.3万次,发现并消除各类隐患近4万条。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坚持行政执法与专项整治深度融合,聚焦重点环节、重点领域,保持严管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危化品非法生产运输经营、建筑无资质施工、高危行业违法分包转包、挂靠资质行为等典型非法违法行为。专项整治以来,共检查企业等各类主体18.4万家次,行政处罚3.4万次,责令停产整顿企业882家,起到良好的警示震慑作用。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激发企业主动抓安全的内生动力。开展全面宣传。以“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五进”等活动为载体,积极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宣教活动,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两微一端以及专题讲座、电子屏、横幅、广告栏等载体,常态化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技能,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狠抓教育培训。加强对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新进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在末端有效落实。专项整治以来,共培训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新进员工共15.4万余人次。加强警示曝光。办好《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行动》两个专栏,深度剖析典型事故原因,曝光安全生产违法案例,以图文并茂的画面、通俗易懂的语言、直抵心灵的案例,引导企业把别人的事故当做自己的隐患,深刻吸取血的教训,层层压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强化示范引领。我们高度重视先进典型选树,编印《“盛瑞工作法”学习导则》,组建“盛瑞工作法”企业联盟,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激发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盛瑞公司安全管理模式受到国务院安委会领导同志的肯定,“盛瑞工作法”被列入《江苏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经验做法清单》。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