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 要闻导读 >> 内容
 
常州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8:感受提质之产城融合综合改革
发布日期:2016-09-18   来源: 常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成效初现
  产业和城市“双转型、双升级”中,常州正为全省全国探路——以地级市为单位,整体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在人口集聚、投融资、土地配置、空间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加强探索。
  产城融合,首先要在空间融合上突破。去年初,我市明确了“一纵三横”“一中心四片区”发展新格局。“一纵”即南北发展带,贯穿市域主要发展区域;“三横”即沿江、沿湖、沿宁杭高铁发展轴,其中沿湖发展主要连通太湖、西太湖和长荡湖沿线区域,促进常金一体化。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城市中心区、常金统筹核心片区、西南门户片区、东部片区、沿江片区产城融合发展。去年5月,我市突破原有行政区划框架,顺利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有效突破了中心城区发展空间有限、县区规模差异过大、常金一体化发展受限等问题,优化了生产力布局,打开了城市发展格局。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我市连续3年聚焦重大项目,支撑引领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9.5%,经济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新格局转变。同时城镇功能持续提升,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产业和人口的集聚能力得到增强。
  以人为纽带,我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创新力度。在户籍制度改革上,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完善信息管理、健全保障体系,推行居住证与基本公共服务待遇挂钩政策;在投融资体制上,探索宅基地使用权等各类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在土地制度改革上,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改革试点,初步探索建立以农民利益为归依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路径。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我市产城融合综合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部分地区、板块初具融合发展形态,成效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一是有效加快市民化进程。至去年底,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400多名,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居全省第一;户籍制度改革以来,落户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共18.6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4.5%。
  二是助推了新型城镇化。在改革层面上,我市涵盖县(市)、乡镇、开发区等多种层级。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常州经济开发区,推动单一产业园区向综合功能区转型;儒林、雪堰、孟河等镇完成试点方案编制,突出产业特色、补齐城镇短板。
  三是提升了城市功能。从交通、信息、能源、环境、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分步实施29项重点任务。近3年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超过1600亿元,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四是为各类体制机制创新打开空间。产城融合综合改革涉及人、产、城、金、地等多种资源要素。既需要以各类配套改革为支撑,同时也为各类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舞台。如为推进产业发展,我市开展相对集中许可权试点,深化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商事制度改革;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分级诊疗制度、全民医保制度、城乡一体化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等。
  关于我市产城融合综合改革历程
  2015年3月:
  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准印发我市产城融合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2015年5月:
  市委、市政府召开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对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2015年7月:
  市委召开十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部署推进产城融合综合改革。
  2016年4月:
  市委、市政府召开产城融合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深入推进改革试点。
  2016年7月:
  全面推进市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
  一位以色列创业者在常州——
  刘延东为何为他点赞?
  来中国前,以色列人Ilan Maimon(依兰)不会想到,自己会在这里一待15年。也没想到,会将事业的根扎在常州西太湖。
  2002年,依兰举家来到中国。卸下软件企业合伙人身份的他,选择从零开始,创业方向最终定在“咖啡文化”上。2006年,他办起了工厂,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咖啡研磨机,开始攻占国内市场。
  在中国生活多年,依兰俨然成了“中国通”,许多以色列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会向他寻求意见。“乐康瑞德找我帮忙选址时,我也在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厂房。”依兰说,随着咖啡研磨机销量迅速增长,企业有扩产需求。当时,正值西太湖举起中以合作大旗,依兰经多方考察,将企业搬迁至西太湖。
  2013年,依兰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联动,在园区引入以色列孵化器理念和模式,创立了国内第一家以色列人运营和管理的孵化器CI3,为创业者提供审批、金融、财务、法律、秘书、翻译等全流程服务。当年,好几家以色列企业入驻,依兰也被评为常州市荣誉市民。今年中以创新合作联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专门为他点赞。
  “这里漂亮、大气,活跃着创新因子,能把想法变成现实。”依兰告诉记者,这里的医疗器械、新材料、电子商务都很厉害,生态旅游、影视文化产业也在兴起。他的孩子就在这里的牛津国际公学读书。未来几年,这里还将建设更多的生活配套设施,打造以色列在远东地区最大、最具特色的犹太人社区。
  目前,依兰的咖啡研磨机已拥有6个系列30个品种,占中国40%的市场份额,CI3二期运营也已启动。他认识的多位以色列企业家,也看好这里,准备举家搬来。
  22岁工作 25岁买房
  朱祥勇梦圆城南
  “每天下班回到家,冲一杯热咖啡,喜欢站在落地窗前,静静地看这个城市,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28岁的朱祥勇,是我市城南天润国际花园小区的一位年轻业主,也是一名籍贯宿迁的新常州人。
  6年前走出常州大学校门的朱祥勇,没有为了一份工作四处奔波。常州发达的民营经济,给了科教城10万在校大学生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毕业即就业成为一种常态。朱祥勇进入当地一家知名民企,从基层文员干到部门副职。2013年,他在25岁时,买下了一套108平方米的三居室。轻松圆上“住房梦”,让很多在北上广打拼的同学羡慕不已。
  在常州,每年有数万名这样的大学生,经过短短几年打拼,就实现了毕业后的“安居梦”。去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调查排行“中国十大宜居城市”,常州名列榜中,尤其是面广量大的保障房体系走在全国前列。
  朱祥勇对产城融合的直观感受, 是工作有奔头、环境更宜居,他所在的企业发展稳健,市场份额逐年扩大,自己的月薪也从最初的5000多元翻了一番。科教城周边,除了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科技型企业、创客空间,城市建设和服务业发展也不断加快,地铁1号线科教城南站和北站正在施工,红星美凯龙、天安数码城、香格里拉酒店等商贸服务业项目和武南物流园、青洋物流园等先后投运,人气和商机加快集聚。
  “把根扎在这里,梦想就能一步步实现。”朱祥勇说。
  听刘大爷说“东大门”
  “以前一到雨季就心慌,被淹怕了。”75岁的丁堰居民刘仁宝说,“尤其是去年,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丁堰85%以上的面积受淹严重。”
  今年的雨情也不小,但刘大爷心安了很多。随着街道低洼区、集镇区的相继改造,今年不用在门前看“海”了。
  早晚散步时,他喜欢走到机厂河、梅港河等处,看看新建的水利工程。他听说大运河经开区段航道整治主体工程已完工,防洪墙提高了1米多。政府还在下大气力,推进潞橫河整治等水利项目。
  常州经开区成立一年多来,不但是治水,刘大爷还明显感觉整个环境都好了、办事也方便了。
  今年5月21日,他的孙女徐丽迎来了第二个宝宝。小徐在分娩时发生大出血,得益于医联体建设,从横林镇人民医院及时转诊到常州第七人民医院,并迅速进行了手术,母子都很健康。“前阶段,常州机关幼儿园还在东高架附近开了分园,蛮方便。”一家人连学前教育也想好了。
  常州经开区作为全市最年轻的一片热土,正全力加速赶超。在产业体系上,突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型特种材料、智能电力装备等主导产业,排定50多个产业项目,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在基础设施上,启动道路工程、城镇改造、公共交通等6大类项目建设。同时,聚焦东部百姓最关心的入学、居住等热点,推进一批民生项目建设,包括东方新城中小学、遥观中小学改扩建等。
  “风从东方来。”刘大爷说,相信常州“东大门”会越来越好。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 当日访问量: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