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颜色:
关于常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15-05-04   来源:人大网 浏览次数: 字体: [ ] 视力保护色:

关于常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常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王 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情况,请审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各位主任、秘书长和委员的关心支持下,我们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实施卫生惠民工程为着力点,坚持政府主导,强化责任落实,加强体系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努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08个,其中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53个。天宁、钟楼和戚墅堰区均被省政府命名为“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
2014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445.4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8.83%。门急诊均次费用93.57元,较三级医疗机构252元低62.9%。中心共开设床位1180张,出院人数20541人,床位使用率为56.5%,均较上年有所增长。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一)坚持政府主导,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加强组织领导。200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的《常州市卫生惠民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社区卫生工作连续8年被列入全市重点工程(工作)和重点督查项目,形成了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
       2.加大经费投入。市、区政府分别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基本装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等实行补助。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享受同等补助待遇。从2012到2014年社区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经费达到2.3亿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经费达到2.5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人均30元增加到人均60元。
       3.坚持规划先行。研究编制《常州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2010-2020年)》,在主城区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金坛市、溧阳市和武进区制定了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城市15分钟健康服务圈初步建成。
       4.加快提档升级。各地以区域卫生规划为引领,以国家、省、市示范要求为建设标准,先后新建、改造提升了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雕庄、永红、青龙中心先后建成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星中心建成江苏省群众满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级以上示范中心比例达到75%。
       (二)深化综合改革,社区卫生运行机制逐步建立
       1.核定人员编制。2010年,按照常州市编办等部门《关于转发〈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标准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以辖市(区)为单位,按照城市每万常住人口10-12人的标准,重新核定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1872名。在此基础上,各地综合考虑功能定位、职责任务、服务人口、服务范围等因素,分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实行基药制度。2010年起,我市社区卫生机构全面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国家基本药物。2014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上采购基本药物7.3亿元,销售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让利幅度35%左右。为更好满足群众的用药需求,2014年天宁区茶山、红梅中心开展药房托管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
       3.健全补偿机制。明确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根据发展建设规划足额安排;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经费、人员培训和人员招聘所需支出,由财政部门给予补助;对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后,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安排。对非政府举办的机构,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对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给予合理补助。
       4.完善绩效分配。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2013年市卫生、发改、财政、人社、物价五部门联合出台意见,明确基础性绩效工资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从6:4调整为4:6;中心在核定的收支结余中可按不超过60%的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同时各区探索设立中心主任及业务骨干奖励基金,健全以服务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任务完成情况和居民健康状况等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相挂钩。
       (三)加强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有所提升
       1.强化队伍建设。积极协调人社等部门,对社区卫生机构紧缺岗位补充人员,根据供需实际,适当放宽招考条件、降低开考比例,大力引进副高及以上职称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采取培养、资助、轮训、提升、下派等措施,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水平。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岗职工2734名,卫技人员2300名,其中中高级职称占44.2%,大专以上学历占70%。
       2.转变服务模式。2012年社区卫生机构启动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全科医生为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履行服务协议承诺。共组建219个全科团队,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1.04%,居民签约率28.55%,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81.07%,65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率95.42%。
       3.开展对口帮扶。全市初步建立以四院与新北区、七院与戚区为代表的区域型医联体,以一院、二院为代表的科室共建型医联体,以儿童医院为代表的对口支援型医联体共13个。实施市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帮扶,先后下派48名市级医院青年业务骨干全脱产挂职中心副主任。近年来,全市二、三级医院共下派医务人员支援基层医疗机构856人,基层卫生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523人。
       4.加强中医服务。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武进区、天宁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金坛市、钟楼区通过了国家级评审。全市分别建成8个省级、10个市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了中医科,其中90%以上的中心建成了中医综合服务区。
       5.借力信息技术。全市建成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孤岛的状况,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同时将医生工作站与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对接,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率达到92.48%。信息化建设为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五星、永红中心在全市率先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子药房。
       三、主要存在问题

         (一)机构基础设施有待提升。我市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早,机构设置以利用整合当时卫生资源为主,部分机构设置以及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天宁街道尚未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环、兰陵、南大街、荷花池、马公等中心由于条件限制未设置床位,面积达不到3000平方米的省定标准。3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依靠租房开设,虽租金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但存在布点不合理、场所不固定等问题,部分站内设施、设备也比较陈旧。
       (二)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不断拓展,社区卫生机构人员编制与实际岗位需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因工资待遇、发展环境等因素,优秀人才招不到、引不进、留不住。经过规范培养和严格训练的全科医生严重缺乏,目前全市经过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的合格全科医生仅232人,与国务院要求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相距甚远。
       (三)家庭医生制度有待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对居民缺少吸引力,对医生缺少激励。要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签约服务收费标准、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等政策上予以配套,使家庭医生真正承担起社区居民健康和医保费用双重 “守门人”的责任。
       (四)分级诊疗模式尚未建立。部分群众不论疾病的大小或急缓,直接到二、三级医院就诊,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机制仍未形成。社区与大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还需要在基本药物、物价收费、医保报销、财政保障等政策配套方面积极探索。
       (五)考核分配机制需要完善。各级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偿机制虽已建立,但尚不完善,部分医院举办的机构补偿还未到位。部分地区还没有完全落实绩效分配机制政策,社区卫生机构还没真正建立起有效的运行新机制,部分医护人员积极性不高,需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提高运行效能。
        四、下一步重点打算

        (一)进一步科学规划布局。修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规范中心和站的设置。在规划新建小区时应有卫生计生部门介入,对小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选址、建设提出要求,建成后参与验收,并明确产权属性;新建小区不需设置机构的也需根据居住人口由开发商提供配套资金,由区卫生计生局统筹规划;老小区没有提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的,也应出台政策措施,安排符合要求的业务用房或承担相应的配套资金。年内督促天宁区建成天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请市编办开展调研,建立社区卫生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实现人员配备与所承担的职责及服务需求相匹配。积极与人事部门沟通,出台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文件。通过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免费定向培养、基层骨干医生培训等,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加快培养全科医生。
       (三)不断深化家庭医生制度。认真总结近年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经验,进一步学习借鉴上海、杭州等地做法,探索开展有偿服务签约,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质量。将基本医疗资源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机整合,利用居民健康档案,为签约对象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开通“健康常州”居民健康互动平台,为签约服务对象提供健康档案、市级医院诊疗记录、体检信息查询和咨询预约服务,提高居民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四)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探索建立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医疗资源纵向联合的优势和作用,逐步实现分级诊疗。依托价格政策和医保制度,积极引导签约服务对象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逐步建立社区首诊制。探索建立逐级转诊制度,对按规范从基层办理转诊的,实行差别化的医保结算政策;对符合下转指征转到社区治疗、康复的,提高报销比例;对未按程序就医的,降低报销比例或不予报销医药费用。
       (五)巩固完善机构运行新机制。深化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完善财政补助方式,实行核定任务与定额补助挂钩、适时动态调整等办法,鼓励社区卫生机构提供更多更优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促进形成“以技补医”的新机制。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量化和效果考核,尝试引入第三方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总量、财政补助、医保支付等挂钩。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市人大的支持、监督和帮助,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促进社区卫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维护群众健康、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2015年4月28日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人大 苏ICP备11203853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城大道1280号 邮编:213022
建议使用IE8.0版本或以上 最佳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