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 要闻导读 >> 内容
 
常州创新治理模式,破解“厂中厂”安全生产大难题
发布日期:2020-07-07   来源:常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厂中厂”的安全生产一直是难点问题。近年来,常州市结合实际,积极创新治理模式,着力根治“厂中厂”安全隐患,从而推动全市的本质安全。
  摸清家底,动态管理
  “厂中厂”是指一家厂房分租给多个生产经营单位、一个大车间分割为多块进行生产。“厂中厂”伴随着产业分工细化和中小微民营企业数量的增长而不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常州市用于出租的“厂中厂”厂房达1200余家、258.7万平方米。
  一方面,这些“厂中厂”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这些中小微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不能简单一关了之。
  解决“厂中厂”的安全管理问题,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市安委会组织相关部门依照监管职责分工,协调各部门、各地区成立联合摸排组,对“厂中厂”开展“拉网式”排查,并突出排查治理承租厂房、店房、库房的小微企业和私营个体生产经营户。对排查出的企业进行登记造册,动态并纳入全市安全生产诚信申报系统管理。同时,将企业分为重点企业、低风险企业和普通企业,相应绘制企业风险等级一览表。目前,常州市对前期排查出来的1925家承租企业,分出了重点企业101家,低风险企业339家,普通企业1485家。
  同时,通过属地构建辖区内出租企业动态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在排查过程中,同步对“厂中厂”进行体检,明晰全厂区隐患区域及等级。记者在一家整改后的企业现场看到,一张简洁明了的风险分层管理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逃生通道、风险责任构架,并对每一家承租企业都标注出风险辨识。
  连片整治,整体提升
  摸清家底为的是整改整治。
  天宁区和平工业园区共有25家企业,有113家“厂中厂”租户。今年年初,利用疫情后复工复产的契机,天宁经开区正式对“厂中厂”展开整治。
  “我们首先抓住曾经的事故单位--常州盛乐电子有限公司,再次明确房东要做安全第一‘把关人’。”天宁经济开发区综合管理局副局长尤小丹先做好大量案头工作,准备了一份图文并茂的安全生产“教材”,再把房东请到办公室,“交流了两个小时后,房东意识到,自家的‘厂中厂’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在盛乐电子整治过程中,天宁经济开发区没有简单放手让企业去做,而是邀请专家驻厂指导,并且统筹协调安全生产、消防管理、环保工作,做到一次整改,多重效果,避免了重复执法,也为企业节省了整改成本。目前,盛乐电子的7家承租企业规范了6家、提升了1家。“整改后,我们在这里生产,也安心了。”一位租户说。
  “被动整治、逐个击破”这种常规整治方式,并不适用于面广量大的“厂中厂”整治。对此,常州市调整策略,要“连片整治、整体提升”。
  在接连完成区域内的盛乐电子、宏鹄焊接两个改造提升样板后,天宁经济开发区召开“厂中厂”整治现场推进会,邀请所有存在“厂中厂”的企业负责人和所在村负责人现场参观,全面推广整治经验。“我们把两个样板厂的整治全过程,分享到辖区所有企业负责人的微信群,并邀请专家对整治全过程点评,形成共享经验。”现在,企业负责人会在群内定期对照分享的经验,进行安全隐患自查互查。
  目前,常州市按照分类整治,取缔一批、关停一批、拆除一批、达标一批的目标,已对1100余家出租方、3500家承租方进行了集中治理,共排查整治各类隐患6300余项。
  长效管理,提升本质安全
  为了杜绝“集中整治一阵子,反弹回潮老样子”情况出现,对“厂中厂”的整治,常州市专门制定了定期“回头看”方案,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从单点抽查向全流程全环节监管转变。同时,压实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对于小型承租企业存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匮乏、事故风险管控能力较低、安全生产技术推广缓慢滞后等共性,以及单独承担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不足的客观现实,常州市探索鼓励“抱团取暖”。
  由原常州矿山机械厂改造的新博·智汇谷众创空间,目前有入驻企业200余家。该园区采取“集约式”安全生产管理方式:园区统一安全管理,各承租方在安全管理方面负责本区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所有承租户在安全管理、应急救援、风险防控、安全技术、安全服务等方面,采用同一套规章制度。所有承租户都被纳入园区统一管理,根据企业规模、人数多少、危险程度,分别支付相应的管理费用。
  目前,武进区、天宁区也已推广这种做法,并取得初步成效。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 当日访问量: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