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 内容
 
地质灾害应以预防为主
发布日期:2010-09-26 浏览次数:  字号:〖
 
  农工党常州市委王裕强反映:据悉,今年上半年,全国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等)数量是去年同期的近10倍。地质灾害的发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正是其必然性,为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依据。减少损失的最好的办法是避灾,即在灾害发生前做好预警防范和人员物资转移等工作。为此建议:
  第一,建立国家防灾体系,把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上来认识。西方国家强调应急,是因为这些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建设,在防灾上投入很多,做足了功课。而我国从2004年才开始建设应急体制,如果没有灾前预防预报,就只有抢救应急的余地了。据估算,救灾成本大约为防灾成本的10倍。因此,我国必须把大力气用在防灾上,国家应拨出专项资金,用于防灾工作,大力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第二,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实行防灾风险管理。努力将灾害发生的风险降到最低,还得靠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国际上常用的防灾方法是风险管理,即主动预防。首先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普查,尤其对地质灾害重点隐患区必须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绘制全国范围的危险区划图和风险区划图;然后由专家做出详细的风险评估,对灾害易发区域的土地作出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和允许开发的明确规定,形成相关法律,规范风险管理;三是加大保险资金投入,设置地质灾害险种,国家可通过优惠政策给予保险公司一定经济补贴,这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少国家的经济负担。同时,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成灾机理和成灾模式的研究。
  第三,尽快建立灾害预警网络系统和应急会商远程可视化指挥系统。防灾减灾技术的进步在防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现有的系统尚只能称为预警机制,真正的预警系统是对泥石流灾害点的预报和警报,包括在泥石流源头建立降雨监测点和具有夜视功能的视频监测点,在下游建立相应的接收、监控和预报警报装置。每个预警点构成一个预警系统,再由若干个预警点构成预警网络。自动化或半自动化预警点的选择,可按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危害对象中,先行为特大型的地质灾害点配置。
  第四,加强地质环境职能管理。将防灾减灾工作列入各级职能部门和干部工作考核范围,尤其是列入基层干部考核内容。
  第五,建立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宣传普及的长效机制。继续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进村入户宣教工作,同时要将培训内容纳入中小学地理课教学大纲,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级新闻媒体应开辟地质灾害防灾知识栏目或公益广告,大力宣传防灾知识,增强公民的防灾自我保护能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