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常州博物馆藏精品文物线上赏析(三十二)

发布时间:2021-06-18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常州博物馆充分利用已有的数字化成果,持续推出馆藏精品文物的数字云展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让人们相聚在“云”端,欣赏异彩纷呈的精品文物,用文化的力量鼓舞士气抗击疫情。

唐代白瓷军持1972年于常州砖瓦厂出土,整器通高25.3厘米,腹径11.4厘米,底径7.2厘米,小口,细长颈,颈口之间有一相轮式凸棱。溜肩,肩部有一唇口管状流,腹部呈椭圆形,无柄,圈足外撇。灰白胎,满施白色化妆土。白釉闪米黄色,开细小冰裂纹,施釉不及底。


白瓷军持


军持并非我国传统器型,它来源于印度,“军持”是梵语“Knudikā”的音译,意为净瓶或澡罐,是云游僧人随身携带的贮水器。最早关于军持的文字记载见于晋人《法显传》,历代文献中又曾写作“君墀”“君持”“军墀”“军迟”“捃稚迦”等。虽然是外来文化器物,军持在传入我国后却长盛不衰,南北方窑口均有持续生产,并大量出口。特别是入唐以后,它常被崇信佛教的信众们作为云游时特定的贮水器,礼佛仪式前净手的盥洗器,甚至成为佛教密宗灌顶时的法器,是不可或缺的宗教器皿,被称为“比丘十八物”之一。

唐代高僧义净曾在印度及南海巡游求法25年之久,历经30余国,他在归国途中撰写了《南海寄归内法传》,以在印度和南海诸国的考察见闻为据,介绍了当地僧人的日常生活、受戒修行的情况。该书中如是描述军持:“其作瓶法,盖须连口,顶出尖台,可高两指,上通小穴,粗如铜箸,饮水可在此中。傍边则别开圆孔,拥口令上,竖高两指,孔如钱许。添水宜于此处,可受二三升,小成无用。斯之二穴,恐虫尘入,或可著盖,或以竹木,或将布叶而裹塞之。彼有梵僧取制而造。”又有“僧徒既至,解开衣纽。安置净瓶,即宜看水。……或屑或土,澡手令净。或施主授水,或自用君持”。由此可见,文中“梵僧取制而造”之瓶的描述与常州博物馆所藏的这件唐代军持器型一致,可以说这件白瓷军持当是唐代军持的典型器,其用途为佛教徒“饮水”和“澡手”的贮水器。

军持为何被佛教所重视呢?首先,军持从造型上来说是非常实用的汲水器。云游僧人为传播佛教,需四处游历苦行,携带军持特别适用。顶部的小口方便饮水且不易洒,其颈部相轮形凸棱方便持握,肩部口直立向上,方便注水。遇有河流溪水,僧人便以军持汲水,只需手握颈部凸棱,将瓶身浸入水中,漫过肩部的口,待注满后便可提出,十分方便。其次,也是尤为重要的是,军持的特性符合佛教“不杀生”的戒律。《祖庭事苑》中记载:“净瓶,《四分律》云:有比丘遇无水处,水或有虫,渴杀。佛知制戒,令持净、触二瓶,以护命故。”这段话中提到了僧人云游弘法,长途跋涉,会遇到没有水的地方,或者水源污浊有虫,这时僧人就可能喝下有虫的水,因口渴而杀生。佛陀为此令僧人随身携带“净、触二瓶”自带用水,维持生命。这里的“净、触二瓶”即是指陶瓷制和金属制军持。军持小口,飞虫不易飞入。长颈,汲水时颈部无水,利于小虫逃生。故有《辨证论》云:“澡罐咽细腹护净,便易生善长道,最为要用。”

除作为僧侣的随身贮水器外。自南北朝时期开始,菩萨造像就有手持军持的,特别是隋唐时期更成为观音菩萨造像上的固定法器之一。同时根据古代文献及军持的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在隋唐五代至北宋时期,军持也用于各类佛教仪式中,被当作法器使用。

鉴于隋唐时期军持常作为佛教用器,这件白瓷军持或可作为唐代常州佛教发展的见证。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南宋以后军持的器型逐渐呈现出多样化,使用范围也逐步世俗化了。(博物馆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