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常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经济科技委员会
工 作 报 告
十三届政协以来,在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扎实开展各项履职活动。近五年来,共组织开展界别协商活动55次,完成调研课题17项,其中常委会专题协商课题3项,主席会议协商课题5项,承接市重大调研课题5项;提交集体提案15件,撰写省、市政协会议交流材料4篇,联合举办“委员企业家沙龙”3次,开展政策解读活动5次,接待各省、市政协考察团57批共730多人,圆满地完成了本届专委会的各项工作任务。
本届工作回顾
一、突出创新发展理念,精心选题拍成“连续剧”
围绕常州建设创新型城市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总体目标,经科委主动作为,连续五年有重点、多角度、深层次开展系列调研活动,积极助推创新发展,精心选题拍成“连续剧”。
1、助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加快科技金融创新,加速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对常州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2012年市政协经科委通过深入调研,形成了《加快科技金融创新,助推常州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并提出了“确立一个理念,建设两大平台,形成五个体系”的对策建议,市政协召开常委会议进行了专题协商。市委主要领导及时作出了批示:“政协的调研报告很好,对情况的分析很透,创新型经济发展更加需要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希望市政府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参加协商,认为这份调研报告是一份高水平的报告,体现了政协委员的智慧。此调研成果被选为省政协十届十八次常委会交流材料,并在《常州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所提诸多建议已被政府相关部门采纳,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2、助力创新园区提档升级。创新型园区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桥头堡,也是企业创新的主阵地。2013年,我委就加快提升我市创新园区的建设水平,对“一核八园”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课题组着重围绕科技部关于“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12项指标要求内容,先后对全市“一核八园”各园区进行了逐个调研,严格对标查找差距,集聚智慧共商对策,据此形成了《加快推进“一核八园”建设,全力构筑新兴产业高地》的专题调研报告,市政协主席会议进行了协商。报告呈送有关市领导后,市委分管领导当即作出批示:政协经科委的这篇调研报告,立意高远,解析精辟,对策中的,对创新园区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调研报告在市委《开创》杂志和《常州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
3、助力科技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对企业创新至关重要。如何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的动能,加快释放全社会科技创新的能量,2016年市政协经科委选择了“强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和应用导向,让市场在创新要素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主题开展调研,并形成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活科技创新要素》的调研报告,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调研报告经政协主席会议协商后,市委《调查与研究》内刊迅速进行了发表。市委主要领导在《调查与研究》刊物上作出重要批示:“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政协的调研及建议很有意义,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阅研”。该课题还被列入市委、市政府2016年重点调研课题内容。
五年来,我委始终把推进常州创新发展作为履职重点,主动承接市委、市政府重大调研课题和常州市科技软课题项目,通过与地方高校合作,在深度调研和理性剖析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关于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机制的几点建议》、《常州科技创新体制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基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视角下的常州创新驱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研究》等专题报告。2015年8月,省政协召开“‘十三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讨会,我委撰写的关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一体化建设的几个问题与建议》在会议上发言后,随即得到了省政协领导的高度肯定。
二、紧扣“强富美高”目标,聚智汇贤激发新动能
面对常州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目标新要求,我委积极发挥政协位置超脱、人才荟萃和智力密集优势,立足新起点新高度,用改革的思路谋划常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的调研,有力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
1、关注常州经济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常州经济持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但常州的发展是否“既快又好”,我们认为还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2013年,市政协经科委组织委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大胆为市委、市政府建言,提出了《化解结构性矛盾,提升产业发展动力;突破体制性障碍,凝聚区域发展活力》的调研报告,并在政协常委会上进行了专题协商。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政协的这篇分析报告,对于我们当前面对形势,统一思想,找准目标,制定政策举措很有参考价值,希望各位领导都认真研读一下并深入思考相关问题。”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参加常委会议,认真听取了委员建议。费市长认为:政协的这篇调研报告,主题立意高远,观点深刻精辟,建议务实可行。表示将认真吸纳其中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进政府工作的创新。
2、关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014年随着我国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开,市政协经科委敏锐地捕捉到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改革创新议题,它将对常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建议市政协将此列为常委会协商课题。课题组冒着酷暑赴试点地区学习考察,深入各乡镇听取农民意见,最终形成了《盘活“三块地”,激活“一盘棋”——关于深化我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的调研报告。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该调研报告写得很好,既有国家层面政策的理解,又有我市实践层面的工作总结;既看到外地成功做法,又有我市实践层面的工作探索;既指出了我市目前在‘三块地’上存在的问题,又为下一步‘三块地’上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思路和方法,有着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并将这份报告及时批转给了8位相关领导办理。在市政协常委会协商会议上,戴源、张耀钢等市领导对调研报告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课题选题立意高,研究思路深,建议操作性强,是近几年看到的一份好报告。该调研成果还被推荐为省政协常委会大会发言材料。
3、关注“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十三五”是常州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委十分关注“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主动发挥好政协的资政建言作用,注重前期参与,在规划编制中发挥好协商民主的作用。2014年受市政府委托,我委承担了关于“十三五”期间常州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研究前期课题调研任务。我们广泛调动各方人才资源,充分利用各类智库信息,在数据分析、现状思考和形势研判的基础上,形成了上万字的《“十三五”期间常州转型升级总体思路研究报告》,并一次性通过了中期专家评估。2015年,我委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参与了“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调研和编制,负责组织对各辖市(区)和服务业各相关部门的调研工作。在规划起草过程中,多次参与了规划的讨论和论证,使规划编制更接地气,更具针对性。
围绕转型升级主题,2012年我委还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引领农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专题调研报告。对当年市委市政府列出的“510行动”重点项目进行调研和视察,形成了《持续推进决不松懈,突出创新重点突破》的调研报告,市政协主席会议进行了专题协商。此外,五年来,我们还组织委员围绕绿色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发展、涉企收费等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视察、民主监督等对口协商活动;提出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持外贸政策连续性的提案》、《关注实体经济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抓住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等提案、社情民意,积极助推我市的转型升级。围绕推进产城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大议题连续三年进行跟踪调研,力促成果转化。
三、聚焦智能制造名城,精准调研发出“好声音”
制造业是常州经济的脊梁,加快推进常州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一直是经科委聚焦的重点。围绕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我委主动作为,集聚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开展了一系列的精准调研,不断发出“好声音”。
1、建言智能制造名城建设。《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对于常州这个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的城市而言,有着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委一直关注中央有关政策的出台,2015年伊始,就以《争取将常州纳入“中国制造2025”国家试点城市的建议》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委主要领导及时作出了重要批示。之后我们又组织相关部门的专家开展深入调研,以《十年磨一剑,剑指中高端》为题,提出了关于创新发展常州制造业的建议报告,市政协主席会议进行专题审议。此“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后,得到了三位市领导的批示。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政协的报告很好,分析得比较透彻,对创新发展好常州的制造业有指导借鉴意义,其中一些建议值得好好研究。”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该调研报告客观地分析了我市制造业的现状,指出了短板,并对下一步制造业发展、产业升级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值得我们在工作中吸收、借鉴。”分管副市长批示:“这份报告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紧扣常州工业已有的基础和优势,清醒看到我们的短板和企业家的困难,困惑。提出了很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值得我们认真落实。”
2、建言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工业经济是支撑我市发展的根本。进入“十二五”,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市的工业经济正面临着产业结构日益偏重、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控污减排任务艰巨、大企业大项目不多等突出问题,我们正在被省内外一些与常州规模相当的城市所赶超。因此,我们认为,转型升级是破解当前发展难题的根本出路,我们要牵住“牛鼻子”,着重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委联合经济界、科技界等界别和民建、农工、工商联等民主党派团体,联名提出了《狠抓提质增效,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集体提案,并提出了要突出抓好“大项目投入、价值链延伸、集约化运行、新技术融入、绿色化发展、导向性服务”等重点措施,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此提案经主席会议审议后,被列为2014年政协“一号提案”。
3、建言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加快推进常州制造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演进,是建设智能制造名城的重要路径。近五年来,我委围绕制造业中高端化发展目标,组织委员相继开展了十大产业链、绿色经济、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制造业电商等一系列视察、调研活动;撰写了《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于加快发展我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建议》、《让“常州服务”跟上“常州制造”的步伐》等提案;参与《常州市十大产业链招引、培植、服务手册——新型纺织服装》的编制工作。同时,我委还主动承担政府软课题项目,相继完成了《常州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分析研究》报告,获得了政府资金的资助;《价值链分工与常州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调研报告获江苏省哲学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四、拓展界别协商途径,展示委员履职“硬功夫”
政协委员是履职的主体。在新的形势下,我委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把加强和推进协商民主作为履职的重点,努力探索政协界别协商新途径,切实展示委员履职“硬功夫”。
1、突出界别协商,力求履职建言有深度。界别是政协最显著的特色,突出界别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可以为党政决策提供更为专业、更为精准、更接“地气”的意见和建议。五年来,我们经科委利用联系经济界、科技界、农业和农村界等界别委员的优势,积极开展界别活动,为委员知情悉政搭台,为政府传递信息服务,努力拓展协商议政的载体。如针一些委员反映高端人才来常创业缺信息资源、缺部门沟通等情况,我们主动发挥好政协联系面广的优势,根据企业需求组织了“走进清华商会,助推创新发展”的政企对接活动;为创新服务委员的方法,经常性开展“促进转型升级,服务委员企业”政策解读活动,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为企业家委员作针对性解读和通报;为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开展了“规范涉企收费行为”通报等活动,这些活动受到了界别委员的普遍欢迎,也激发了委员的履职热情。十三届以来我委共开展相关界别活动50余次,提出界别集体提案、社情民意和意见建议20多件。其中:经济界、工商联等界别参与的《狠抓提质增效,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一号提案获三次会议以来优秀集体提案;经济界一组撰写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被评为当年唯一入选的优秀界别提案;《关于加快建设区域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议》、《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关于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机制的几点建议》等提案在“委员论坛”上作了大会发言;《关注实体经济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和《关于我市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被选为“网上论坛”交流材料。在十三届政协界别小组评比中,经济界(一组)获得了“先进界别小组”的称号。
2、举办“委员企业家沙龙”,力求协商民主有新载体。开办“委员企业家沙龙”是市政协密切联系委员和群众、创新协商民主形式的新举措。本届政协以来,我委与政协机关相关部门联动,已连续举办了三次专题“委员企业家沙龙”活动,受到了委员的广泛欢迎和社会的高度关注。2014年,围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助推服务业转型发展”主题,邀请了近60名政协委员与10多个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对接议政。会上,既有政府部门的政策发布解读,也有委员企业的示范经验介绍;既有委员的困惑和提问,也有政府的解答和指向,沙龙会场气氛活跃,委员也得到了满满的收获。2015年,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企业发展难题,组织开展了以“创新金融服务、促进企业发展”为主题的“委员企业家沙龙”活动,近70名委员企业家和有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金融部门与委员面对面互动协商,共同探讨金融助推企业创新的良策,会上还推出了一系列金融创新产品;2016年,围绕深入实施“十三五”创新驱动战略,我们举办了一场来自政府部门、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和政协委员共计70多人参加的“让科技资源与创新企业的手握起来”的主题沙龙。会上,有政协委员与政府部门的面对面议政建言,也有高校院所的成果发布及科技服务机构的项目对接,还有常州科技智库专家的精彩点评。具有特色的沙龙活动拓展了政协委员的履职平台,中国常州网、常州政协网连续三年对沙龙活动进行全程直播,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3、打造“委员之家”,力求政协工作有凝聚力。牟家村是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村,政协委员、村党委书记袁洪度是“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2012年经科委与牟家村委共建并倾力打造牟家村“委员之家”,搭建了有效服务委员的平台。几年来,我们相继开展了“走进牟家村,感受中国新农村建设样板”、“走近‘最美基层干部’,探寻新农村建设之路”、“访历史名镇,建美丽家园”、考察我省第一家村级养老院——牟家村“颐养院”等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还组织委员开展了体验葡萄采摘等农业劳作活动。牟家村“委员之家”成立以来,近400名委员、政协机关、乡镇政协工委的同志来此进行了参观、学习和培训,增进了委员的联系与沟通,增强了政协工作的凝聚力。在政协十三届“委员之家”评比中,牟家村“委员之家”获得了“先进委员之家”称号。
主要工作体会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协声音”是关键
十三届政协以来,市委切实把政协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政协在参政议政中的作用,每年都向政协交办、下达重大调研课题。近五年来,经科委分别承接了市委下达的关于加快科技金融创新、常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机制研究、打造智能制造名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重大课题调研,形成了一批有份量的调研报告和社情民意。报告呈送市委、市政府后,每年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市领导的重要批示,其中市委主要领导批示4件、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件,其他市领导批示3件,体现了对“政协声音”的高度重视。其次,政府各部门对政协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是政协高水平履职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委承担的所有调研、视察、通报、政策解读、委员沙龙及接待省内外政协来常考察调研等工作,都得益于政府各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实现了政协各项履职活动的高质量完成。
二、紧扣全市工作重点“精准发声”是前提
精准发声就是要精选课题。要结合政协的特点,在全局之重、阶段之要、职能之事的重合面和结合部上找准切入点,确保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向,与目标任务合拍。五年来,经科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全市工作重点,在选题上注重“高端协商”、“深度协商”,重点围绕智能制造名城建设、全市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城一区一中心”建设、创新驱动战略等方面建言献策;“十二五”期末,根据市政府下达的课题,经科委参与了“十三五”常州转型升级规划编制前期的调研工作,形成了具有前瞻性的调研报告;同时还主动参与了“十三五”服务业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这些工作由于选题准、建议实在可行,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和相关部门的好评,也扩大了政协的影响。
三、让委员在履职中发出“好声音”是核心
政协被誉为“人才库”、“智囊团”,委员中凝聚了一大批各类专业人才,集中了较强的专业特长和智力优势。几年来,经科委充分发挥好委员在经济建设中的优势,频繁开展界别小组活动、积极组织参与政协委员论坛、精心打造委员之家、主动举办委员企业家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界别活动,丰富了界别活动内容,激发了委员的履职热情。每年的政协全会上和界别活动月中,经济界别的委员总能围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出精彩的界别集体提案、社情民意和意见建议,促进了委员履职能力的提升。
四、各部门协同配合唱好“同心曲”是保证
政协是一个大家庭,要让政协发出的声音更动听,更和谐,就必须搭好“大舞台”,唱好“同心曲”。十三届政协以来,我委努力发挥好经科委各兼职副主任的作用,每年把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并让他们领衔相关的调研、视察课题,这样,既能提高政协建言立论的针对性,同时也调动了各兼职副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各辖市、区政协开展联合调研、联合视察活动;在承接全市重大课题调研中,注重调动社会资源聚贤汇智,积极邀请相关高校、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参加课题调研,努力为党委、政府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在机关内部,主动与办公室、研究室及相关专委会开展联合视察、调研、政策解读、重点提案督办等活动;连续多年与办公室、研究室、委工委联合举办“委员企业家沙龙”、“委员之家”等特色活动,增强了政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了政协机关“简约、快乐、儒雅”的文化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