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提升我市智能制造水平
发布日期:2018-09-07 浏览次数:  字号:〖
 
  民盟市委
  背景及问题分析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全球范围内正在引发一场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制造业复兴计划”、“工业4.0”计划相继问世。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旨在抢抓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在国际竞争中抢占未来制造业变革的先机。
  当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不断催生新兴产业形态、掀起产业革命浪潮。传统制造业遇上互联网,就形成了“互联网+制造”的发展新模式。工业互联网的介入,使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定制化,改变了传统制造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制造企业产品的销售方式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其生产决定因素逐步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一、工业互联网的内涵和意义
  工业互联网的内涵核心在于“工业”和“互联网”,是综合利用物联网、信息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相关技术推动各类工业资源与能力的开放接入,支撑由此衍生的新型制造模式与产业生态。
  以工业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制造,体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彻底改变制造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产业模式。
  (一)制造生产设计将从实体物理空间转移到虚拟数字空间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设计软件技术,采用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具有丰富设计知识库和模拟仿真技术支持的数字化、智能化设计系统,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支持下,可在虚拟的数字环境里并行地、协同地实现产品的全数字化设计,结构、性能、功能的模拟和仿真优化,极大地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一次研发成功率,缩短产品上市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虚拟产品开发模式将为制造业创新周期缩短、客户需求多样化等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
  (二)制造生产模式将由大批量、标准化的推动式生产向市场需求拉动的批量化定制生产转变
  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未来制造业建立在网络—实体物理融合系统基础上,实现制造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规划与优化,可大幅度提升生产系统的功能、性能与自动化程度,使制造系统向柔性制造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车间、数字化智能化工厂、以及智能制造系统方向发展;同时,使用工业控制系统连接和监控的机器人取代大部分人力劳动,能够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智能生产模式将为客户高效率地提供符合个性化需求的高质量定制产品,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成为可能。
  (三)制造价值的实现形式将由有形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使企业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各业务、各要素的协同规划与决策优化管理,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并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更加有效,企业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客户对于产品的功能、样式、包装等方面的需求,在智能生产的基础上完成满足需求的产品制造;同时还会实现自检测、自维修等功能,降低产品运行成本和维修成本,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二、我市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历史机遇与基础条件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形成实体经济与网络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的良好格局,并提出分2025年、2035年和21世纪中叶“三步走”的目标。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制造产业新生态是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多次指示、部署和推动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产业的发展。常州作为全国先进制造城市,工业基础良好,是推广工业互联网,打造省级、乃至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的理想实践地:
  (一)具备良好产业基础
  常州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1.1万亿元,40%与装备制造业相关。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的先行者,常州已涌现出一批追求极致、专精特的工业“单打冠军”、“隐形冠军”。常州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10余家,其中超千亿元1家,上市企业40家左右,利润过亿元的企业已超过1400家,200多个产品的销量名列全国前三。
  (二)初步形成智造生态
  作为全国先进制造重点城市,常州积极发展智能制造,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并且有针对性的引进相关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近年来,钟楼区引进了北自所,为智能制造的提供了线下和硬件支撑,而科教城引进的数码大方、天宁区引进的航天云网,则为智能制造提供了线上和软件支撑,也为常州打造区域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部分辖区先行先试
  目前常州市已经拥有如天合光能、恒立油缸等12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位列全省第二。而通过航天云网、数码大方、北自所等项目的落地和推进,常州在企业上云、设备入网等方面已经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如武进数码大方年内已经集聚了1000家左右的上云企业;天宁区提出要在2017年达到1000家企业上云、100家企业设备接入、10家示范企业的目标。预计全市在短期内即将形成可观的数据积累,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奠定数据和深度应用分析基础。
  三、我市发展工业互联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常州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已经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为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也要看到,工业互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社会对其从认识到了解,再到接受有一个普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
  (一)知识储备尚显不足
  对于扑面而来的新概念、新技术,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都缺乏足够的准备,尤其是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还比较粗浅,在推进相关工作时显得有些信心不足、畏首畏尾。边看边学、边做边学的情况比比皆是,很可能出现因认识的欠缺,而错失发展时机。
  (二)本地研发力量欠缺
  从目前全市的情况来看,虽然有河海大学、信息学院等院校的支撑,同时也有数码大方、航天云网等项目的带动,但核心人才还是来自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研发团队仍以外援为主,本土相关人才紧缺,尤其是缺少支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核心人才。
  (三)全市缺乏统筹规划
  目前在全市范围内,主要是相关辖市区以项目主导的方式,推动区域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市级层面尚未出台全面、统筹的规划方案,从平台搭建、企业上云、设备上线、智慧生产等方面进行优化布局,合理分配资源。
  (四)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我市从2013年起,全面实施工业经济“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今年8月,我市出台了《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若干意见》,首次明确对智能车间(工厂)建设、智能制造服务商、工业设计等内容给予奖补,每年市本级财政安排3亿元,辖市区给予配套。但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还未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
  对策建议
  (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
  建议在市级层面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由常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及各辖市区主要领导为小组成员,采取网格化推进管理模式,将相关工作责任到人,并组建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机构人员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提供智力支持及承担相关工作。
  (二)加快完善相关机制
  一是小组例会制度,领导小组采取每周一会或者半月一会的形式,定期集中商谈工作,全面了解工作进展;二是工作联动机制,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下,建立全市相关部门间的联动推进机制,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信息通报制度,在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之间形成日报、周报、月报,定期汇总工作进展,书面呈报给相关领导和部门;四是学习培训制度,组织政府、企业相关人员培训,全面深入学习相关知识;五是监督考核机制,建立全市企业上云和智能制造监测体系和各地区推进工作评估机制,掌握智能制造发展运行态势;六是容错纠错机制,由纪委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共同研究此项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容错纠错机制。
  (三)加快支撑体系建设
  一是结合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全市统筹规划、合理部署,在相关版块设置集聚区域,并在规划、国土等方面给予积极配合,加快推进力度;二是完善“网+云+端”(工业宽带、工业云、工业智能终端)的工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积极推动企业上云工程,实现工业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与服务“进企业、入车间、联设备、拓市场”;三是积极发挥大数据、云计算企业在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中的关键作用,为智能制造建立高效、快捷、创新的服务模式;四是发挥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智能制造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加快示范企业改造
  以物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销售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和企业运营效率效益。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示范智能工厂(车间),以点带面,在其行业内加以推广,稳步提升全市智能制造水平。
  (五)加快推进协同创新
  大力实施制造业强基计划,加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共性技术基础等产品技术攻关。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开放创新交互平台,在线设计中心,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按需设计、众包设计、众创设计模式。鼓励创建国家级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机构。
  (六)明确相关经费保障
  在市三位一体政策的基础上,细化奖补方案,设置专项经费,用于促进地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企业智能化升级等方面,按照企业的不同类型、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差异化补贴。一是对企业智能化进程中的硬件投入予以补贴,包括设备改造、新型传感器、工控设备、工业网关等方面;二是对企业智能化进程中的整体智能化评估与咨询服务、软件投入予以补贴;三是对企业智能化进程中的设备入网、云化服务予以补贴。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