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通知公告 统计动态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您好!今天是 :
您的位置:首页 >> 统计信息 >> 内容
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转型发展稳中有进
——2012年常州市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系列分析•综合篇
发布日期:2013-03-01  来源:综合处  浏览次数:  字号:〖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转型的繁重任务,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方向,全面实施四大战略、加快推进八项工程,坚持创新驱动推进结构调整,坚持统筹发展推进民生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经济增长缓慢回升、社会事业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2012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从稳增长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产业增势良好。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2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积极落实各项稳增长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努力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较好地化解了经济下行压力,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发展。据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6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5%,高出全省1.4个百分点,低于金融危机以来的2009-2011年的年平均增幅12.3%的增幅。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85036元,超过13000美元,在全省列第4位。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9亿元,增长8.0%,其中税收收入303.9亿元,增幅由年初的下降12.2%提高到增长8.2%,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0.2%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2012年,我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落实各项惠农措施,提升高效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9.6亿元,增长12.8%。粮食生产丰产丰收,粮食产量116.97万吨,增长1.6%,水稻单产水平再创新高,全市水稻亩产达到645公斤,比上年增加17.1公斤,增长2.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0公斤,连续10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水稻单产全省十连冠。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8.1万吨,增长10.2%,全市特种水产养殖面积2.6万公顷,增长1.7%,占水产养殖面积比重达到66.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稳步趋好。2012年下半年,随着宏观环境的改善和趋暖,年初部分行业持续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工业经济稳步向好的迹象有所加强。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31.3亿元,增长12.1%,工业用电量277.9亿千瓦时,增长4.0%,增幅分别比年初提高了1.9个、2.7个百分点。在全市七个工业行业中,化工、电子行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年完成产值1239.2亿元、388.7亿元,分别增长28.7%18.1%,快于规模工业平均增速16.6个和6个百分点,两大行业直接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建材和机械行业受宏观经济回暖、基础设施建设恢复等利好因素影响,生产经营稳步回升,其中建材行业完成产值264.99亿元,增长1.6%,机械行业实现产值3424.84亿元,增长9.7%,增幅分别比年初上升了24.0个、3.7个百分点;冶金行业、纺织服装和生物医药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完成产值2142.1亿元、787.1亿元、218.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3%12.4%6.6%

——服务经济运行良好。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42.7亿元,增长11.6%,占GDP的比重达到43.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7 %,比上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服务业对地方财政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服务业完成税收270.2亿元,增长8.0%,增幅高于全部税收4.7个百分点、高于工业10.8个百分点,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43.8%,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地方财力的贡献作用都达到近几年来的较高水平。

2、从调结构看,产业发展提档升级,资源消耗有所下降。

——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作用增强。在传统制造业持续走低、产能过剩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的情况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保持活力,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700亿元,增长15.6%,高于规上工业3.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1%以上,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对规模工业的贡献率超过50%。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入库企业达到932家,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08.3亿元,园区企业新增申请发明专利1031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 130件。

——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全市实现旅游业增加值244.3亿元,增长22.3%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2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旅游接待总人数4003.8万人,比上年增长17.7%。交通运输稳步增长,全市完成客运量17678万人,增长12.2 %,货运量17985万吨,增长15.0 %,常州机场每周进出港航班增加到260个,旅客吞吐量超过百万,达到107.8万人次,增长15.5%。服务外包增长较快,全市服务外包合同额3.7亿美元,增长32.8%,执行额3.1亿美元,增长24%;完成服务外包离岸合同额2.6亿美元,执行额2.2亿美元,分别增长16.8%10.7%

——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贸易摩擦升级,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市外贸出口持续低迷,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90.3亿美元,增长1.4%,其中出口199.6亿美元,增长3.1%。针对欧美和日本出口持续不振,直接拖累全市出口增长的严峻形势,全市积极向新兴国家和地区拓展, 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提高通关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实现新兴市场出口的较快增长,2012年全市对东盟出口20.7亿美元,增长19.5%;对拉丁美洲出口12.7亿美元,增长17.2%;对非洲出口7.0亿美元,增长7.1%,三大新兴市场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17.9%提升到20.3%,而欧美日三大传统出口市场所占比重为47.1%,比上年下降了7.3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压力有所缓解。2012年上半年,全市面对节能降耗工作连续两次被省节能办亮红灯的严峻形势,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严格控制高耗能企业低水平扩张,加快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产品,全市能耗增幅逐步回落,能耗水平有所下降。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综合能耗1544.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7%,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二季度和三季度回落1.1个、5.5个、1.6个百分点,比2011年全年回落2.0个百分点。在五大高耗能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能耗分别下降3.3%4.0%4.2%,而纺织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分别增长8.0%12.5%,比全市平均增幅高出2.3个、6.8个百分点。

3、从促转型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投入结构持续优化。

——创新能力有所增强2012年,全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研发机构建设,强化园区载体建设,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全年新增两站三中心”144家,累计769家,全市62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大部分建有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90%,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共建有市级以上孵化器、加速器6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8家,省级孵化器24家,省级加速器2。全市累计专利申请39391件,其中发明专利10123件,增幅均在65%以上;专利授权15379件,增长3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188件,增长59.7%

——投资结构继续趋优。2012年,我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60.1亿元,增长18%,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526亿元,增长18.0%,服务业投资1220.4亿元,增长18.1%。工业设备投资845.7亿元,增幅略高于全部工业投资;服务业投资中产业性项目完成投资422.2亿元,占服务业投资的比重达34.6%,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投资288.3亿元,占23.6%,而房地产投资增长则明显放缓,完成投资460.9亿元,占服务业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54.8%下降到37.8%。投资结构的持续优化为下一步产出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

——财政金融支持作用不断增强。截至201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604.9亿元,比年初新增702.9亿元,增长14.3%;贷款余额3832.8亿元,比年初新增426.5亿元,增长12.5%。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在全部的新增贷款中,短期经营贷款投放195.6亿元,中长期经营贷款投放42.0亿元,与年初相比分别增长13.3%43.5%,增幅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幅0.8个、31个百分点。财政对科技、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有所加大,设立3.5亿元应急转贷资金,帮助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引导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放贷24亿元,为文化企业新增贷款1.07亿元,积极发挥财政金融联动作用,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4、从惠民生看,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出台各项就业富民、创业富民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预计全市新增就业10.5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87元,增长12.6%。人均家庭总收入中,其中工资性收入23609元,增长13.6%;转移性收入9654元,增长19.8 %;经营性收入2601元,增长1.7%;财产性收入775元,下降42.4%。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6737元,比上年增长12.8%,增幅高出城镇居民0.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略有缩小。

——民生保障力度加大。2012年,全市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公共财政方向,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优先安排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农村统筹协调发展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点支出。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4.12亿元,增长6.2%。财政支出中民生类支出164.9亿元,增长14.9%,高出全部财政支出8.7个百分点,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42.9%。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9.7亿元,增长65.3%教育支出66.21亿元,增长2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14亿元,增长13.1%;医疗卫生支出21.6亿元,增长9.8%

——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运行,12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2,同比上涨2.2%,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0.30.2个百分点,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总指数为102.5 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六升两降,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食品、烟酒及用品、居住、衣着、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六大类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7.2104.9103.3102.5101.6101,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则比上年有所下降,分别为99.499.62012年,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以及食品价格增幅放缓是保持物价平稳的主要因素,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7%,比上年回落11.6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4.9%,涨幅分别比2010年、2011年下降2.5个、6.8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1、经济持续回升基础仍较脆弱。2012年下半年以来经济的小幅回暖,主要得益于从去年年底以来压抑的国内基础设施投资有所释放,推动钢铁、轨道交通等周期性行业出现季节性回升,带动了工业经济的缓慢复苏,但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现实不是短期能改变的。全市30个制造业行业大类中,仍有近三分之一的行业生产水平呈低位增长或负增长;2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1种产品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重点行业中,光伏行业和工程机械受到重创,到年底依旧没有明显好转迹象,全年完成产值341.7亿元、376.7亿元,分别下降19.5%5.4%

2、内外需求复苏力度仍然不强。从外需来看,对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国家的出口仍没有明显改善,对欧盟的出口下降25.4%,对日本的出口下降0.3%,与年初相比没有好转,对美出口则由年初的增长20%以上,逐月回落到5.4%;从出口产品来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始终没有好转迹象,如光伏产品出口,今年以来下降幅度一直在40%左右,传统的纺织产品同比下降了10.8%。从内需来看,受政策刺激效应逐渐消化、通货预期有所缓解、收入预期下降等因素影响,终端消费中刚需消费平稳、热点消费平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4.5亿元,增长14.7%,增幅为近十年来的较低水平;工业品等中间产品,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均呈现下行态势。

3、微观企业经济效益依然不佳。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企业所得税完成40.7亿元,下降7.7 %,与2010年、2011年相比,增速大幅回落了57.2个、30.8个百分点,与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09年下降0.8%的水平相比,经济整体效益也是明显下滑。全市工业企业的效益状况虽然自年初逐步恢复,下滑势头得到遏制,但微观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和能力仍然较低,处于盈利大幅减少、甚至微利的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28.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企业亏损面仍然达到13.9%,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仍然增长145.7%。另一方面,从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成本看,企业人均薪酬同比增长接近20%,财务成本和利息支出增长均超过15%,成本的增长仍然远远高于生产的增长,实体企业经营的压力和风险仍然很大。

 

2013年,虽然世界经济仍处在调整期,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呈现长期化趋势,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今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科学灵活地实施宏观调控,切实解决影响和阻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加快实施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推进以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全力保障社会就业,提升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增长,这些改革措施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需求。常州处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率先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持续推进的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为常州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动能,2013年全市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和智慧城市等一系列发展举措,将助推常州经济步入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新阶段,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城乡一体的和谐发展,为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撰稿人:杨 

核稿人:吴 

签发人:吴 

 
主办单位:常州市统计局
 办公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3层 联系电话:0519-85683051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