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老百姓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让乡村的烟火气飘得更远。”在牛塘镇塘口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强看来,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特点,在“和”字上做文章,不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做实禁渔“后半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紧邻滆湖的塘口村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渔村,全村有150户、近700名村民以渔业为生。2017年,为积极响应“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王建强启动了一场事关全村村民生产生活的“大事”——号召渔民上岸。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带领村委班子成员走村入户,耐心解答,渔民们皆离水上岸、退捕退渔。
怎样做好安置的“后半篇”文章?王建强带领村干部从实际出发,多维发力帮助村民增收。“没有房子的,我们给予安置,同时为渔民转业、再就业提供服务。”王建强介绍,为保障禁捕退捕渔民生活,村里于2019年启用渔民活动中心,一方面为青壮年渔民统筹就业资源,介绍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帮助老弱渔民承接一些手工活。从此,村民们有了新的事业,掌握了新的“吃饭”技能。“现在靠手艺谋生,生活安定。”村民张成华说。
扮靓乡村“新容颜”
“宜居、宜业、宜游”是新时代美丽乡村的重要特征。近年来,塘口村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特色优势,落实“生态建设”理念,坚持党建引领,挖掘渔文化、水文化特色,以“生态+人文”的方式建设美丽塘口,实现乡村振兴。
塘口村利用现有的地理环境和资源,将狄家自然村的河塘和沟渠疏通,连成一片,建成了一个环绕村庄的流动水系,营造了优美的水生态环境;在前后街,着重打造运河沿岸观光带;针对狄家自然村的葡萄种植户,计划打造葡萄采摘园,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构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农业产业于一体的新型业态体系。
今年3月,塘口村接到了配合常泰高铁中央车站建设的搬迁任务,运行了3年有余的渔民活动中心也将走下舞台。“秉持‘党建领航 乡愁归航’的理念,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实施‘文化兴村’战略,通过深挖本土特色文化内涵,探索‘乐民、惠民、育民’新路径。”王建强表示,下一步,塘口村将整合资源,通过开展“渔美河灯节”、打造塘口特色老街等方式,让村民们感受民俗文化魅力,努力绘就一幅“留得住绿水、记得住乡愁、看得到远方”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