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 内容
 
关于我市在做强开发园区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改进建议
发布日期:2013-12-10 浏览次数:  字号:〖
 
        近年来,我市已形成“一核、两区、三园、多基地”的总体科技创新布局,开发园区建设推进效果明显。目前,13个省级科技园区正在形成优势互补的“创新集群”。科教城作为“创新之核”,正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高职教育园区和国际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常州高新区和武进高新区正拓展“创新两翼”,集聚资源、提升功能。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正由启动期向加速期过渡,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正由功能新材料产业园向国内一流的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产业园跃升,华罗庚科技产业园作为“创新高地”也在加快建设并培育产业特色。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园区建设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份额还有待提高;二是高质量、动力强的入园大项目不多,缺乏大型骨干龙头企业,滞缓了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进程;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滞后于进园项目的实际需求,影响园区引进大项目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四是政策、资料和服务集聚度仍需持续加强。
        为此,建议我市针对做强工业园区做以下改进:
        第一、园区布局要优化
        结合“一核、两区、三园、多基地”发展实际,立足苏南现代化示范区。一是要提高入园企业的竞争力。培育一批能延伸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争取每个园区能形成1-2个有代表性的产业,实现各园区之间的错位化发展、差异化竞争,在引进时,优先选择对生产总值贡献大的增长型项目、对财政贡献大的效益型项目,提高园区的产出效益、财政效益和就业吸纳能力。二是靠产业布局形成专业园区,用功能布局提升档次。有条件的地方既要建设专业园区,又要开发综合性的集中区;没有条件的地方,园区建设既要突出主导产业,又要兼顾其它产业,引导项目充分入园发展,优势项目可优先实施,配套项目合理规划、择期而动。三是基础设施、生产生活设施要先行。如水、电、路、标准厂房、写字楼、员工宿舍等,通过提供集约服务,为招商引资、企业落地创造条件。
        第二、产业集聚要加强
        一要围绕终端企业搞好配套。引进并发挥终端企业的产业中心作用,靠终端企业衍生项目,靠终端企业的市场需求集聚配套项目。二要围绕中间企业“前推后拉”。摸清上游产品的供应商和下游产品的采购商,建立相应的项目库、客户群和联系网,开展产业链招商。三要围绕上游企业加快延伸。以资源型项目引进加工型企业,以加工型企业增加加工环节。四要鼓励新办企业、新上项目入园。
        第三、配置要素要合理
        一是用地要集约。要合理确定园区地价标准、投资强度、产出率、利税率;要引导企业立体用地,要盘活存量用地,要向项目多、投资强度大的园区倾斜。二是市场要配套。在“大开放大合作大交流”的发展思路下,把园区发展与产业培育结合起来,与市场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市场配套做大园区、做大产业,力争围绕各个园区都能建设1-2个专业市场,形成以产业支撑园区,以园区拓展市场的格局。三是功能要强化。要推进各园区建立“一平台三中心”,即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产学研服务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中心,同时要围绕园区主产业链,拓展高效利用资源的渠道,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开发副产业,形成主、副产业结合的创新链模式。四是人才要自给。人才要引进,但不能盲目引进,而要更注重通过园区搭台、院校办学、市场运作,培养产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熟练工人,优先满足园区企业的用人需求。
        第四、园区机制要创新
        一要实行开发主体多元化,融资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二要以合作的心态面对苏南五市之间的角逐,积极促进跨区域、跨县域、跨园区的联动,整合资源,借助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契机、共同策划、开发一批大型、特大型项目,与苏南五市共享发展空间。三要构建快速服务机制,敢于借鉴、敢于尝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