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 内容
 
第2期 关于在“十三五”规划中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5-05-08 浏览次数:  字号:〖
 
  市政协经科委刘刚反映:今年,我市“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已经启动,市政协委员对此十分关注,认为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经济转型升级力度,特别是为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推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发展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出台推进十大产业链建设的实施意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双百”行动计划和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的意见,形成了“三位一体”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思路。我市正在从装备制造向智能装备制造升级,工程机械、输变电、轨道交通等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光伏、智能机器人、半导体照明、碳材料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2013年规模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但在推进过程中,我市还需加强针对性的发展举措。如2013年,我市工业经济结构中,机械占42%、冶金占18.2%、化工占14.9%、纺织服装占7.7%,以上产业占了全部工业的82%,而电子只占5.3%、生物医药占2.4%。这些数据表明,我市工业经济结构轻重比失衡,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还需要更具针对性的措施。
  工业是我市经济的支柱,也是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心。在按照“三位一体”的思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委员建议围绕效益主导的区域竞争战略,进一步明确方向、细化思路、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1、确立鲜明主线。建议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以德国为榜样,确立高端、高效、高成长的鲜明主线,加快提高发展层次和效益。一是高端。引导我市处于成熟期产业的主导产业向发展空间更大的高端环节进军,通过不断研发高端产品、新产品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二是高效。引导制造业主要向高增加率、高利税率的产业或链条转型升级,全方位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三是高成长。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趋势,每个阶段都要重点发展正处于高增长期的产业,着力培育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企业。
  2、深化转型路径。转型升级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发展阶段转型升级的内容和重点也不尽相同。根据我市工业经济现阶段的发展现状,我们建议“三管齐下”全面优化我市工业禀赋。一是提升投资类产业。机械、冶金、化工、建材等投资类产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些产业转型后部分产业链条就会转为新兴产业。建议我市改变过去“以增量调节存量”的思路,加大“存量调整”的力度,并把“双百行动计划”与十大产业链建设有机整合,使投资类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更为清晰。二是补强消费类产业。我市工业只有纺织服装和电子信息中的部分链条属于消费类产业,消费类产业是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最大空间,也是改变我市产业禀赋的重点所在。建议我市旗帜鲜明地提出补强消费产业,最大限度抢抓国家促进消费产业发展的机遇,通过发展消费产业减少经济波动、稳定经济增长。三是加快壮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应加快发展壮大。我市明确重点发展十大新兴产业,并分为主导发展、培育发展、前瞻性发展三个层次。应更加有效地把三个层次发展的导向落实到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并根据新兴产业发展的态势,对各层次中的产业进行调整。如前瞻发展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新能源汽车等即将迎来加速期,我市仅仅停留在“前瞻”有可能错过机遇,应该作为培育类产业。
  3、突出发展重点。我市工业产业门类多,转型升级不可能齐头并进,产业链建设不能贪大求全,应勇于淘汰低效环节,主动放弃空间不大的产业以及我市相对弱势的产业,把转型升级的重点放在空间大、效益高、有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产业或链条上。一是发展关键链条。加快淘汰和转移传统产业的低效环节,重点发展关键环节和高附加值环节,如机械重点发展关键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和终端产品升级换代;冶金产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所需的特种金属材料;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化工、电子信息化学品等;纺织服装重点发展新型面料和品牌服装等。二是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在不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我市应在新兴产业领域打造一批新的特色优势产业,建议现阶段重点打造智能装备、太阳能光伏、碳材料、新医药、新光源等五个特色产业,并把打造“智能装备名城”作为发展优势产业的重中之重。三是重抓景气产业。我市应加强对产业景气周期的研究,对智能数控及机器人、新光源、新医药等正处于景气周期的产业,应倾力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物联网、节能环保等即将进入景气期的产业,应加快布局,抢抓机遇;对智能穿戴、3D打印、石墨烯等处于酝酿期的产业应积极介入,等待发展时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