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碧血洒中华,丹心留人间——纪念周之祯烈士

发布时间:2021-06-30  来源: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浏览次数: 字号:【

周之祯烈士墓、纪念碑位于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汤庄集镇东的四霍庄村委,北临小横河和吕汤公路,东侧为汤庄桥革命烈士纪念碑。周之祯烈士纪念碑建于1985年,坐南朝北,三侧围绕汉白玉栏杆,立于水泥平台之上,碑身为水泥质,四周由白色长方形瓷砖贴边。碑身宽1.47米,高3.43米,厚0.47米。正面碑文书写“周之祯烈士纪念碑”八个红色大字,背面碑文镌刻周之祯烈士的革命事迹,落款为“中共武进县汤庄桥乡委员会 武进县汤庄桥乡人民政府 立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坟墓位于纪念碑后方,水泥浇筑,长方体,顶部呈三角形隆起。

2020年下半年,我市启动革命文物调查登记工作,周之祯烈士纪念碑入选《常州革命文物候选清单》。

周之祯(1910—1940),又名生保,武进县汤庄乡(现罗溪镇)包家村小东庄人。幼年在邻村卢家桥读私塾,后因家境贫困,辍学务农。

1928年,周之祯随叔父进上海中华火柴厂当工人,结识了厂工会主席、中共地下党员汪应龙,被安排在工会做文书工作,兼任厂职工子弟学校教师。期间逐渐接触先进思想,接受党的培养和教育,很快经吴仲超、汪应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党的秘密活动。他曾多次到上海南站某兵工厂运回枪支、弹药,并参与领导该厂职工罢工斗争。1931年10月,国民党军警接到告密,到厂里逮捕了周之祯等中共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共39人,并在工人宿舍的地板下搜出一批枪支、子弹。后周之祯被判有期徒刑四年,在宝山一家农场服苦役。刑满回乡后,在霍庄等地坐馆当塾师。

1937年全民抗战爆发,周之祯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春,他与数名进步青年教师在吕墅小学秘密印刷《铁报》《钢报》等抗日刊物,共油印出版了七期,揭露日军侵略罪行。他还积极组织进步教师和爱国青年在武北地区巡回演出《五月的鲜花》《放下你的鞭子》等节目,教唱抗日歌曲,号召民众团结抗日。同年,赴皖南新四军教导队学习,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由中共苏南特委派回武北开展活动,在西夏墅、安家舍、汤庄桥、罗墅湾等地,发展了多名党员,成立了一批党支部,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斗争。他和蒋惠、肖雪亮等人组成数十人的“青年抗日团”,经常流动在武北各地,打击小股日军。新四军一支队第二团团长王必成率部来武北、澄西地区,周之祯组织地方武装和群众密切配合,割电线、扒公路,站岗放哨,探听情报,积极配合第二团取得了陈巷桥伏击战的胜利。

1940年1月,中共武进(武北)县委成立,周之祯任书记。他和县委领导成员舒诚、徐作宪、肖雪亮等一起,建立了以安家舍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同年6月,在赴澄西布置工作返回途中,不幸被国民党顽军张少华抓捕,押送至圩塘遭受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惨遭剜目、割鼻、截耳,最后被顽军以巨石系足,沉入长江,牺牲时年仅三十岁。

1985年9月,中共武进县汤庄桥乡委员会、武进县汤庄桥乡人民政府为纪念周之祯烈士,建造衣冠冢,以周之祯生前穿过的旧衣服葬入墓中,并在墓前立纪念碑。

(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