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技术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邮电通信发展日新月异
发布日期:2008-10-14  来源:本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积极顺应信息产业化、科技全球化趋势,坚持把邮政通信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具有先导意义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全市邮电通信事业步入跨越式发展的轨道,传输网、交换网、移动网、数据网覆盖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实现质的飞跃,行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邮电通信产业链触角渗入社会各行各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作用。2007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突破2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突破300万户,邮电业务总量由1978年的0.1亿元增加到45.2亿元,年均增长23.0%邮电通信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0.5亿元提高到27.5亿元,年均增长26.6%,高出GDP增幅近10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2.6%提高到4%

(一)邮政业务稳步扩大,服务水平迅速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我市邮政市场由中国邮一统天下业务范围以信函、包件和汇票等为主,没有行业竞争,技术手段和服务水平低下,网点少、效率低、业务窄的矛盾十分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邮政系统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创新服务手段,加强邮政网点的新建改建工作,对邮区内邮路进行了优化重组,引进先进的邮政通信设备,拓宽发展新型邮政业务。2002年市邮政局组建物流业务局,启动和拓展非邮业务市场,开展物流配送、快递包裹、仓储、邮购及空远、海运等新兴业务,大大拓宽了邮政的业务领域和发展空间;2006年组建长三角快速网,开通了以常州为集散中心的长三角区域快速集散网,实现特快邮件的有效集散,参与互换的地次晨达件次晨达率达到100%,互寄的特快专递邮件次日上午投递率达到100%。近年来,随着商函广告业务特别是银行帐单、超市DM、户外广告等业务的迅猛发展,邮政系统顺势推出投递业务,业务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邮政信息化改造力度持续加大,先后完成了网点网络提速改造、网点前端应用整合、报刊发行信息系统、市县视频会议系统等一系列工程,建成了商函名址库系统、物流配送系统、电子汇兑处理中心以及电子邮政网站,开办了实时电子汇款业务,大大提升了我市邮政业务的集约化程度,邮政业务迅速由人工化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了向电子邮政的重大转变,走上了多元化发展道路,技术手段不断革新,业务量迅猛增长。全市邮政业务收入由1978年的452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9亿元年均增长达16.6%函件由761.5万件增加到9091.3万件,年均增长8.9%;包件由16万件增加到43.9万件,年均增长3.5%;特快专递由1998年的65.6万件增加到210万件,年均增长13.8%

(二)基础设施持续升级,通信能力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我市通信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通信网络覆盖面十分狭窄,全市市话交换机容量仅为6250门,硬件设施绝大部分设在城市,农村地区通信交流较为不便。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通信业以增强长途通信和市话交换能力为重点,积极引进先进的通讯技术,1988年,首次开通F-150四千门程控电话,标志着电话交换技术由机电制全面迈向程控化,1993年电话全网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九十年代后期,我市实施邮电分营,电信重组,移动剥离,并引入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通信业由此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2002年我市在省内率先实行基础通信管道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整合全市各区域通信管线资源,采取集约化建设模式,提高了通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和效率,通信能力提到了极大的提高。2001年-2007年,全市通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0亿元,至2007年末,通信行业的固定资产原值规模已达到62亿元。在固定电话网建设方面,我市大力推进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加大通信设备的技术改造和软件升级,实施固话交换扩容工程,建成9大环状骨干通信网和三纵三横纤接入网,骨干网络传输由微波、铜轴全面迈向光纤化,形成了覆盖全区、能提供多项业务的光纤传输网络,提高了网络质量,同时通过实施无线市话网络优化扩容工程,建成无线市话基站7000多个,使无线市话网络基本覆盖常州全区。在G网建设方面,我市于1992年建成第一个移动通信基站并正式开通移动电话业务,2001年底关闭模拟移动通信网,实现移动通信从模拟通信向数字通信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先后完成了GSM网络的扩容工程,实施了基础通信网络的优化和完善,完成了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基本实现了市区主要场所100%的覆盖,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进一步增强,城郊接合部及镇所在地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效果得到有效改善,2002 年还推出了迈向3GGPRS业务,运用新型分组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了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之间的自如切换。C网建设方面,完成了C网的扩容工程,全市C网交换容量达29万户,2004年推出双模移动通信产品世界风,实现两网的自由切换,使人们从单一移动通信时代快步进入到GSMCDMA两网合一的移动通信新时代。截止2007年末,全市本地网容量达291.9万门,相当于1978年的470.8倍,年均增长23.6%;移动交换机容量达302.3万户,相当于2001年的2倍,年均增长12.2%

(三)通信业务发展迅猛,新型业务层出不穷。上世纪70年代末,我市电信业务主要以市内电话和长途电话为主,业务规模小,用户少,1978年末城市电话用户仅3103户,农村电话用户仅1123户,且多以单位电话为主。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通讯业务迅速扩展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为通信新业务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以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等各种业务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丰富的通信和信息需求。全市通信业务收入由1978年的675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9.9亿元,年均增长24.6%。固定电话普及率日益提高,全市固定电话用户从19851万户发展到10万户用了整整10年时间,从10万户发展到50万户用了5年的时间,从50万户发展到200万户仅用了4年多时间,截止2007年末,全市本地网电话用户数(包括无线市话用户)达到213.1万户,相当于1978年的504.3倍,其中城市电话用户数95.1万户,农村电话用户数24.2万户,无线市话用户76.9万户,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固定电话普及率达60/百人;住宅电话用户93.8万户,是1993年的27.1倍,住宅电话普及率达到97.7%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资费标准的不断下降,移动通信逐步由九十年代的奢侈品为寻常百姓主要的通信方式,全市移动电话用户由1993年末的2100户发展到2007年末的302.3万户,年均增长68.1%,全市按户籍人口计算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5/百人。近年来,各大通信运营商大力拓展新兴业务,提高增值业务的创新能力,快速发展转型业务,为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固定电话推出了114企业列名、主机托管、全球眼等新业务,开通了小灵通短信、彩铃、异地呼叫等增值业务,新增固定电话与小灵通同振、移机不改号等智能新业务,大力拓展ICT项目;移动电话不断丰富WAP平台上的产品提供,先后开发了掌上青年社区、企业星空、掌上招商、便民信息、婚庆彩信、彩信手机报、掌上股市等增值业务,2007年,全市通信业实现数据业务收入达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占全部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2.1%,全年短信业务量达45.9亿条,比上年增长38.5%。全社会电话普及率的快速提高,使通信消费日益成为城乡居民日常必需的消费支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通信服务费支出由1985年的0.72元提高到458.5元,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不到千分之一提高3.3%

(四)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升级换代以及资讯资源的日益丰富,我市通信业加快了网络优化与技术创新,加大包括线路、电信运营、技术标准、安全措施等在内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建设,完成了涵盖交换、传输、接入网的综合网管系统建设,对信息港核心平台进行了优化和改造,由核心层、汇聚层和宽带接入网构成完整的IP本地交换网3层架构,使本地IP交换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实施了多媒体网扩容工程,使常州节点出口传输带宽由原来的155M提高到10G,提速64倍,可满足10万用户接入和4万个在线并发流,并延伸到金坛、溧阳,覆盖全市,常州信息港具备拨号、专线、ISDN、高速通(ADSL)、网络特快(FTTXLAN)等多种接入方法,为建数字常州奠定了基础,造就了常州互联网发展的黄金十年。互联网用户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1998年至2007年的10年间,全市互联网用户数从3800户发展到42.5万户,增长了110倍,年均增幅达68.9%。宽带网从2001年发展第一个用户以来,连续多年成倍增长,至2007年末达到38.8万户,与2002年相比增加18倍,年均增长79.5%,宽带网用户占互联网用户的比重由2002年的9.3%迅速提高到2007年的89.4%,无线上网用户从无到有,2007年末已超过9000户。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基本建成以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为核心,横向连接市各党政机关局域网,纵向联通省、县级市(区)的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为实现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供了有效支撑,政府上网在省内率先达到100%,市区范围内的所有审批事项、办事流程和办理结果均已上网,工商、税务、旅游等部门开通网上纳税申报、网上年检和网上登记等多个网上互动式服务项目。企业上网成效明显,截止2007年底,企业上网用户数达到2.7万户。在大中型企业中有70%以上的企业建成局域网和企业网站,近80%的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27%的企业实施了制造资源计划、OA系统。家庭上网迅速普及,全市有181个小区实现宽带接入,部分新建小区建成包括安全防范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等在内的小区智能化系统。抽样数据显示,2007年我市每百户城镇居民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达40.7台,比上年增长27.1%接入互联网的手机为3.3部,比上年增长24.7%

          (撰稿人:杨 薇  核稿人:杨 彬)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