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8-09-07 浏览次数:  字号:〖
 

  薛建南
  背景及问题分析
  实体经济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石,金融则是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润滑剂,打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任督二脉”,全方位地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系统性金融支持,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创新发展,我市金融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提升,但仍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一是信贷资金投向欠科学。近年来,各类银行同质化经营严重加剧了竞争,部分金融机构为顺利完成考核任务,将目光聚焦于地方政府平台、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制造类企业很难获得有效的信贷支持。二是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当前企业融资仍以房产、土地抵押贷款为主,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新型金融产品运用较少。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体系、民间融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无法对金融体系形成有效的补充。三是直接融资发展相对滞后。全市上市企业数量还不多,融资规模还不大,对提升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还不高。企业对“新三板”融资能力持观望态度,积极性明显降低。四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提升。由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还不健全,导致金融机构、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部分企业财务管理控制不力,规范性不足,个别企业恶意逃废债行为时有发生。同时金融机构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都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金融机构传统管理模式亟待改革。
  对策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继续加大运用财税资金杠杆作用,推行差异化的激励、考核与评价机制,对传统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采用“以贷定存”的结构型考核形式,严格落实新增存款投放当地一定比例及新增中小企业贷款等相关规定,防止其“蓄水池”效应继续扩大;对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以激励政策为主,采取“以存引贷”的总量型指标考核方式,加大地方性财政资金对其负债来源的补充力度,鼓励其迅速做大做强,增强对区域经济信贷投入的主动性。
  二是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加强财政政策、监管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快研究出台奖励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向省市重点项目、“十大产业链”重点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新兴产业项目和特色园区倾斜。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推行绿色信贷,从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对贷款项目进行分类,优先满足生态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的金融信贷需求,严格控制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入。
  三是进一步鼓励金融创新。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各类金融主体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开展供应链融资、投贷联动、信用保证保险、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组合创新。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三权”抵押试点。
  四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广泛动员上市后备力量,重点培育一批适合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和“新三板”挂牌的后备企业资源,全力抢抓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机遇,坚持多管齐下,帮助企业找到最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上市路径。同时鼓励大型优质企业发行企业债,牵头组织更多符合条件的实体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并给予贴息支持。引导上市(挂牌)企业通过配股、定增、发行可转债、公司债等方式募集更多资金。
  五是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建立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的有效机制,完善科技金融结合的风险分担机制,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再担保、联保贷款、集合债、银政企合作梯级贴息等机制,有效保障和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工作。深化政银企合作,通过安排产业发展基金、政府风险补偿资金、政府征信资金等,降低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门槛。充分应用好政府应急转贷资金,帮助更多企业渡过短期资金难关。探索建立金融服务联盟,推动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定期举办投融资对接活动,引导银企点对点对接,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六是营造良好金融环境。加大诚信体系建设力度,建立信用评价平台,积极推进征信市场的培育和规范,使各金融主体共享信用信息,让失信机构和个人寸步难行。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和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全面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整治,对高利贷、非法集资、地下钱庄、非法证券等非法金融活动保持高压态势。积极培育金融人才队伍,将金融人才纳入全市重点引进和培养的人才类别,出台专项政策给予重点支持。要加快本土金融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逐步提升各级各部门金融监管服务的水平和各国有平台公司投融资管理水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