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首页 | 发布实录
正文  
2019年常州新年新思路系列新闻发布会(七)
发布日期:2019-03-06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2019年3月6日上午10:00

发布地点:常州市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2019年常州新年新思路系列新闻发布会(七)

发布人员:史政达  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潘冬铃  常州市商务局局长

                 何   革     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主  持  人:陈结平    常州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发布会主席台

发布会现场

陈结平 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陈结平】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新年新思路”系列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市政府3位局长分别向大家介绍工作思路,也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3位局长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史政达先生,市商务局局长潘冬铃先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何革先生。我是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陈结平。

现在,先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史政达先生介绍情况。

史政达  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史政达】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住房城乡建设和人防事业的各位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9年计划开展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奋力推动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奋斗任务,坚持建设功能完善、生态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江苏中轴”主枢纽和扬子江城市群战略支点城市的目标定位,主动对接长三角区域战略,以系统思维谋发展,以明星标准提品质,聚力找准“管理明星城市”的住房城乡建设坐标,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

首先,我们将更高质量推动城市区域地位向更高提升。通过全面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扬子江城市群等重大战略,积极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圈,落实好服务好市委、市政府“东融西进、南接北联”的城市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常州的城市区域地位,扎实提高集聚高端要素的城市能级。一是加强对外联通路网建设工程。建成新机场路快速化改造(一期)项目,与京沪高速、江宜高速、常合高速等外围高速网实现无缝衔接,形成贯通常州城市内外的一体化快速道路体系。二是加快市内循环路网完善工程。推动市区对外放射道路,建成星港大道西延工程,实现主城区高效连接市区西部的邹区镇和奔牛镇,改善区位交通条件,有力推动城西区域协同、均衡发展。增加市内路网密度,建成三堡街西段、茶花路桥、水杉路等道路桥梁项目建设,推进华山南路、光华路等项目前期准备,有效提高城市道路供给增量。服务片区发展路网,推进皇粮浜片区路网续建,开展金融商务区配套道路建设,进一步服务周边地块发展,促进片区开发建设。优化交通畅行能力,实施路口渠化、道板整治、隔离栏安装等工程,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环境。

第二,我们将更高质量推动“城市双修”建设向更细发展。一是修复城市生态,改善生态功能。我们将继续实施生态绿城提档升级工程,推进新运河生态廊道建设(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将重点做好污水接管、污水截流、初期雨水处理等工作,实现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同时,推进好江边污水厂四期工程、应急取水头部及泵站二期工程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资源承载力。将推动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抓好省级绿色宜居城区和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区的建设和后续评估工作。二是修补城市功能,提升运维管理。我们将做好老运河沿线精细化管理,完善两岸环境。增强老城厢民生保障服务,提升全天候服务能力。对城中村、老旧小区、低洼易淹易涝片区等重点公用服务设施方面的缺陷,摸底排查、排定整治,补齐民生短板。同时,推进好市区河道水质提升工程、雨水能力提升二期工程、市区道路LED改造工程等民生保障提升工程。将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程,逐步开展道路两侧退红线区域改造工程,全面推动公共停车场建设,加快建成广化绿地地下智能车库和市一中(二期)、勤业中学等校园地下停车场,推广使用“常州停车APP”,提高停车服务智能化水平。

第三,我们将更高质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向更美跃升。以《常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抓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深入推进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和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优质高效推进溧阳别桥镇塘马村等三批12个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指导辖市区逐步启动全市“三区十点”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完成第一批示范点核心区建设。二是加快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到2019年底,完成全市新增约300个村庄污水设施建设任务,规划发展村庄污水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三是推动落实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到2020年,全市建设500个美丽宜居乡村,培育20个特色田园乡村,保护和发展20个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

第四,我们将更高质量推动群众居住条件向更宜改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住房与房地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分区调控、同城平衡”调控原则,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一是指导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积极做好棚户区改造融资工作,同时,争取中央财政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满足棚改资金需求。二是加快完善和优化住房保障体系。在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基础上,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加大各类人才保障力度。严格完成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出台新就业大学生租房补贴实施细则,修改“龙城英才计划”购房补贴发放办法并做好发放工作。建立住房保障诚信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保障性住房申请行为,增强保障对象诚信意识。三是大力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出台《常州市关于促进住房租赁的实施方案》,完善我市房屋租赁服务监管平台,加强对专业化租赁机构和住房租赁合同的备案管理,多渠道筹集租赁房源,积极探索我市长租公寓运营模式和商办用房转化为租赁住房新模式。四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强化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监测,落实好主体责任,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大对房地产中介行业“双随机”检查力度,全面落实中介机构和人员信用制度,加强行业信用建设。开发建设不动产云平台网上集成受理大厅,推动平台升级信息共享,压缩办理流程,优化用户体验。五是大力推进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建设。按照高质量发展指标,推动居住区项目点建设。科学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做到准确宣传政策、严格质量监督,确保群众满意。六是依法推进物业管理工作。宣传好新出台的《常州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开发完善物业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物业管理信用信息系统,实现市、区、街道、社区物业管理“一张网”运行。严格开展物业管理考评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开通维修资金使用申请网上申报业务,继续做好维修资金清理追缴和破产项目跟踪工作,确保维修资金归集到位。

第五,我们将更高质量推动建设行业管理向更优攀升。一是抓好建筑业转型提质。开展最美建筑工匠及十佳精品工程评比,推动“精益建造”;加快“智慧工地”建设,推行“数字建造”;引导使用绿色建材、绿色施工技术,将扬尘防治纳入标准化工地考评,推广“绿色建造”;培育装配式生产基地及专业施工企业,推进“装配式建造”。二是切实加强建筑市场监管。持续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三年行动,推进建筑工程市场、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执法模式改革。严控建筑工地扬尘,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优化我市建筑业企业诚信考核办法,做好农民工工资专户、银行卡代发及实名制考勤工作,确保2019年底实现全市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全覆盖。三是加强招投标和造价管理。加快推进招投标改革试点工作,规范招投标主体行为。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规范竣工结算,有效化解工程款拖欠矛盾。四是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改革。重点推进“进一门、集中办、高效批”审改工作;加快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上半年将审批时间压减至120个工作日,推动“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落地。做好建筑企业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证照分离”试点工作。执行涉建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提升涉建中介管理。

第六,我们将更高质量推动人防事业向更强迈进。一是持续抓好人防指挥通信工作。全面完成基本指挥所指挥信息系统达标改造任务,督促溧阳市、钟楼区实施指挥所信息系统标准化改造,指导金坛区基本指挥所日常使用管理。二是突出抓好重点人防工程建设和维护。全市计划完成人防工程立项30万平方米、新开工25万平方米、竣工30万平方米。全力推进延陵西路地下连接通道人防综合工程项目建设,抓好溧阳国防园、新北新龙生态林、钟楼邹区镇民防疏散基地使用管理,开展早期人防工程安全检测和维护管理巡查,提升民防应对处置重大灾害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提升“智慧人防”建设管理水平。完成市人防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启动人防电子沙盘建设,实现警报统控、北斗导航、无人机飞控等功能实时化查看和动态化监控。四是加强准军事化机关建设。通过组织军事训练、岗位练兵等,提高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和临战实践操作水平。继续组织好全市“9·18”警报试鸣和社区居民疏散隐蔽演习、演练,定期组织全市指挥所、机动指挥所训练演练。

住房城乡建设和人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位媒体朋友和广大市民的关心厚爱,请大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理解支持和参与监督,我们将全力完成年度各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提升每一位市民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谢谢。

【陈结平】

谢谢史局长的介绍。现在,请市商务局局长潘冬铃先生介绍情况。

潘冬铃  常州市商务局局长

【潘冬铃】

好,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首先,我借此机会向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商务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

2018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宏观形势下,市商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克难求进,创新服务、提高效能,全力推动商务经济平稳运行、质效提升。全年完成实际到账外资26.11亿美元,商务部确认数24.22亿美元,同比增长9.3%,增幅列全省第四、苏南第一,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57%,高于全省平均8.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指数名列全省第一。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66.4亿元,同比增长7%,外贸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全市的78.9%,占比列全省第四位,超过全省平均30.1个百分点。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3.2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列全省第二位。外经、外包、电商、开发区、口岸等各项指标运行良好,商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2019年可能仍将是商务经济面临高度不确定性、遭遇特殊困难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要做好外资、外贸等“六个稳”工作。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今年商务工作的重点就是“两稳一促”,即稳外资、稳外贸、促消费。因此,今年我们商务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全省商务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两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高质量发展导向,以“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为抓手,深入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扎实做好稳外资、稳外贸、促消费等工作,在保持总量稳定的基础上着力提升质量和效益,努力构建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1、稳外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外商在华合法权益特别是知识产权,允许更多领域实行独资经营。对此,我们要抢抓中央政策红利,努力在跨国投资持续低迷、引资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全力稳定外资发展,不断提升外资质效。一是大力引进重大项目和优质项目。紧扣“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要求,精心组织好各类境内外招商活动,进一步加大“十大产业链”项目招引力度,注重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确保全年引进总投资超亿、近亿美元项目30个以上,力争超5亿、超10亿美元外资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同时,严把项目质效“准入关”,从产业吻合度、投资主体领先度、产品技术先进度、项目综合贡献度、安全环保可控度等五个维度着眼,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积极招引一批欧美日精致产业项目,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类外资比重。进一步加大世界500强以及全球细分行业“隐形冠军”、高科技“独角兽”企业招引力度。二是推动外企链式发展、深耕发展。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是我市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约占全年引进外资的三分之一。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外企服务,加大排摸力度,扎实做好“以外引外”,大力推动现有外企增资扩股、延伸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结算、销售等功能性机构,支持外资以并购等方式参与我市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积极引导外企与本地民企开展协作配套,引导外资企业深耕本地、扎根发展。三是注重资金、技术、人才的集成招引。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积极探索人才、技术、产业、市场、资本协同的集成式招商,集聚国际高端资源要素,推动开放创新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对北京、上海、深圳等产业溢出城市的招商力度,利用这些城市部分科技园区有团队无空间的现状,通过人才引项目,撬动项目嫁接落户我市。四是拓展新开放领域招商。抢抓国家放宽部分领域外资准入以及银行、证券、保险和汽车等制造业外资股比限制的机遇,打通路径,率先作为,加快医疗、教育等领域外资突破,争取把扩大开放的红利转化为现实成果。五是进一步强化招商队伍建设。按照“扩充数量、提升能力、创新机制、严明赏罚”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招商人才引进力度,定期开展招商人员培训,完善招商绩效考核,继续开展 “招商能手”评定,切实提升招商队伍整体战斗力。

2、稳外贸。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国内要素成本上升、产能逐步向外转移等诸多不确定、不可控因素,我们要全力稳住外贸基础,积极引进和培育更多外贸新增长点,推动外贸“稳中提质”。一是稳市场。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充分利用广交会、华交会等重点展会以及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展会平台,努力稳定美国市场,巩固和提升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东南亚、非洲、中东以及“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切实优化市场布局,尽可能弥补和抵消对美贸易不利影响,确保我市外贸总体规模稳定。二是提质量。紧扣我市“十大产业链”,重点打造好强化地板、轨道交通等一批出口产业集群,切实强化优势产业与外贸出口互动发展,积极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大力支持和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引导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出口认证,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加快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支持“十大产业链”成套设备“出海”,继续提升一般贸易占比,提高常州出口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转方式。积极扩大进口,认真组织和参与好第二届进口博览会,稳步扩大我市紧缺的资源和原材料进口,积极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民生产品进口。进一步深化我市跨境电商、进口交易中心等新型贸易方式发展,积极申报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充分利用常州、武进综保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和轨道交通进境维修获批的机遇,推进相关工作。大力引进跨国公司销售中心、分拨中心和物流中心,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加快国际营销网络建设,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四是优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各项外贸政策措施,及时跟踪了解中美贸易摩擦的后续进展,充分发挥“贸易预警灯”平台作用,进一步健全贸易预警和快速响应机制。进一步发挥好中信保“统保平台”以及“外贸贷”、“退税贷”等作用,开展外贸“破零”行动和“孵化”行动,切实提升外贸服务效能,稳定企业发展信心。

3、促消费。扩大消费是未来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我们将从供给侧发力,继续深入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提振和促进消费。一是大力促进社会消费。认真细化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以及省促进消费有关政策措施,支持“互联网+流通”新兴业态发展,加快培育市场消费热点,推动消费转型升级,促进社会消费潜能释放。二是打响“食美常州”品牌。制定餐饮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积极规划引导中心商圈美食布局,持续推进“唱响常州菜”,“常州十大美味”等活动,着力培养一批餐饮名店和旅游餐饮街区,让“食美常州”成为旅游明星城市的独特标签。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加快重点领域电商应用发展,进一步强化电子商务园区载体建设,加快新引进和培育一批重点电商企业,扎实做好电商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四是优化商贸流通管理。大力推进龙城第一商圈建设,争取省级高品位步行街1—2家,推动老字号向传统商业文化街区集聚发展。继续推进公益性菜市场改革试点,新建或改造标准化农贸市场(菜市场)10家以上,建设社区商业网点设施100家左右。加快商务诚信体系建设,落实商务领域红黑名单管理制度,扎实做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积极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关工作,统筹抓好安全生产、汽车流通等各项行业管理工作。

谢谢大家!

【陈结平】

谢谢潘局长的介绍。现在,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何革先生介绍情况。

何革     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何革】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大家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关注和支持!市场监督管理局是政府部门中的“新面孔”,于今年1月17日挂牌成立。根据《常州市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的市场监管局整合了原市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主要职能,以及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管理职责、市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相关职责和市商务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参与反垄断调查相关职责。新部门、新使命、新作为。对于2019年的工作谋划,我们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基础”“三项融合”“四个环境”。

“一条主线”就是强监管、优服务。监管与服务,是市场监管人履职尽责的两大重要内容。我们将聚焦市场监管主责、主业,积极转变工作理念,不断创优市场环境、营商环境,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两个基础”是指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我们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做到“工作有标准、管事有规章、做事有规矩”。着眼执法办案、服务民生和处突应急等履职要求,打造一支熟悉市场监管新职责、掌握配套法律法规新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项融合”是指促进机构融合、职能融合和人员融合。积极配合市编办做好“三定”方案,对机关内设机构、下属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进行优化、整合、归并。理顺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的市场监管链条,形成覆盖全领域全流程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逐步构建统一的部门文化和价值观,增强凝聚力,形成工作合力。

“四个环境”是指优化准入环境、市场环境、消费环境和履职环境。以优化流程为重点,优化准入环境;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优化市场环境;以协同共治为手段,优化消费环境;以权责清晰为目标,优化履职环境。

在上述框架格局下,市市场监管局今年将重点围绕三方面部署工作:

第一、助力企业发展,实施营商环境提质工程。

一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制定优化市场准入服务的具体管理措施,明确相关事项工作流程、办事指南等,进一步提高“三个工作日完成企业开办”质效,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深化“证照联办”改革,进一步推广“一城通办”登记模式,更好落实“不见面审批”工作要求,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推动原相关部门等领域审批业务的融合与协同。

二是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努力创造质量发展新优势。组织落实《常州市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党委质量督察机制,推进“先进制造业质量提升工程”“开放型经济质量提升工程”“社会治理创新质量提升工程”等九大重点工程。

三是建立企业知识产权涉外维权援助协同服务机制。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帮助企业应对知识产权涉外纠纷,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维权能力。

四是优化涉企收费环境,切实为企业发展减负添力。规范涉及企业的各项价格和收费,统筹运用政策工具和执法职能,努力降低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维护市场秩序,实施监管执法优化工程。

一是突出信用监管。稳步推进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扩大市场监管信息平台运用成果,进一步完善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价格诚信单位创建活动,丰富价格诚信建设载体,建立健全诚信激励制度、守信承诺制度、失信惩戒制度。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规范广告发布,清理整治违法广告;在成品油、珠宝首饰等行业开展消费维权专项整治;完善重点商标保护、侵权预警和案件查处机制;以《电子商务法》贯彻实施为契机,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强化食品药品领域的安全监管,突出对婴幼儿辅助食品、食盐、血液制品、中药饮片、植入类医疗器械、需冷链的医疗器械等高风险产品,对短缺药品储备和药械采购、储存和使用等高风险环节的监管;进一步提升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水平,强化重点产品质量监管、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执法行动;强化对涉审中介服务机构等对象的价格监管,巩固治乱清费减负效果。


三是创新监管模式。扩大应用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完善应用智慧食药监平台,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机制。探索“你点我检”等市场监管模式,组织开展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证后监管、民生计量监督检查、强制性产品认证重点监管企业监督检查、有机产品获证组织监督检查认证机构和获证组织监督管理。深化“四品一械(药品、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分类分级监管模式,综合运用监督检查、抽样检测和行政执法“三位一体”方式,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和网售食品药品等高风险产品、高风险环节的会商、分析和研判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促进公平竞争。强化对基层竞争执法的业务指导,全面推进竞争执法工作迈上新台阶。突出公平竞争和反垄断两大重点,一手抓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完善落实,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来排除和限制竞争;另一手抓好反垄断执法工作,不断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企业的竞争和发展当好裁判员。

第三、增进百姓福祉,实施民生权益护航工程。

一是守好食品药品监管底线,保障百姓饮食用药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大督查专项行动,严防严管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把治理整顿与监管规范结合起来,继续开展“用心检”“安心菜”“阳光餐”及“放心药”活动,推进“放心菜场”建设,深化“放心药店放心药”活动。推动社会共治,切实提升市民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获得感。

二是畅通维权投诉举报渠道,切实保护群众正当权益。科学部署流通领域农资商品监管执法,净化农资市场环境,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以网络消费、品牌消费、服务消费和民生重点领域消费为重点,深入开展电信、保险、旅游和住宅装修等一批重点行业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以常态化的消费者满意度评价为手段,不断创新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推进线下无理由退货,深入探索投诉信息公示工作,努力营造安全放心和谐消费环境。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升维权服务水平,保护群众正当权益。

以上就是市市场监管局新年的工作思路和大致的工作安排。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提供支持,谢谢大家!

【陈结平】

谢谢何局长介绍。现在请记者朋友提问。

现代快报记者现场提问

【现代快报】

我是现代快报的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市住建局的领导。第一个问题是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常州老百姓都真切地感受到城市更美了,环境更好了,市民幸福感更强了,刚才市住建局史局长提到我市要实现全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工作目标,请问史局长,今年将主要采取那些举措来确保目标的完成?第二个问题是作为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广大市民对宜居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问史局长,今年将开展哪些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建设项目,具体怎样实施?

【史政达】

好,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关心。

黑臭水体整治是环境治理中的一块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居住体验和生活感受。今年,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也是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年内将完成65条黑臭水体整治,实现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随着近年来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持续大力推进,目前主城区已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进入收尾阶段。2019年市住建局作为这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将继续协调生态环境、水利等相关部门,按照因地制宜、系统治理、多元共治、注重长效的原则,主要通过以下4个方面工作,持续打好黑臭水体歼灭战:一是重点突出控源截污。持续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削减合流制溢流污染,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控制。二是强化内源治理。科学实施清淤疏浚,加强水体及其岸线的垃圾治理。三是推进活水保质。因地制宜打通“断头浜”,加强对暗涵的清疏及治理。四是结合河长制的全面推进,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确保黑臭水体管护到位,不返黑返臭。争取在2019年末圆满完成全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既定目标,有效改善城乡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这是第一个问题。

住房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宜居才能宜业,作为重要工作职能,我们高度重视宜居示房建设。今年年初,向省住建厅、省财政厅上报了2019年度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建设项目计划,计划开展9个项目,分别为:溧阳市文化新村、燕山南村,金坛区景潭花园一二期、丹丽花园,新北区兰翔二村,天宁区城市花园、国泰名都,钟楼区万博花苑、百大康桥。建设内容包括:强化适老改造、增设更新电梯、改善环境卫生、完善停车设施、打造安全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加固修缮房屋、规范物业管理等方面。今年预计改造建筑面积71.5万平方米,惠及住户6233户,预估投资总额7789万元。目前,该项工作已被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票决为2019年常州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将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工作重点。下一步,我局将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制定计划,围绕改造内容和提升改善老旧小区“十有十无”标准,指导各辖市(区)按计划开展宜居示范居住区建设,加强对宜居示范居住区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稳步推进2019年度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市人居环境,实实在在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谢谢大家!

【陈结平】

好,谢谢。请记者朋友提问。

常州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日报】

我是常州日报的记者,想请问一下商务局的潘局长。第一个问题:当前,中央、省市都围绕高质量发展做了很多部署,请问,今年我市在推动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考虑和设想?第二个问题: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三个明星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将“食美常州”作为塑造高质量旅游明星城市的四大品牌之一,请问作为全市餐饮行业主管部门,商务局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

【潘冬铃】

好,我来回答一下。

第一个问题。2019年,我市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突出一个中心、聚焦两个主题、注重三个关键。突出一个中心,就是要以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 “三个明星城市”建设。积极融入和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重大战略,积极对标德国,持续推进“五个国际化”建设,大力提升商务经济的贡献度和支撑力。聚焦两个主题,第一个是稳中求进。稳就是要稳基础、稳总量、稳位次;进就是要提质量、优结构、显亮点。第二个是提质增效。坚持“亩产论英雄”导向,扎实做好一般贸易进出口、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园区税收等工作,切实提高商务经济质效。注重三个关键。一是注重政策的研究落实。今年在严峻的形势下,中央、省都可能会出台一些利好政策,稳定和促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比如,近期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积极有效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优化企业服务的意见》和《关于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家商务部等十部委也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大力促进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消费。对此,我们一方面将加强对这些政策的研究和落实,确保用足用好上级政策,更好地发挥政策杠杆效应,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要结合常州实际,细化出台我们的扶持政策,并进一步做好政策的梳理、集成和宣讲,确保各项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注重结构的优化调整。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对美贸易、双向投资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我们将积极应对,主动调整,适时应变。外贸方面,更多地关注欧洲、东盟以及“一带一路”市场,积极寻求和开拓替代市场;外资方面,除继续加大对接德国力度以外,更加关注日本、英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外经方面,积极稳妥地引导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加强跨国并购和联合研发,进一步加大对东欧以及越南、印度等国家的投资。三是注重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是大环境、大形势严峻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做好服务和保障,为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帮助企业解难题、稳发展。进一步加快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的复制推广,加大“放管服”力度,强化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积极营造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为项目落户和企业运行提供良好服务。

第二个问题。市委、市政府将“食美常州”作为塑造高质量旅游明星城市的四大品牌之一,写入了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报告。我们将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着力推动餐饮树品牌。一是打响“食美常州”品牌。研究制定餐饮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美食形象定位,将餐饮发展与地方文化特色相融合,积极规划引导中心商圈美食布局,重塑南大街、双桂坊等经典旅游餐饮街区,把“常州菜好吃”的口碑上升为打响“食美常州”品牌。二是打造地方特色美食。鼓励餐饮企业优先选择本地特色食材,促进农餐对接、农超对接,打通农副产品的产销渠道,形成地方特色美食产业链,以美味带食材,以食材促美味,助力打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是搭建全方位推广平台。多渠道推介常州食材、常州技艺、常州服务、常州品质,持续开展“唱响常州菜”“常州十大美味”“常州十碗面”“常州十大名点”“舌尖上的非遗”等评比推介活动,整体提升旅游餐饮业安全水平,着力培育一批品牌影响力强、游客认可度高的餐饮名店和旅游餐饮街区。四是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以评选“样板厨房”为载体,开展餐饮质量安全示范街(区)、示范店创建活动,推动烹饪餐饮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支持行业协会自我监督和管理,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为打造“食美常州”品牌奠定扎实基础。

【陈结平】

好,谢谢。请记者朋友提问。

常州网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网】

我是常州网记者,请问市市场监管局何局长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您在刚才的新闻发布中,提到了“一城通办”,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项改革的情况?第二个问题:我们注意到这轮机构改革中,国家和省一级都专门组建了知识产权局,常州市知识产权局在市市场监管局加挂了牌子。请问市场监管局何局长,知识产权工作在新年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何革】

好,感谢这位记者的关注。

第一个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近几年,商事制度改革是我们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全国各地和省内各市都推出了很多新的举措,比如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我们江苏的“不见面审批”、“3550”等举措,都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一城通办”这项改革是我们常州的首创,我们在常州市和天宁区、钟楼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一城通办”登记窗口,对常州市市场监管局和天宁区市场监管局、钟楼区市场监管局登记管辖范围内的内资法人企业设立登记实施“一城通办”,申请人可自主选择在上述“一城通办”登记窗口办理内资法人企业设立登记。通俗地说,我在市局可以办理天宁、钟楼的营业执照。在天宁、钟楼,可以办理市局的营业执照,这两个区也可以相互办理。“一城通办”模式下的营业执照办理,是通过授权委托及远程核准的方式实现的,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办理。实践证明,“一城通办”有效提高了审批服务效能,更加方便企业准入。今年,我们将对“一城通办”的软件和流程进行优化。

第二个问题。这位记者朋友提到的知识产权局的改革问题,说的不错。我们常州市的知识产权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地位。2018年,全市专利申请41858件、专利授权23334件、专利申请和授权同比分别增长23%和42%;新增注册商标16236件,同比增长68.49%。到去年底,万人有效发明专利32.76件(全省平均26.45件),每百户企业拥有注册商标40件,中国驰名商标107件(居全省第二位),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注册商标257件。今年,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将“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35件”列入了2019年的预期发展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将坚持机构改革与履职尽责两手抓、两促进,采取四项措施:一是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知识产权扶持政策,强化价值导向,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的质量。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和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开展“正版正货”示范街区和行业创建,促进更多企业和公众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二是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引导企业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专利预警、专利布局、专利导航意识和能力。三是加快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围绕我市“十大产业链”,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支撑,着力建设和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四是引导重点园区向知识产权密集型园区转变。按照“一园区一产业、一产业一导航”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工程,推进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园区发展转型升级。可以预见,我市知识产权工作整合优化,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陈结平】

好,记者朋友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刚才,3位局长发布了新年的工作思路,清晰明确。介绍的举措便于操作,回答的问题简洁明了。希望媒体朋友宣传好本次新闻发布会以及系列发布会的内容,为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常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