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文明委[2002]10号
关于进一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意见
各市、区文明委,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党委(党组),驻常部队政治部(处): 为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快两个文明建设步伐,推进富民强市进程。市文明委决定,在全市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常州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八大工程为载体,以创建文明社区(小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工作为基础,围绕实现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科教先进、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文明、法制健全、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文明城市。 二、基本标准 文明城市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文明程度在同类城市中处于先进水平的城市。我市文明城市创建范围,界定为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等城市规划建成区及有关城郊乡镇。 根据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要求,我市创建江苏省文明城市的基本标准是: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职工人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长(加)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达到市民言行文明、环境整洁优美、社会秩序良好、各类服务优质、科教文卫发达、设施基本完备的要求。 (一)市民言行文明。文明市民教育普遍开展,社会风气良好;积极实施普法规划,市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文明用语大力推广,普通话普及率和社会用字规范化达到较高水平;改革陈规陋习,破除封建迷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二)环境整洁优美。城市布局合理,市容市貌整洁美观;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巩固全国卫生城市成果,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城市绿化工作科学合理,城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省定以上标准;城市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无重大污染事故发生。 (三)社会秩序良好。坚持依法治市,组织网络健全;社会治安秩序良好,防范和管理措施落实,公共场所和社会生活管理有序,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路政设施齐全,交通秩序良好;安全生产工作达标,城市消防措施落实。 (四)各类服务优质。各级党政机关率先垂范,服务优质高效;行业服务规范文明,社会监督机制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社区服务网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再就业工作富有成效。? (五)科教文卫发达。“科教兴市”战略政策完善,措施落实;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工作成效显著,科普宣传形成制度;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市场繁荣有序;体育工作切实加强,全民健身活动普遍开展;医疗事业不断进步,卫生服务体系和保健网络健全;计划生育工作达标;新闻出版事业稳步发展,广播电视覆盖率和质量不断提高。 (六)设施基本完备。城市规划编制完成,城市建设科学合理;社会公用设施基本完备;城市交通设施建设达标;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落实,宣传、文化、体育设施(场所)基本配套。 文明城市创建的组织工作标准是: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局,实施目标管理;创建机构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创建经费得以落实;文明小区(社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双拥共建等基础创建工作富有成效,“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普遍开展,有一批在全省、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 文明城市创建的考评标准,参阅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常州市创建文明城市标准》(附件)。 三、目标任务 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05年达到国家文明城市的标准。具体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2年,创建成为江苏省文明城市。主要任务是根据省级文明城市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在全市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完善健全创建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根据创建规划,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制,实现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并大力营造创建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氛围,突出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建设,在全市掀起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 第二阶段:至2005年,力争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主要任务是巩固提高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根据有关创建要求,建设一批高档次的城市交通、环境保护、公用基础设施和文化标志性工程,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市民的文明素质,达到国家文明城市的标准。 四、保证措施 从六个方面加大创建工作的力度: 1、强化文明城市创建机制。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一是建立高效、权威、协调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机构。成立市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建立创建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创建活动中的具体工作。二是完善强化指标考核体系,实行目标任务责任制。严格执行我市已制定的《常州市创建文明城市标准》,将创建工作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分解到全市五个区和各个相关行业、部门,落实到街道、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三是强化考核监督机制。把创建文明城市与我市开展的“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创建活动和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建立文明创建工作的考评制度。同时聘请一批市民担任创建活动监督员,进行不定期、不告知的巡察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2、大力提高城市建设水平。重点抓好三方面建设。一是按照建设文明城市的要求,拉开城市建设的框架,全面提升常州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二是加大城市广场绿地建设的力度。按照重点突破,精品示范,全面推进的发展战略,今年重点搞好一批绿化精品工程,市区新增绿地达到标准,使城市绿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同时高质量地完成新建的道路、广场、绿地、雕塑等项目,实施主要街道、大型建筑物和公共设施外观的美化亮化工程。三是搞好城市旅游景观建设,逐步形成常州地区大旅游的格局。 3、积极推进城市环境专项整治。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按照注重基础、强化整治、立足长效、着眼提高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明确措施,充分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城市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奋斗,努力在创新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高文明程度上取得明显成效,把我市城市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4、努力提高市民综合文明素质。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抓好理论学习。继续深化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深化十五大、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以此来统一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二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以德治国”专题教育活动,组建文明市民巡回演讲团,作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巡回报告,编写和印发《文明市民手册》,摄制和播放道德教育系列电视片。三是积极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活动。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通过建设各类学习型组织,广泛开展学习日和“新三学”,推广普通话,力争使全市干部群众人人成为学习之人,处处成为学习之所,时时成为学习之机。四是树立和宣传一批先进典型。近期重点搞好供电用电服务中心、武进市横山桥镇五一村、黑牡丹有限公司等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的重大典型宣传。四是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继续抓好“五个一工程”精品生产,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建设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形成群众文化网。 5、夯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基础。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大文明行业创建力度。大力加强窗口行业行风建设,加强行政审批中心建设,完善社会服务承诺制,进一步搞好“一门式”服务,认真解决行风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文明行业万人评”活动,力争使各窗口行业的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广泛开展“文明机关”、“优秀公务员”评选活动,促进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大力加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的创建工作。推出一批市级文明社区示范点,改进和完善文明城区和文明小区的考评机制。三是以“六好文明村镇”为重点,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重点培育好横山桥镇五一村、魏村镇新华村等一批全国、省级文明村镇示范典型,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四是抓好文明单位创建内容的延伸拓展,重点加强辖市、区新经济组织的文明单位创建评比工作,提高民营企业文明单位的数量和质量。五是围绕创建最佳旅游城市,开展文明风景旅游区(点)创建工作。 6、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把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每年规划建成一批城市基础性设施和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确保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日常经费和专项经费,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在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基础上形成的分级投入机制,使市、区、乡镇及街道三级在投入上形成合力。
附件:常州市创建文明城市标准(试行);
附件 常州市创建文明城市标准
(试 行)
根据《关于全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精神,常州市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区标准为:市民言行文明、环境整洁优美、社会秩序良好、各类服务优质、科教文卫发达、设施基本完备、组织领导有力、创建工作扎实,共计八部分三十八条,具体内容如下:
一、市民言行文明 第一条 文明市民教育普遍开展,社会风气良好。(1)不断加强对广大市民进行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编有市民教育读本。(宣传部、文明办)(2)制定城市文明公约,对市民普遍进行以礼貌、礼仪、礼节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教育。(宣传部、文明办)(3)街道或小区建有确能发挥作用的市民业余学校,市民受文明知识教育率达80%,市民言行文明,城市秩序井然,社会风气良好。(各区、创建办) 第二条 积极实施普法规划,市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1)认真落实普法规划,法制宣传教育组织网络健全,有年度工作计划。(司法局)(2)市民初步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司法局)(3)市民守则家喻户晓,人人遵守。(文明办) 第三条 大力推广文明用语,规范文字工作积极推进。(1)各行各业制定推广文明服务用语,大力推广普通话,机关、学校、商店(场)等部门和单位的公务员和工作人员普通话普及率达95%。(市府办、市教育局、文明办)(2)城市广告、新闻媒体、宣传画廊等使用规范的简体字,所有公共场所的招牌、店牌、标语牌、广告牌等必须用语正确、文字规范、字型完整。(城管局、工商局)(3)各类活动及各种会议用字符合规范标准,随机检查不规范用字不超过10个。(市府办、有关部门) 第四条 改革陈规陋习,破除封建迷信。(1)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形成风气;奢侈浪费、大操大办现象得到有效制止。(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2)大力破除封建迷信,街头算命、测字等迷信活动得到有效制止。(公安局、城管局)(3)殡葬管理工作达到省有关部门要求,城市近郊和主要公路两侧无乱建坟现象。(各区、民政局)(4)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活动经常,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文化局)
二、环境整洁优美 第五条 城市布局合理,市容市貌整洁美观。(1)城市道路规划合理,平整清洁,无积水,无明显坑洼。(建设局)(2)主要街道两侧、居民小区及楼道内无违章搭建和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现象。(建设局、城管局)(3)经营摊点划行归市,经营入室,卫生整洁。(城管局、工商局)(4)城市有能体现和反映本地特点及文化历史的雕塑;街巷小景设计美观,保护良好。(建设局、规划局、园林局、文化局)(5)城市公厕、垃圾箱(桶)等环卫设施布局合理,设施完好率达95%。(城管局)(6)城市各项卫生责任制落实,“门前三包”合格率达100%。(各区、城管局)(7)居民生活垃圾实施袋装化,袋装化率不低于95%;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城管局、环保局)(8)城区亮化工作落实,亮化率达80%;重点道路、店面、单位安装灯光亮化设施,按时开灯(城管局)。(9)城市户外广告规范,各类广告文字及画面内容健康,符合《广告法》规定,在城市入城口、广场、大街有醒目的精神文明建设标语广告,公益性广告不少于各类广告总量的15%。(城管局、工商局、规划局) 第六条 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符合省级以上卫生城市要求。(1)认真抓好健康教育,形成健教网络,市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现场考查居民《健康知识问卷》合格率达75%,市民健康行为形成率随机检查达80%。(卫生局)(2)广泛进行控制吸烟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创无吸烟单位活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100%贴有禁烟标志,并有效禁止吸烟。(爱卫办、城管局)(3)机场、码头、车站按有关规定设有专门吸烟室。(文明办)(4)城市“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城区“除四害”有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爱卫办)(5)公共卫生、单位卫生、食品卫生达到省级以上卫生城市标准。(爱卫办) 第七条 城市绿化工作科学合理,城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省规定标准。(1)城市具有完善的绿地系统规划,绿地布局科学,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绿地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7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高于95%,主要干道建成2-3条景观优美的园林式道路。(建设局、规划局、园林局)(2)公园绿化面积占陆地面积的70%以上。(园林局)(3)江河水体沿岸绿化良好。(园林局)(4)市民居住区和城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50%达到《江苏省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建设局、园林局)(5)新建居民小区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率老城区不少于25%,新城区不少于30%。(房管局、园林局)(6)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5%。(园林局) 第八条 城市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无重大污染事故发生。(1)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大于96%;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大于85%。(建设局、环保局)(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域划分》中的标准限值。(环保局)(3)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中的大气悬浮微粒、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年平均值达到二级标准。(环保局)(4)城市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中的环保设施项目“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合格执行率100%。(计委、经贸委、环保局)(5)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规定的范围之内,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大于80%,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两年内无重大污染事故发生。(环保局)
三、社会秩序良好 第九条 坚持依法治市,组织网络健全。(1)制定实施依法治市规划,全力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组织网络健全。(司法局、法制局)(2)加强城市立法工作,城市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法制局、城管局)(3)实行文明执法,依法行政,无“三乱”(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财政局、物价局、监察局)(4)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各项执法责任制,确保公正司法。(政法委、法制局、司法局) 第十条 社会治安秩序良好,防范和管理措施落实。(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80%以上的小区、村镇和内部单位达到安全创建标准。(综治委)(2)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健全。暂住人口登记率达90%以上,发证率达95%以上,私房出租户审核登记率和《治安责任书》签订率达95%。(公安局)(3)不发生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列管的场所、行业登记发证率达100%,无重大聚众斗殴事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持续平稳,社会治安防范的组织网络和工作机制健全,“110”报警服务体系覆盖全市、运转畅通,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见义勇为蔚然成风。(公安局)(4)民事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率逐年下降。(司法局) 第十一条 交通设施齐全,运营秩序良好。(1)城市各主要交通要道和车站等服务场所管理、指挥有序,无闯红灯、随意横穿马路等违反交通规则现象。(公安局)(2)营运客车不在站外经营,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按指定点停放,整齐有序。(交通局、公安局)(3)各类营业性旅客运输车辆服务质量、车容车貌合格率达95%以上。(交通局)(4)公共(长途)汽车、飞机、火车、轮船港站管理和治安秩序良好,倒卖车(船)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交通局、民航、火车站、公安局)(5)城市出租汽车投诉违章率不超过5%,投诉处理率达100%(交通局)。(6)路政设施完好,路标、交通标志、标线、隔离设施齐全配套,美观实用、示意作用明显。(公安局、交通局)(7)旧城改造及新建公共建筑物有停车场配套建设。(建设局、公安局)(8)市内道路交通事故逐年降低。(公安局) 第十二条 安全生产工作达标,城市消防措施落实。(1)因工作业伤亡人数控制在指标以内;工伤保险达到90%。(经贸委)(2)城市消防措施落实,火灾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比上年下降。(公安局)
四、各类服务优质 第十三条 机关服务优质高效。(1)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机关活动,普及率达85%。(机关工委)(2)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建立健全市民来访接待制度,公布政务监督电话。(信访局)(3)对基层反映的问题、困难和要求,属于本职范围内的,不拖拉,不贻误,及时处理。(各有关部门) 第十四条 行业服务规范文明,社会监督机制完善。(1)城市商业网点及公用服务设施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经贸委)(2)城区商店(场)商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投诉率在5%以下,投诉处理率达100%。(经贸委、工商局)(3)各行业服务人员佩证上岗率达100%,服务证做到有工号,有服务等级标准。(文明办、各行业)(4)服务行业及执法部门没有利用行业特点和职权索、拿、卡、要等违纪违法现象。(文明办、纠风办)(5)建立起自我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有效监督相结合的行业监督机制,人员落实,渠道畅通。(文明办、纠风办、各行业) 第十五条 社区福利事业健康发展,社区服务网络健全。(1)小区或街道建有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设施利用率和完好率达90%。(各区)(2)城市小区或街道逐步达到有一定标准的“五个一”(即一个老年设施,一个助残设施,一个抚幼机构,一个青少年或文化活动站、一个康复医疗设施)。设施利用率和完好率达90%,有三分之一以上设施达到市级以上标准。(各区、民政局)(3)居委会建有不少于3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站,每千人便民利民网点达2个以上,社区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稳定,福利性服务项目不少于40%。(各区、民政局) 第十六条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再就业工程富有成效。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达95%,再就业率不低于50%。(劳动局)
五、科教文卫发达 第十七条 科教兴市战略政策完善,措施落实。(1)“科教兴市”组织领导健全,科技管理机构网络完善。(科技局)(2)科技政策、规划落实,科技投入逐年递增。(科技局)(3)科技效益显著。经有权单位认定或鉴定的科技成果每年不少于100项,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0%以上,农业良种覆盖率在95%以上。(科技局) 第十八条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1)高标准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达到省规定标准,有85%的学校达到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教育局)(2)学龄前儿童三年入园率达到95%,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达100%。(教育局)(3)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到99%、99%、98%以上,特殊儿童入学率达到90%。(教育局)(4)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拥有省级标准以上重点普通高级中学和职业高级中学各1~2所,建有职教中心。(教育局)(5)成人教育中心合格率达到100%,职工技术培训率达20%以上,其中在职职工培训率达到45%,18~45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8%;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10年以上,城镇劳动力人均受教育12年以上。(教育局、劳动局、总工会)(6)城市所辖区域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少于450人,18-21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20%以上。(教育局)(7)建有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小学、初中、高中教师文化合格学历分别达到95%、90%、80%,教师住房成套率达到90%。(教育局) 第十九条 科技工作效益显著,科普宣传形成制度。(1)科技培训与科普教育不断加强。科技培训有基地、有专兼职教师,每年有计划安排;科技培训人数30学时以上的每年不少于劳动者的20%。(人事局、科技局、科协、劳动局)(2)城市所辖区域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70人。(科技局)(3)科普宣传经常化,全市性活动每年不少于1次,大型活动不少于2次。(科协、科技局) 第二十条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市场繁荣有序。(1)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的各项经济政策,加强文化事业的基本建设。组织开展群众文化先进县(市)、镇(乡)创建活动,市有75%以上的区或镇(乡)被评为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单位。(文化局)(2)市图书馆达省级标准,全市公共图馆(室)藏书达到人均0.6册,市馆年购新书5000种。(文化局)(3)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建设达省二级馆标准,各类文化娱乐场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文化局)(4)建有专业或业余艺术团队,全年开展大中型、有影响的群众性特色文化活动不少于4次,基层文化站均达三级以上文化站标准,75%的文化站开展活动项目达10项以上,75%以上乡(镇)有影剧院,农村乡镇文化书场充分发挥作用。(文化局)(5)文化市场健康繁荣,管理有序,制止黄色书刊及音像制品和非法出版物的传播和泛滥。(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6)能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关系,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文化局) 第二十一条 体育工作切实加强,全民健身活动普遍开展。(1)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和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建立健全,有75%的区、镇(乡)达到江苏省体育先进标准。(体育局)(2)有健全的体育协会和群众体育指导网络,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0%。(体育局)(3)有业余体校和体育中学,体育训练形成体教结合、市县联动的多渠道网络。(体育局) 第二十二条 医疗事业不断进步,卫生服务体系和保健网络健全。(1)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和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到卫生部部颁标准,建立健全社区卫生保健网络。(卫生局)(2)各类场所卫生合格率达90%,公共场所、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率达98%,均持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和《健康合格证》,城区食物中毒发生率控制在7/10万以下。(卫生局)(3)有完善的全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公共卫生监督网络,江苏省初级卫生保健合格乡镇达90%。(卫生局)(4)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率达99%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内。(计生委)(5)市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卫生局) 第二十三条 新闻出版事业稳步发展,广播电视覆盖率和质量不断提高。(1)城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100%。(广电局)(2)乡(镇)有线电视光缆联网达到100%。(广电局)(3)城市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5%,农村有线广播入户率达60%。(广电局)(4)城市新华书店门市部建设达到国家新闻出版署规定的“精神文明示范窗口”标准。(常武购书中心)(5)有计划、分阶段实现本世纪末我省城市每8万人有一个新华书店网点的目标,城市人均购书水平在省内处于前列。(常武购书中心)
六、设施基本完备 第二十四条 城市规划编制完成,城市建设科学合理。(1)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城市建设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实行“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建设项目发证率达100%。(建设局、规划局)(2)编制完成给排水、燃气、公交、环卫、消联、抗震等专业规划。(建设局、交通局、城管局、公安局) 第二十五条 社会公用设施基本完备。(1)城市电网供电能力能满足各类用电负荷增长的需要,建成用电标准化市。(供电局)(2)电压合格率高于95%,供电可靠率大于99%;电网调度达到自动化标准。(供电局)(3)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市饮用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40%,管道煤气普及率不低于60%。(建设局)(4)城市电话话机普及不低于40部/百人(含移动电话),每千人拥有公用电话达6部。(电信局)。(5)城市公用报栏、宣传栏、广告栏设置科学、合理,满足需要,每个街道或小区都设有公用报栏。(宣传部、规划局、城管局、各区) 第二十六条 城市交通设施建设达标。(1)城市区间形成畅通、便捷的交通道路网络。(建设局)(2)市(县)道区间全面开通二级以上公路,镇村公路路面灰、黑化(指水泥面、柏油面)率达80%。(交通局)(3)城市道路人均占有面积达8平方米。(建设局)(4)市区主要航道达到等级标准,确保航运畅通。(交通局)(5)城市所辖区域建有快速通道系统。(建设局、交通局) 第二十七条 精神文明标志性工程落实,宣传、文化、体育设施(场所)基本配套。(1)城市建有影剧院、影院、新华书店、图书馆、博物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体育中心等群众文化体育场所。(文化局、体育局、团市委、总工会)(2)城市建有广播电视中心,报社新闻中心,宣传培训中心等精神文明建设标志性建筑。(宣传部)
七、组织领导有力 第二十八条 领导班子坚强有力。(1)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公正廉洁,开拓进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坚持两手抓,创建意识强。(2)各级党委、政府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定期、不定期召开各类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总结、表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3)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创建文明城市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按年度计划实施目标管理,狠抓落实。(4)每年定期组织文明城市的创建交流、检查、评比和表彰活动。(创建指挥部) 第二十九条 创建机构建立健全。(1)建有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创建指挥部),统一指挥创建工作。(2)文明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创建指挥部),下设专业工作组,具体组织各项创建工作。(创建指挥部) 第三十条 创建经费得到落实。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财政局) 第三十一条 新闻宣传富有成效。新闻媒体开辟创建文明城市专题、专栏,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工作富有成效。(宣传部)
八、创建工作扎实 第三十二条 文明小区(社区)创建扎实开展。创建工作有组织、有规划、有经费、有措施,创建工作不留死角,建有一批在当地和省内外有影响的文明小区,城市居民80%以上的家庭、楼院参加文明家庭(文明楼院)的评比活动。(各区、市妇联、文明办) 第三十三条 文明村镇创建稳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列入文明城市创建整体规划,城市郊区拥有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文明村、镇(乡),农村普遍开展文明户(新风户)创建工作,农户参评率达90%,文明村镇创建扎实,90%的村镇参加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各区、文明办) 第三十四条 文明行业创建不断深化。(1)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基础,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申报创建率不低于90%。(文明办)(2)100%的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工作。(文明办)(3)开展文明职工评选的企事业单位占建工会企事业单位总数的80%以上。(总工会、文明办)(4)拥有一批国家和省级文明窗口示范点;文明行业创建富有成效。(文明办) 第三十五条 文明单位创建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广泛深入,有特色,有成效,活动经常。认真制定文明单位的管理办法,对文明单位实行划片管理。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辐射作用,建有一批各种类型的、在全省同行业有影响的文明单位。(文明办) 第三十六条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不断延伸。(1)重点突出,有较大影响的全市性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文明办)(2)各类模范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其中在全省,乃至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集体和标兵模范人物不少于3名。(宣传部) 第三十七条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富有成效。(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达标,教育内容、设施、人员、经费四落实。(宣传部)(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广泛、经常、有效,集体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普遍开展。(宣传部) 第三十八条 军警民共建活动不断深入。“双拥”活动工作组织健全,措施扎实,宣传有力,政策措施落实,创建“双拥模范城市”成效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