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要闻 >> 内容

常州非遗保护记录工作被称为“常州经验”在全省推广

发布时间:2019-07-18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7月15日-18日,江苏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推进会在常州召开。

会上,江苏省非遗中心主任戴珩高度认可常州非遗传承记录工作的成绩。常州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两批四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其中2015年“秦德祥——常州吟诵”项目、2016年“松纯——天宁寺梵呗唱诵”项目在连续两届记录工作验收中均被评为全国优秀项目。戴珩称常州非遗记录传承工作已形成“常州经验”,是可推广、可复制的典范,号召全省记录工作团队向常州学习,高质量地完成2018年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

2015年,文化部启动300名年满70周岁以上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因为是首批记录工程项目,全国尚无成熟模板可以参照。常州经过摸索探寻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可行的记录工程操作方案和培育记录拍摄团队的经验。一是育优秀的项目团队保障记录项目实施。拍摄团队不仅需要具有拍摄技术条件、历史文学功底,更需要有对非遗传承和抢救的人文情怀;学术团队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记录工程奠定正确学术方向。如天宁寺梵呗松纯项目不仅得到了田青、周耘等研究宗教音乐的国家级专家学者的学术指导,还得到了以廓尘师父为首的众多松纯师傅弟子的学术支持。

二是以充实的资料收集夯实记录工作基础。文献资料收集贯穿拍摄记录始终,工作团队也要随着工作拓展接触、扩大资料的收集面和收集渠道。以天宁寺项目为例,团队文字专员整理音像档案等文件工作时长就超过760小时。

三是以灵活的采录方法保障记录工作的效果。针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传承人,在记录、抢救的前提下,兼顾研究和传播的需要,以不同的模式做好传承教学、项目实践、口述访谈的记录。如天宁寺项目中涉及大量的繁体字和异体字经文佛经,为实现记录效果,制作组统一采用了繁体字来输入文本和字幕。(文化馆 科教信息处)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