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出行 >> 内容
留青竹刻传承人白雪飞:又逢妙手削轻筠
发布日期:2018-06-04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由怀德路转道勤业路,过勤业桥不远,青砖黛瓦的“常州三宝”博物馆区便映入眼帘。此行的目的地,白氏留青竹刻博物馆就在其间。

 

  拾级而上,步入位于二楼的白雪飞工作室,只听得小隔间里传来一下又一下“嘎啦”声——那是刻刀在竹片上铲底的声音——更衬得周遭静悄悄的。白雪飞就这样头戴放大镜、心无旁骛地在窗旁静静工作着。那神情,仿佛她雕刻的不是竹片,而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白雪飞是当代著名留青竹刻大师白士风的女儿。著名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在其编著的《竹刻》中介绍了五位当代全国顶尖的竹刻艺术家,四位出自常州,白士风就是其中之一。他把留青传统的精工完整承袭后,更在刀刻技法上达到了最高水平,成为写实一派的宗师。他的作品,构图严谨,刀法利落,不论毛雕、浅刻、深刻、透刻、浮雕,还是留青,绝无拖泥带水。

  白雪飞介绍说,父亲善于思索、创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用传统的留青技法刻制毛泽东诗词手迹,被誉为当代留青竹刻艺术推陈出新的典范;他还研制出红木镶嵌笔筒、镇纸、臂搁、横台屏等作品,使竹刻艺术又获得新生命。“漫说希黄迹已陈,又逢妙手削轻筠。剧怜留得青如许,现出人寰万象新。”王世襄把他与古代大师张希黄并论,可见评价之高。

  从小耳濡目染,白雪飞也深深喜欢上竹刻。1977年,已有一些底子的她进入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成为父亲的徒弟。和她同期,白士风一共带了七八个弟子,但对女儿却丝毫不照顾。“有时想偷偷懒,直接去问问他,他一句‘多做,勤奋’就把我堵回来了。”在白雪飞的印象中,父亲不苟言笑,是个很严肃的人,不会夸赞人,也从不觉得自己在留青竹刻领域有多么了不起,即便获得了那么多荣誉,对待专业,他自己始终也是这四个字——多做,勤奋。“他喜欢多摸索、多动脑,对我们的要求自然也一样。”

 

  “留青”刻法,是用竹子表面一层竹青雕刻图案,刻刀在方寸之间舞蹈,十分考验手艺和耐心。白士风曾说过,白雪飞耐心好、坐得住,白雪飞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坐就是近半个世纪。40多年来,继承父业,她主攻留青竹刻中的工笔创作,作品多次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百花杯”奖和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艺博杯”奖,她也一路由初出茅庐成长为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省工艺美术名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市级传承人。

  但父亲的影响,仍一直伴随左右。比如,她用的刻刀,好几把都还是父亲留下的,“父亲自己用伞骨磨成,外面用电线皮包着,看着其貌不扬,用起来就是比现在的白钢刻刀顺手。”再比如,用来做竹刻的竹子,也还是父亲当初选的那个地方,在安徽,“已经70多年了,每年腊月大雪封山的时候,都要去采一次毛竹……”

  为继承父亲的遗愿,传承留青竹刻艺术, 2009年,她创立留青竹刻工作室,2010年又自筹资金创办了白氏留青竹刻博物馆。博物馆约400平方米,陈列了200多件藏品,有父亲的《松鹰》《雄鹰展翅》,也有她自己的《鸟语花香》《秋光潋滟》等,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迄今已接待无数批慕名前来的省内外团队。她还到多所高等院校、中学、小学授课,展现留青竹刻艺术魅力。

  尽管往返白氏留青竹刻博物馆和家,路途时间就要两小时,白雪飞仍然期待每天都到这“第二个家”坐一坐,刻点什么。采访结束时已近5点,她却说,天色还亮,要趁着光线好,再工作一会儿,因为自然光下刻出来的留青竹刻最好。末了,她还忍不住感叹:“真想再年轻10年,再多刻一些!”在毕生爱好面前,因长期用力而导致的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变形,以及久坐带来的各种关节疼痛,再一次被抛到九霄云外。(常州日报 周茜 张海韵)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