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 组工动态 >> 内容
 
我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呈现十二大亮点、四大成效
发布日期:2010-07-13   浏览次数:  字号:〖
 

  2000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围绕干部工作 “备”、“用”、“管”、“督”四大环节,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难点突破、全面深化,在后备干部制度改革、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考核管理制度改革、干部监督制度改革等四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认识成果和制度成果。一些备受广大干部和市民关注的工作亮点也纷纷呈现。

     亮点一:分层分类选拔后备干部

    为优化后备干部队伍结构,市委2007年出台《选拔县处级后备干部暂行办法》,按照“1+7”模式(即:将后备干部分为党政正职以及经济、政法、城建、社会事业、综合、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七大类别),进行分类推荐和选拔。

    亮点二:实行领导干部学习积分制

    2004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和实施领导干部学习积分制,并开通领导干部“网上学习城”和建设公务员网上学习平台。学习积分制和“网上学习城”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教育培训优秀成果,并在全省推广。

    亮点三: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

    2003年我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领导干部首提责任制,全面实行署名推荐提名,8年来得到认真执行,促进了提名行为的规范、提名质量的提高。今年4月,我市作为省委组织部“规范干部提名制度”单项试点单位,明确市管正职领导干部人选由领导干部推荐提名,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

    亮点四: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

    干部选拔从“伯乐相马”向“赛场选马”转变,通过对紧缺人才实行公开选拔、对领导干部实行公推公选、对机关中层实行竞争上岗、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公推直选、探索全程差额选拔制度,提高选人用人质量。

    10年来,全市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党政机关干部1762名,其中科级以上干部804名;通过公开选拔、公推公选产生县处级领导干部99名,约占全市副处职委任制干部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已有22人走上正处级领导岗位。

    亮点五:建立干部选拔任用优选模型

    2009年,我市探索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优选模型,运用资历评价、技术评价、群众评价、组织评价四种方法,从人选成熟度、人岗相适度、班子优化度三个维度对干部人选作出评价,综合考虑干部人选的基层工作经历、领导经历、专业背景、教育程度、受奖情况、历次推荐(测评)情况以及各方面评价意见,进行量化积分、择优比选。这一工作被评为2009年全省组织系统创新创优优秀成果。

    亮点六:实行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积分选岗

    200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积分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暂行办法》,对团职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其军龄、学历、任职年限和在军队的贡献、表现进行量化积分,按照积分高低依次选岗,经组织决定正式任命。

    亮点七: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

    2004-2007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涉及每个县处级领导干部岗位共455个职位的职责规范,以职位说明书的形式明确了干部的基本职责、胜任职责的条件要求以及评判标准。

    亮点八: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

    199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起正常的县处级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制度,并坚持至今,较好地发挥了激励鞭策干部的作用。连续12年在全市县处级领导班子中开展“好班子” 创建活动,强化对领导班子的定期考核。

    亮点九:自主研发干部电子业绩档案

    从2007年起,我市建立领导干部电子业绩档案管理系统,将领导干部不同时期落实重点任务情况、日常工作表现、群众评价等多方面信息记入电子业绩档案,以全面反映干部不同时期德能勤绩廉情况。这一工作被评为2008年度全省组织系统创新创优优秀成果。

    亮点十: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测评

    2004年,我市在全国较早研发应用干部素质能力测评系统,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对干部的知识水平、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和发展潜力等进行综合测评,这一工作被评为2005年全省组织系统创新创优优秀成果。

    亮点十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2009年,根据省委组织部统一部署,我市全面开展用人责任审查、经济责任审计、编制责任审核“三责联审”工作。

    亮点十二: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2008年起,我市实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通过不断拓宽监督渠道,逐步形成特邀监督员、信访、12380、常州党建网“四位一体”群众监督网络,形成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合力。

    十年改革,成效明显,体现在四个方面:

    用人导向更加鲜明。市委始终着眼于打造一流干部队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围绕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凭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形成了科学发展、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崇尚实干的正确用人导向,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提高。

  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十年制定干部人事制度60余项,从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教育培训、奖惩激励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规范干部工作,初步形成了系统配套、有机衔接、效能优化的制度体系。

  队伍结构显著改善。十年来,干部队伍的知识、年龄、性别结构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干部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如县处级领导干部中,从2000年到2010年,平均年龄由49.3岁下降到46.93岁,女干部、党外干部比重从17.65%提升到22.82%,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更趋合理,活力明显增强。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自2005年起全省组织系统连续5年开展创新创优成果评比,我市的干部素质能力测评、干部岗位职责规范、电子业绩档案、干部选拔任用优选模型等相继被评为十大优秀成果。干部选拔提名、学习积分制、公推公选、军转干部安置、分层分类选拔培养后备干部等,得到中组部、省组部的充分肯定。全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也涌现出一大批创新成果。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 当日访问量: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