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将长江大保护的责任牢牢扛在肩头,通过具有常州特色的创新做法,为长江添美、添绿、添清流,让市民从一江清水中收获幸福生活。
生态廊道添绿意
年过花甲的石厚林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录安洲人,已经与长江相伴了大半辈子。虽然2006年就因为录安洲港区建设而搬到岸上,但石厚林依然心系这片土地。从2013年开始,作为录安洲社区党总支书记,他带领几十名村民开始在岛上栽种树苗,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
石厚林说,录安洲港区有一片500多亩的地块一直闲置。2013年,经社区两委、居民议事小组和居民代表大会多次商议,决定以合作社的资金进行投资,在港区种植绿化近400亩,植树5万多株。为配合长江大保护整体规划和沿江生态廊道建设,社区把复耕的100亩农田收回,进行植树造林,生态覆绿。从2013年至今,录安洲经济合作社已累计投入资金400多万元,绿化近500亩。
2019年10月,石厚林从社区退休后回到录安洲岛,全力扛起长江生态保护大旗,带领村民在江心小岛上继续播种新绿。在石厚林的带领下,录安洲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因地制宜,将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苗林、花卉产业,在美化长江沿岸环境的同时,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近年来,常州按照“应拆尽拆、应绿尽绿”要求,高标准编制沿江生态自然修复方案,在已建成万亩新龙生态林的基础上,加快腾退地块复绿和沿江生态修复保护,已新增绿地约2000亩。下一步,还将进一步串联滨江十里绿廊、新龙生态林十公里森林、高铁沿线十里公园三大生态屏障,加快建设澡港河滨水生态景观带、德胜河美丽江村、新孟河生态廊道,进一步释放录安洲生态湿地、小黄山风景区、中水回用工程等示范工程的生态效应,构筑完善“三纵三横多点”的生态体系,形成沿江生态修复和高铁新城建设联动格局。
美丽乡村也生“金”
以乡村游远近闻名的雪堰镇城西回民村,地处太湖沿岸,是一颗镶嵌在长江流域的小小明珠。村里的陡门塘自然村是全市首批挂牌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太湖灵秀地、风情陡门塘”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去年尽管受疫情影响,城西回民村接待游客依然达到20余万人次,与上年相比又实现增长。
“有了一方好山好水,咱们村的金饭碗才能捧得更稳、更踏实。”城西回民村党总支副书记吕建伟说,以前,他们只晓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自然重索取、轻回报,虽然搞了多年农家乐,村内的环境仍然不尽如人意,门前屋后的河塘沟渠水质浑浊,岸坡上堆满生活垃圾,“因为环境不美,那时候,我们村一直是低水平的农家乐”。
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不断推进,城西回民村走上了全新的发展道路。通过水系整治与提升、大涧河滨水休闲区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内外河道无水变有水,浅水变深水,死水变活水。小桥流水、花木相依的水乡风情,让村里的寻常角落都成了游客的“网红打卡点”。
依靠绿水青山,这个村还大力发展茶果种植业、民族风情农家乐和民族风情特色餐饮。“水果采摘节”“美食节”等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更是打响了乡村游品牌,使村民的口袋进一步充盈起来。
2017年以来,全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以构建“三山三湖四田园,三环六线百美村”美丽乡村特色体系为目标,高标准推进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不仅实现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而且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为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长效保障。
系统治水添清流
元旦前夕,寒潮来袭,家住新北区金科北郡花园的周女士家却暖意融融,她家室温达20℃以上。集中制冷、供暖的常州高铁新城智慧综合能源站的1号能源子站,已经温暖了200多户新建小区住户。周女士家是其中之一。
常州高铁新城智慧综合能源站项目,是在大力推动长江大保护的背景下,由新北区政府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合作的第一个示范项目,近期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科技示范工程”。该项目以江边污水处理厂的中水+藻江河水为主要冷、热源,通用耦合动态两相蓄能等技术进行供能。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新龙分公司负责人张益林说:“冬季水的温度为15℃左右,通过少量电能提取中水6℃的热能,再通过水源热泵,使供暖水温达到48℃,供暖热水通过地下管道输送至每栋建筑。这本质上是利用水体中所储藏的太阳能作为热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
常州江边污水处理厂的中水,除了用于给能源站供能,还为高铁公园进行生态补水。高铁公园的人工湿地内水体清澈,植物丰茂,得益于每天这里都有来自江边污水处理厂的4万吨优质再生水。它们首先作为高铁新城集中供冷供热水源,经过冷热交换后,再向高铁公园湿地进行补水。除了高铁公园,常州江边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还向新龙生态林和江边污水处理厂内部湿地补水,中水经过湿地生态系统的过滤、净化,从“工程水”转化为“生态水”,流入长江。
在全国,常州最早在主城区全面实施“清水工程”,包括环保控污、城建截污、畅流活水三方面工程。其中,坚持“陆”上整治优先、沿河截污为末端保障的常州治水特色做法,把城市污水全部截流到污水处理厂,有效解决了河道黑臭根源在岸上的问题,经过处理的优质再生水,最终变成清流回到河流,为河道水环境改善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常州4座污水处理厂的优质中水还用于景观绿化、道路冲洗、工业冷却等方面,实现污水资源化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去年,常州再生水回用达到4167万吨,同比增长14.6%,努力实现了为环境“减负”,为生态“增容”,为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贡献“常州力量”。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