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社情民意 >> 内容
 
第68期 建议从四个方面促进我市医养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2017-10-26 浏览次数:  字号:〖
 
  市政协委员、民盟常州市委副主委黄勇反映:长期以来,我市医疗体系和养老体系是割裂的,患病老人不得不在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来回奔波,费时费力费神。2014年省市两级相继出台《江苏省全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常州市政府关于加快医养融合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后,我市医养融合发展总体上呈良好态势:一是居家养老医养融合全覆盖。我市已逐步组建覆盖全市的全科医生健康管理团队,对60岁以上老人建健康档案,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等声名远扬。二是社区养老医养融合无盲区。按就近方便的原则,建成覆盖全市社区(村)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期开展巡诊和健康知识讲座、咨询、推送健康微信公众信息等活动。三是机构养老医养融合开局良好。引导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钟楼区荷花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林骨科医院在幸福天年、运河山庄开展“联合运行”;红梅、青龙、永红、新闸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老年康复病床;玖玖江南护养中心探索集机构、日托、居家养老为一体的综合医养服务模式等。四是医养融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推行护理员持证上岗,举行我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护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等,涌现出“家缘心语工作室”等一批老年精神关爱品牌。五是医养融合政策保障渐趋完善。全面实施养老机构改造提升工作,全市养老机构一半以上整改达标,合格率全省领先。加大了对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补助,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调动了卫生医疗机构参与、服务养老的积极性。
  我市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与苏州等先进地区的差距仍不容忽视。如医养结合的机构数不足,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度不够,专业人员缺口大、服务水平仍不高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养老规划站位还不高、层次还不丰富;现行医保政策对医养结合支持力度还不够;部门合作机制仍有待加强。
  为此,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四个方面的工作,促进我市医养融合发展。
  1.统筹规划布局。市、区两级政府统筹规划养老事业,在“十三五”规划中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的份额,明确建设标准。通过规划建设养老社区,完成至2020年每个县(市、区)建1所以上护理院或康复医院的省定目标,合理布局医疗、养老机构,完善社区养老设施的布局,允许外地品牌养老机构入驻等措施,种好我市老人的幸福树。
  2.突出改革创新。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推行护理保险,依托12349平台全面推广“虚拟养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投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设立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养老业。采用“社区供地-市场运行-政府补贴”的方式推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对运行管理好的机构予以奖励。对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采取划拨方式供给土地。抓住建设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机遇争取省级支持。
  3.加强引导管理。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以及民营的医疗机构延伸服务触角,通过增设老年康复病床或整体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的方式服务于养老。按照《江苏省关于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促使养老机构凸显出“医”的元素。促进《常州市关于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
  4.培养专业人才。利用我市高职院校、殷村职教园等培育养老护理专业人员,并做好职称评定、技能鉴定等方面的制度衔接。将养老机构的医务人员纳入卫生系统统一管理,引导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等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人员培训规划。设置岗位津贴和以奖代补的手段,引导养老护理员队伍向专业化和年轻化方向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