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市应急管理局召开全市基础条线、科信条线半年度工作会议暨“小切口”现场推进会。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马宏春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基础处、科技和信息处、市应急保障中心和各辖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科(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赴武进区常州凌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金坛区的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场观摩“厂中厂”管理、有限空间“上锁设柜”等“小切口”工作。武进区聚焦“厂中厂”管理重难点问题,探索试点张贴园区企业风险导示图、公示厂房出租信息、出承租双方安全职责,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微型消防站,成立租赁户管理办公室,开展班前五分钟安全活动等特色做法举措,助力“厂中厂”管理系统化、规范化;金坛区聚焦重点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制定双人双锁管理制度,落实有限空间“上锁设柜”、铺设防坠网、编制应急物资使用方法图鉴等,推动有限空间风险管控精细化、可视化。
会上,各辖市(区)应急管理部门汇报交流了上半年重点目标任务进展、“小切口”等特色亮点工作推进、存在问题与下一步思路举措;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基础处、科技和信息化处、市应急保障中心通报了各条线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并就下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认为,全市工矿基础条线、科信条线、应急保障条线能够围绕全市安全生产中心大局,稳扎稳打、有序推进、保障有力,各项重点工作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既定目标。同时,各有关条线部分工作也存在进度不平衡、力度不够强、精度不突出、态度不坚决等问题。
会议强调,各有关处室(单位)、各地区要紧扣国家和省、市政策文件要求,围绕主业主责、中心工作,进一步扎牢织密安全生产监管网、智能互联科技网、考试培训保障网,聚焦“六个一”全面推进落实好年度目标任务。
一是“一以贯之”聚焦专项治理。要统筹兼顾、一体推进各项专项治理,持之以恒抓好全市冶金工矿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整治2023行动,提升重点事项调度、辅导、检查频次和力度,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要高度重视非煤矿山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去存量、遏增量、控变量”相结合,严防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要提升重大危险源风险管控质量,制定评估事项清单,高标高质推进完成安全评估。
二是“一抓到底”夯实“双控”机制。要持续优化完善风险管控辞典,统一工作要求,细化风险类型,尽快完成全市风险管控辞典编制。要用好用足“常安码”在推进企业“双控”机制建设上的明显优势,提升企业自查问题隐患、自我安全提升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风控系统模块统计分析功能,及时提醒和督促相关企业和责任人有效履职,推动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
三是“一丝不苟”优化营商环境。要围绕企业所思所想所盼,持续加强安全培训机构、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安全专家等专项治理。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机构“成长值”准确性;严格落实专家服务质量追溯制度,优化专家遴选、使用等管理流程;落实好培训考核管理12项具体措施,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有效把控安责险风控服务范围、标准,持续加强过程管控。
四是“一着不让”注重达标创建。坚持质量优先、兼顾数量原则,聚焦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涉氨制冷、新能源等重点行业领域和新兴产业,持续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宣贯、科学创建、系统运行、评审管控等全过程工作。对已达标企业,要围绕标准化运行情况和系统智能分析结果,严肃开展标准化运行质量审计、专题通报等工作,督促推动企业有效运行标准化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
五是“一鼓作气”做好精准治理。要聚焦重点领域和短板弱项推动安全监管精准化,及时梳理总结“厂中厂”典型经验做法,编制全市“厂中厂”管控指南;要结合企业使用量大、使用频次高的危化品品类,制定出台冶金工矿企业危化品存储使用现场管理指南;督促非煤矿山企业严格落实省、市年度30余项重点工作事项,确保有迹可循、落地见效;积极探索试点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网格化监管、新能源精准服务等事项,形成全市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做法。
六是“一如既往”强化科技支撑。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智能化对安全监管的强有力支撑作用,进一步引导企业用好“常州应急”APP培训视频,提高宣传培训覆盖面、实效性;高度重视企业安全生产“精准画像”,夯实企业基础数据填报和审核把关,建设成为服务企业、支撑监管的重要力量和特色样板;要不断拓展危险作业模块应用,探索推进有限空间智能监管、冶金工矿物联网监测运行、发包作业系统化管理等工作;要综合推进信用修复、联合惩戒应用及企业合规性分析,引导督促企业依法依规安全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