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 内容
 
第43期 扬子江城市群发展亟需处理好六个方面的“1+N”关系
发布日期:2017-07-26 浏览次数:  字号:〖
 
  民革常州市委赵凯反映:建设扬子江城市群是我省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重大战略。扬子江城市群涉及8个城市,每一个城市的资源禀赋各有不同,产业布局也各有侧重,对地方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扬子江城市群的融合发展仍存在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这都亟需在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过程中进行顶层设计和全局谋划。为此建议,重视和处理好扬子江城市群发展中六个方面的“1+N”关系,引领我省在更高层面参与国际国内合作和竞争,整体提升我省区域发展质量和水平。
  一是发展定位上的“1+N”关系,即扬子江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的关系。扬子江城市群是我省结合现阶段沿江8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以及承担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引领任务,在沿江地区专门打造的一体化发展战略。此发展战略并非独立存在,对外与当前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等国家级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对内与宁镇扬泰城市群、苏锡常通城市群、徐淮盐宿城市群也是密切相关,总体来说有融合发展,也有引领带动,为此建议省委省政府在制定总体战略发展规划与具体配套措施时,既要坚持一盘棋发展思想,跳出“江苏”看全局,融合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也要着眼立足于本省省情,重点做好承上启下的统筹协调,避免各市为了发展而发展的疲于应对,从而激发各市内在活力。
  二是市场配置上的“1+N”关系,即城市群统一大市场与分市场之间的关系。省委省政府要加快转变发展理念,明确扬子江城市群是一个科学统筹、统一发展的大市场,8市是分工明确、协调发展、互利互惠的分市场,每一个分市场的发展务必服务于大市场。在这个大市场中,应以省为主导,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符合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投资、贸易制度,科学分配资源、金融、市场、信息等要素在8个分市场之间理性流动和合作发展,加速推进跨市融合,促进统一市场建设。同时,也要有危机感,清醒认识到时不我待、机会稍纵即逝、重复竞争的内耗加剧衰退等现实,坚决消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体制机制障碍以及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行为。
  三是产业布局上的“1+N”关系,即城市群与城市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省委省政府应在大市场发展的思路下,树立构建新型的区域价值链思路,引导和鼓励各市在市场竞争和合作发展的基础上,尽快确定和扶持适合扬子江城市群发展且具有一定地域分工的特色主导产业,如综合比较优势,十三五期间,扬子江城市群定位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较8市市情,南京、苏州应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成为总部地区,无锡、常州应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并成为总部地区,而其他城市应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制造环节的配套产业且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同时,扬子江城市群中的8市自身要加快自主创新、自查自纠、转型升级的步伐,梳理整合现有产业,顺势而为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空间重组,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转移或淘汰已经落后或未来数年内发展空间较小的产业,重点发展和培育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适应市场需求强的特色产业或新兴产业。
  四是城市功能上的“1+N”关系,即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中心城市主宰着城市群内金融、文化、贸易等主要活动,是城市群率先发展的引领者和综合实力提升的带动者。扬子江城市群同样亟需这个中心城市,而作为省会城市及长三角地区唯一特大城市的南京则是不二之选。但受地理位置上远离上海、城市功能定位不清晰、发展机遇把握能力不强、经济规模和发展质量不高等因素影响,南京在扬子江城市群中心和核心主导地位的担当上还有不少“欠账”,尚未有效发挥作用。十三五期间,建议注重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丰富、区域创新体系相对健全的优势,尽快把南京建设成具有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创新“孵化器”等功能的中心城市,集聚城市群中的各种要素、激发各种思想和新技术的涌现,引领其他城市加速转型升级、自主创新,带动城市群多层级联动发展和全面发展。同时,要强化南京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在硬件和软件上的协同发展,首要是构建具有中心枢纽节点功能、互联互通的高等级基础设施,如交通体系建设上要突出南京的交通主轴地位,依托高铁、轻轨等尽快建成江北三市与江南的快速交通网络,构建覆盖城市群内各市的“1.5小时”快速交通圈,以及向外与上海、安徽等辐射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促进要素、人员等集约化、通勤化流动的空间格局,这也是城市群发展面临的当务之急。
  五是城乡统筹上的“1+N”关系,即城市群内各主要城市本级与众多特色县级市和小城镇的关系。扬子江城市群发展并非仅是8市市级这个层次一家之为,县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也是城市群未来发展的潜力之源。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不仅形成了一批特大城市、大城市,也培育出了昆山、常熟、江阴、张家港等众多发展较好的县级市和小城镇,其经济总量、城市建设规模、发展水平等都已接近甚至超过中西部的一般中等城市,其中19个县级市还入选长三角城市群国家级规划,但受行政级别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并未被公平对待。十三五期间,各市要处理好城市与县市级和小城镇的发展关系,加快简政放权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变,重点提升县级市和小城镇的能级定位,将其培育成为城市转型升级的新增长极,逐步改变依靠城市吸引知识、资本、技术等要素集聚的传统模式,转向真正形成中心城市、大城市带动下的县级市和小城镇同步发展的城市化新形态,深度实现城市群、城市、县级市和小城镇的互联互通和有序发展。
  六是五位一体上的“1+N”关系,即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目前扬子江城市群发展面临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高、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问题,而生态文明建设已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触碰的“红线”,这就倒逼各级政府要多措并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统筹联动。建议在扬子江城市群的建设规划中要明确运用法制化手段来督促各市实施生态保护,共守生态安全。一方面,省委省政府要对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地区生态安全实行“一体化保护”机制,督促8市科学掌握本市的生态承载能力,切实发挥好政府在城市空间开发管制、基础设施布局上的规划指导作用,统筹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另一方面,要引导城市群中的各市持续强化宜居魅力与创新活力建设,全面营造包容性的城市文化。人才是实现城市核心竞争优势的根本,各市早日实施包容性人口与人才政策,便能早日实现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口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落户和发展,从而实现城市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率先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