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 内容
 
第79期 关于深入建设农家书屋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4-12-03 浏览次数:  字号:〖
 
  市政协委员陈凯反映:农家书屋作为我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型平台,是农民读书学习、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和科技致富、学法普法的重要阵地,建设之初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近期因课题调研需要,走访了一些乡镇,看到农家书屋开门率不到50%,一些书屋门锁都落上了厚厚的灰尘。经与农户交谈得知,绝不多数农民朋友要看的书籍书屋没有,书屋里大多是老面孔,不愿意看。经汇总,我市农家书屋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主要体现在:1、农家书屋普遍藏书不足,品种单一,陈旧,跟
  不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书屋数年
  不增加更新,数量仅1500册上下;2、部分农家书屋缺乏管理,设施条件简陋;3、农家书屋信息化手段缺乏;4、因地方财力困扰,一些农家书屋缺乏持续投入。为此建议:
  1、加强管理。以创建示范农家书屋活动为契机,加大农家书屋标准化建设。对农家书屋订立标准,实行分级管理认定,并落实定员定岗定职。
  2、加大投入。夯实财政投入,农家书屋建设投入应按一定比例纳入省、县、镇财政预算。对于财政薄弱县市,适当增加省财政支付比例。
  3、做足书目调研。由乡镇文化站调研农民朋友需要哪些书目,建立农家书屋出版物推荐制度,由各方面专家结合各地行政村特点,开具出版物推荐清单,由新华书店统一配送。
  4、建立图书交流制度。对每一个村而言,图书量十分有限,解决不了农民的读书“饥渴”。在保证农村图书产权不变的基础上,明确主管、实施部门,把农家书屋纳入图书交流的大循环中,通过每季度给农家书屋内部“换血”和外部“补血”。变原来的“ 一本图书一村看”为现在的“一本图书全市看”,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对于解决当下农家书屋深入建设中的问题有所裨益。
  5、搞好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全覆盖的基础,设计一款应用软件,将全省的新华书店、农家书屋串起来,从而弥补实物藏书不足,让更多的好书、新书送到农家书屋的网上,提高农家书屋服务绩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