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学会 >> 审计学会 >> 内容
 
技术改造类专项资金审计思路
发布日期:2023-11-23    来源:江苏省审计厅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设立技术改造类专项资金,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模式,对现有设施、技术工艺、管理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如何做好此类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促进相关惠企政策落到实处,推动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审计人员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文对此试作论述。

一、技术改造类专项资金审计面临的困境

政策制定不完善,审计人员“无规可依”。各地围绕每年政府工作重点设定技术改造类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方向经常调整,申报的项目类别、起点要求、资料准备均有所变化。部分地区会根据企业规模进一步区分中小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并制定不同奖补政策,设立不同奖补资金。因政策调整,常常出现除申报文件之外,缺少配套的审定细则,且对于设备和费用认定、付款要求规定不明确等情况,执行单位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审计人员面临“无规可依”的情况。

申报资料多而杂,审计人员“无从下手”。一是项目类型多。技术改造类专项资金往往涉及不同认定类型和补助类型,而不同类型所需申报资料不同。二是申报企业多。以某市为例,每年通过审核获得奖补资金的企业有几百家,申报材料涉及企业资质、项目备案、环评、审计报告、合同等,涉及的发票信息几万余条,部分资料未实现电子化。三是主管部门多。部分企业仍存在在多个主管部门申报不同资金,且申报资料存放在不同部门的情况,审计人员对比和分析起来较为困难。

绩效指标不具体,审计人员“无法评价”。一方面,具体申报项目绩效不明确。技术改造类专项资金奖补主要用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模式的改造,但因企业涉及工业门类较多,部分资金为事后奖补资金,未对企业需要达到的绩效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如对于项目是否具有先进性、相关改造是否符合政策鼓励方向,审计人员难以逐项聘请专家识别和判断。另一方面,总体绩效过于宏观。技术改造类专项资金在设置绩效目标时,往往考虑地方整体层面,如地区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企业税收收入等。但上述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审计难以建立奖补资金与上述绩效指标间的明确对应关系。

二、技术改造类专项资金审计思路

(一)从政策差异和成果共享入手,破解“无规可依”

从政策差异中识别风险。学习有关政策,掌握基本法律法规。审计人员在学习中央、省、市相关政策,了解政策背景、掌握政策要求的同时,也应学习行业规划、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目录文件,熟悉行业特点和行业发展方向。收集各地政策,寻找政策差异。审计人员通过收集整理不同地区同类资金的相关政策和申报条件,分析政策差异,评估因政策差异带来的执行层面的操作差异和由此可能产生的风险点,评估识别此类风险,在此基础上确定审计事项和审计力量。

从成果共享中寻找突破。当前人大、纪检、财政部门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也在不断参与专项资金的审计与检查工作。审计机关可以加强与人大、纪检、财政部门沟通和成果共享,研究分析相关结论性文书,从不同检查机构或其他审计单位出具的相关报告中,掌握此类资金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个性问题,熟悉相关定性法规和处理依据,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审计程序,提高审计效率。

(二)运用大数据审计,破解“无从下手”

多维采集数据,构建数据分析基础。面对多而杂的申报资料,审计人员必须树立大数据审计理念。在技术改造类专项资金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取得相关部门近年来涉企资金分配的申报信息,必要时借助天眼查等商业查询平台,构建数据分析模型。

解读申报要求,形成数据分析思路。判断申报企业是否符合规定,需要审计人员熟知各类型项目申报要求,并据此形成数据分析思路。如通过有关数据,评估企业是否处于正常经营状态;通过不同年度的申报数据,评估企业是否存在重复申报和多头申报等疑点;通过开票信息并结合企业付款信息,审查关联企业开票情况并结合企业申报的票据信息评估存在虚假交易的可能性;通过申报单位信息与实际获得款项单位信息比对,审查有无资金未拨付、申报单位与实际获得款项单位不一致等问题。

由点及面,扩大审计成果。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申报资料的深入研究,对企业发票流、资金流、物流等进行分析比对,对疑点线索进行现场核查等审计方式,总结规律,并结合数据筛查手段,完成进一步核验,以确认数据特点,优化数据分析模型,提升审计质效。

(三)变“总体”为“个体”,破解“无法评价”

聚焦受奖补企业,评估项目实施情况。在专项资金总体绩效达标的前提下,审计人员可通过受奖补企业相关工业增加值、开票销售额、入库税收等指标,从个体层面评估绩效情况。同时,对企业存在的已淘汰和限制类工艺、设备申报技术改造类专项资金等数据疑点,可通过专家协助、与主管部门和申报企业沟通等方式,进一步核实查证。通过从“总体”到“个体”的转化,由点突破,揭示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反映资金整体实施情况。

(四)从“微观”走向“宏观”,做好成果转化

对于查出的问题,在厘清问题本质、成因、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可以从宏观、前瞻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在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向企业调研了解、借鉴先进做法的基础上,以理解政策出发点为前提,通过撰写审计信息、提出审计建议等方式,推动完善制度建设,形成预防问题发生的长效机制,促进相关政策落实落地,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扬州市审计局 朱俭)

 
主办单位:常州市审计局 网站地图
地址: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12楼 电话:0519-85682658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