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民互动 >> 结果反馈 >> 正文

常州市青少年视力防控工作问卷调查结果反馈

发布日期:2019-12-02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超大

为有效遏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了解家长对近视防控的认知、接受态度,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常州市教育局结合全市儿童青少年视力防控工作实际,组织了青少年视力防控工作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调查结果

1、您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近视的?单选题

上学前占0%

小学占40%

中学占60%

高中占0%

2、您的孩子目前近视的程度单选题

75~250占0%

250~350占60%

350~450占20%

450~550占20%

600以上占0%

3、您的孩子戴眼镜时间单选题

1年占0%

2年占0%

3年占40%

4年以上占60%

4、以下哪些是您的孩子经常做的?多选题

长时间坐电脑前上网玩游戏占40%

躺着看书或长时间看书占80%

昏暗灯光下或强光下看书占40%

睡眠不足占80%

不合理的饮食、精神不振,压抑占0%

其他占0%

5、您的孩子一般什么时候戴眼镜?单选题

长时间戴占80%

上课,上网,看电视时戴占20%

其他占0%

6、您认为您的孩子患近视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单选题

遗传因素占0%

看电视上网等占40%

看书学习占60%

其他占0%

7、请问您认为近视与遗传有关系吗?单选题

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占20%

和遗传没有任何关系占20%

说不准占60%

8、您认为近视能够预防吗?单选题

能占60%

也许可以占40%

不能占0%

9、预防或治疗近视,请问哪种方法您觉得最有效?单选题

每天做眼保健操占0%

注意用眼卫生,注意环境因素,多做室外活动占100%

每天坚持做视觉训练占0%

按摩补充营养占0%

用药物治疗占0%

10、您知道全国的爱眼日是哪天吗?单选题

3月6日占20%

6月6日占20%

8月6日占0%

不知道占60%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调查问卷对象为家长。孩子上学前近视占0%,小学开始近视占40%,初中开始近视占60%;孩子目前近视的度数为75~250占0%,250~350占60%,350~450占20%,450~550占20%,600以上占0%;孩子戴眼镜时间1年占 0%,2年占 0%,3年占 40%,4年以上占 60%;孩子经常长时间坐电脑前上网玩游戏占 40%,躺着看书或长时间看书占 80%,昏暗灯光下或强光下看书占 40%,睡眠不足占 80%,不合理的饮食、精神不振,压抑占 0%,其他占 0%;孩子长时间戴占 80%,上课、上网、看电视时戴占 20%,其他占 0%;家长认为孩子患近视最主要的原因是遗传因素占 0%,看电视上网等占 40%,看书学习占 60%,其他占 0%;家长认为近视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占 20%,和遗传没有任何关系占 20%,说不准占 60%;家长认为近视能预防占 60%,也许可以占 40%,不能占 0%;家长认为预防或治疗近视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做眼保健操占 0%,注意用眼卫生、注意环境因素、多做室外活动占 100%,每天坚持做视觉训练占 0%,按摩补充营养占 0%;认为全国的爱眼日是3月6日占 20%,6月6日占 20%,8月6日占 0%,不知道占 60%。

三、对策及建议

(一)家庭

1.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加强科学用眼护眼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引导孩子积极开展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督促孩子积极参加校外体育锻炼,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

3.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避免孩子学习和娱乐活动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减轻学生用眼负担。

4.切实减轻孩子学习负担,杜绝盲目参加课外培训,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现象发生。

5.引导孩子避免不良用眼行为,如,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如,应保持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一寸,以及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6.保障孩子睡眠时间和合理营养,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7.注意关注孩子视力异常的迹象,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避免不正确的矫治方法导致近视程度加重。

(二)学校

1.减轻学业负担。严格落实教育管理规范减负增效相关要求,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

2.加强考试管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坚决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考试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

3.改善视觉环境。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严格控制“班学额”杜绝“大班额”现象。

4.落实护眼措施。严格落实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制度,加强科学用眼教育与引导,提醒学生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要求科学用眼。

5.强化体育锻炼。加强学校体育,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全面推进深化学校体育改革,鼓励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积极推进阳光体育夏令营和爸爸妈妈跟我去运动,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外体育活动。

6.科学使用电子产品。指导学生健康科学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学校需建立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的管理制度,做到科学使用、有效使用、健康使用,各班级使用电子产品原则上不得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

7.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确保一人一档。开展儿童眼保健和近视筛查工作,2019年底完成全市幼儿园儿童建立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视力监测制度,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率等报告和统计分析。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8.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丰富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提高学生保护视力的意识、知识和能力。

9.加强视力健康管理。建立校领导、班主任、校医(保健教师)、家长代表、学生视力保护委员等为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将近视防控学校教育教学日常活动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加强医务室(卫生室、校医院、保健室等)建设,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

10.倡导科学保育保教。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保证儿童户外活动一般幼儿园每天2小时以上、寄宿制幼儿园不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膳食,促进视力保护。

(三)医疗卫生机构

1.建立视力档案。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省相关文件要求,规范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筛查工作,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在检查的基础上,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随儿童青少年入园、入学实时转移。在幼儿园、学校配合下,认真开展幼儿园儿童、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将眼部健康数据(包括屈光度、眼轴长度、屈光介质参数等)及时更新到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中,为筛查结果为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的儿童、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防控方案。

2.规范诊断治疗。承担视力筛查和建档工作的机构应具备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符合要求的筛查人员。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认真落实《近视防治指南》等诊疗规范,不断提高眼健康服务能力。根据儿童青少年视觉症状,进行科学验光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按照诊疗规范进行矫治。叮嘱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应遵从医嘱进行随诊,以便及时调整采用适宜的干预和治疗措施。对于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患者,应充分告知疾病的危害,提醒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降低危害。制定跟踪干预措施,检查和矫治情况及时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积极开展近视防治相关研究,加强防治近视科研成果与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的作用,制定实施中西医一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推广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

3.加强健康教育。儿童青少年近视是公共卫生问题,必须从健康教育入手,以公共卫生服务为抓手,发动儿童青少年和家长自主健康行动。针对人们缺乏近视防治知识、对近视危害健康严重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发挥健康管理、公共卫生、眼科、视光学、疾病防控、中医药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作用,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积极宣传推广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视力健康科普知识。加强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因地制宜开展营养健康指导和服务。

(四)学生

1.强化健康意识。每个学生都要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并向家长宣传。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

2.养成健康习惯。遵守近视防控的各项要求,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不熬夜、少吃糖、不挑食,自觉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打印此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