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文旅资讯 >> 内容

我们的节日·七夕|一起晒晒书吧

发布时间:2023-08-24  来源:文广旅局  浏览次数: 字号:【

自魏晋时期开始,中国就有了在夏末秋初的“七夕”前后曝书的习俗。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晒书传统良俗,在七夕之际,常州三杰纪念馆开展七夕晒书活动(线上)。

七月七,晒衣曝书

晒书,又称曝书,东汉时期即有记载,七夕处于夏秋之交,风朗气清,晒衣晒书,可防霉变生虫;到了魏晋时期,“晒衣曝书”成为一种风俗;唐宋时期,七月七晒书俨然成为“时尚风潮”。《宋会要》记载,七月七日为“晒书节”,成为官方仪制的一部分。

晒晒典籍中的七夕

《西京杂记》

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中有这样的文字:“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该书还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西京杂记》是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写西汉杂史、遗闻轶事。这条记载说明,早在西汉时就已经有了丰富的七夕节俗,如临百子池乞子,作于阗乐,系五色丝,甚至穿针乞巧等,反映了汉代的七夕节俗。

图为《西京杂记》


从《长恨歌》到《长生殿》

描写唐明皇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爱情故事的作品有很多,比如唐朝诗人白居易写《长恨歌》和清朝戏曲作家洪昇创作的《长生殿传奇》,故事涉及的一个重要时间点,都是七夕。

在《长生殿》剧本《密誓》一出中,七月初七那天,杨贵妃向上天乞巧,默默祝祷。唐明皇见后,与杨贵妃一起对着牛郎、织女双星焚香祈祷,许下“愿生生世世,共为夫妇,永不相离”的誓言。《长恨歌》里留下了这样的千古绝唱:“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誓绵绵无绝期。”

从诗歌《长恨歌》到戏剧《长生殿》,都流传至今,长盛不衰。

图为《白氏长庆集》中的《长恨歌传》


图为“稗畦草堂”刻本《长生殿传奇》


《迢迢牵牛星》

我国现存最早关于牛郎织女的诗是《迢迢牵牛星》。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小雅·大东》已经提到牵牛和织女两个星宿。《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就成为了夫妇。曹植在《九咏》里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可见汉末三国时期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已经定型成熟。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图为《昭明文选》


晒晒常州三杰的著书

《恽代英日记》

恽代英从小就喜爱看书,仅大学时读过的中外书籍和各种杂志就有近百种,有“书痴”的美誉。他从14岁起就有写日记的习惯,作为“观吾品行”的重要手段,也是修养、求学和习练文字的方法。日记内容非常丰富,有读书的心得体会,每日作息,见闻感想,时事评析,与友人的信件往来以及撰写的传单宣言等等。恽代英也把日记作为和朋友们交心的工具。他的日记总放在案头,有朋友来访如果碰到恽代英不在家,就先读他的日记,读完就像和恽代英本人对话了一样。

图为《恽代英日记》


瞿秋白《新俄国游记》和《赤都心史》

1920年瞿秋白接受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的聘用,担任特派记者,前往莫斯科。他把旅俄经历写进两部游记,即《饿乡纪程》(出版时改名为新俄国游记)和《赤都心史》,记录了他自“黑甜乡”至“饿乡”的路程和心程,为我们了解他的早期思想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出版后很快就引起新文学界的注意,被认为是五四时期的优秀之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图为《新俄国游记》版权页

图为《赤都心史》版权页

中国古代的晒书传统有很悠久的历史,到了现代,“晒书”又衍生出“分享”的含义。常州三杰纪念馆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享受传统节日的美好氛围的同时,不忘翻开书籍,汲取智慧,延续经常阅读、分享和交流的好习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基地,三杰馆将继续利用传统节日的机会勇于尝试和探索,加深大众对红色文化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促进对青少年的信仰引导和品德修养的再建设,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8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