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打造常州公共体育服务升级版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9-06-28 浏览次数:  字号:〖
 

 

0219

陈新等17人

关于打造常州公共体育服务升级版的建议

公共体育服务的核心任务是整合社会资源,统筹、组织、协调、配置公共体育资源,为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及体育产品,以保障群众体育权益的实现。近年来,常州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通过不断巩固、完善和提高,实现了大群体格局,探索出了一条公共体育服务的特色发展之路。如何进一步优化公共体育服务,更好地保障城乡居民体育权益的实现,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当前常州公共体育服务运行中面临的问题:一是公共体育服务投入不足。公共财政中体育事业经费增长,与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相比明显不足。体育经费基数较小、投入偏低、总量偏少、结构不合理,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二是基层体育管理人员不足,能力偏弱。目前乡镇体育管理和从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造成工作量大、对应条线过多,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都难以保证。三是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协同工作模式有待完善。目前虽然制订了一些政策和规范性文件,但比较粗放,还不全面、不系统,甚至有相互矛盾的情况,部门协同的公共体育服务工作模式还亟待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四是市级以下体育社团和体育中介服务机构数量不足,能力不强。现有的体育社团和体育中介服务机构还无法承担越来越多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社会组织专业人才不足,能够提供的让政府和群众都满意的体育产品和服务项目较少,还不能完全担当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主要承担者的重任。

常州公共体育服务升级版的探索之路,需要继续坚持以民为本、科学发展,不断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最大程度地把体育惠民落到实处。

1、强化政府主导,规范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强化政府的主体地位和主导地位。在现有市全民健身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领导作用,明确相关部门的主体责任,建立规范的协同工作机制,共同制订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规范、相关政策和考核估评指标,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每年重点调研和解决1到2个群众关心的公共体育服务热点难点问题,一些缺人缺钱缺场地缺服务缺政策等影响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很快可以得到解决,形成强大的政府主导合力。

2、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财政资金投入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主渠道,要按照常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逐年加大投入的力度,总量增加,比例不降。一方面,实现基本保障功能,满足群众基本的公共体育需求;另一方面,要利用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重点扶持,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和差别发展,使财政扶持资金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盘活存量,整合现有体育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全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五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但发展极不平衡,还存在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一方面,要补短板。根据发展需求科学规划和布局新的体育健身设施,如各级体育中心、健身中心,增加公园绿地体育设施,建设城乡体育公园、完善城乡一体健身绿道等。另一方面,要填缺位。重视盘活现有存量体育资源,如加大现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开放力度,增加开放项目,延长开放时间;积极鼓励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深度开放。通过政策扶持、政府购买服务、行业评估等措施,调动社会体育场所向公众开放的积极性,让社区居民少花钱、不花钱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个性化健身服务。强化公共健身场地设施维护服务。始终把建设、使用、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主体责任,特别要解决好村(社区)、小区等基层健身场地器材维护难的问题,要通过政府采购,由体育场地维护中介服务机构承担基层健身场地器材的维护工作,建立档案,提供24小时报修、抢修服务,从而提升村(社区)健身场地运行使用质量,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夯实社区体育基础,激发活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在社区,社区体育服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居民切身体育权益的实现。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是场地设施,关键是建立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平台,活跃因素是社区体育骨干和团队。为此,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要将其列入社区服务范畴,提供体育服务的内容清单,同时社区的体育经费必须得到保障,社区的体育设施要不断提升和发展,这样才能形成扎实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基础,从而在根本上达到优化公共体育服务的目的。

4、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加大购买范围和力度。按照受益广泛、群众急需、保障基本的原则,突出公益性、普惠性,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明确重点,扩大购买各类公共体育服务范围。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积极性,大力培育和扶持体育社团和体育中介组织。在数量上有更多的发展,在运行质量上有更大的突破,在创新发展环境,提升自身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建立有效评估体系等方面,完善相关扶持政策,营造体育社团和体育中介组织发展的良好,使扶持政策真正成为体育社团和体育中介组织的孵化器。用制度主导发展,防止体育社团、体育中介组织发展中过度追逐经济利益。

5、积极探索“智慧体育”发展之路。在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逐步加大运用信息科学技术,推动城乡一体“智慧体育”建设,不断提升公共体育服务的科学化水平,如构建国民体质测定与科学健身指导网络后台。体质测定与科学健身指导立足公益性,以体质测定为载体,为群众提供运动能力评定、开具运动处方、指导科学健身等服务,在组织层面上建立市、区、镇三级国民体质测定与科学健身指导站,同时向所有条件的社会健身场所延伸,形成覆盖全市的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以及与推广“生活化健身俱乐部”、全民健身“电子地图”,体育场馆二维码服务、公众微信平台、网络健身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手段融合发展,全方位探索和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办理复文摘编/全文:

主办单位

常州市体育局

常体复〔2019〕4号

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第0219号的答复

陈新等17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打造常州公共体育服务升级版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体育即民生。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努力实现体育与全市改革发展同频共振,与三大明星城市建设协调共进,率先建成了全省首批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达标城市和全省首批全域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2016年,全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常州召开,这是国家体育总局为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首次召开的全国性专题会议。进入新时代,面对新使命新要求,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这一主线,加快推进运动健康城市建设,不断巩固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持续增加高质量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市民体育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关于“强化政府主导,规范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目前,我市已经建立市全民健身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由4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今年,根据机构改革职能调整、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对联席会议组成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整,共同推进运动健康城市建设。

二、关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国务院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繁荣体育市场的一系列文件出台以来,省政府和省体育部门积极响应,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意见,并创新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健身俱乐部专项扶持资金,发放体育消费券,开展体育健康特色小镇、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产业基地、体育公园等体育产业发展新载体建设培育,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建设体育设施,开发体育产品,提供体育服务。我们指导和帮助本地企业积极申报上级扶持资金,仅省级专项资金一项,截至2018年,我市就有90多个项目获得6000多万元。

三、关于“盘活存量,整合现有体育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2014年,我局联合规划部门共同研制《常州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正式启动建设“市、辖区(市)、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居民小区(自然村)”五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其中,实施“31166”工程为重中之重,为此,我们与财政部门会商出台了《常州市乡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室内体育场馆建设资金补助办法》,目前已经建成乡镇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1个。为推动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标准化、均等化,我们又出台了《中小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项目资金补助办法》,近三年,市本级先后投入2500多万元,建成灯光篮球场、笼式足球场、拼装式游泳池等全民健身示范工程125个,为近800个社区(村)、公园、广场、绿地等配建全民健身路径器材。2017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开展全民健身路径现状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超期服役等问题给予足够重视,排出更新计划,列入预算优先解决。联合园林部门和属地政府以青枫公园为试点,在传统景观休闲功能基础上,建设了一条智能健身步道、配建了一套二代室外健身器材、开通了一个科学健身指导站、设立了一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名师工作室。体育系统所属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向市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特殊群体享受半价优惠,全年服务市民超过200万人次。在承办中国羽毛球公开赛、CBA篮球赛等重大赛事时,每场比赛拿出5%的门票免费发放给低保人员、困难职工和残疾人。2008年起,联合教育部门,先后出台《常州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补充实施办法》等文件,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2016年省政府出台《江苏省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09号),明确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由教育部门负责。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特别是全民健身路径维修,主体涉及到地方政府、村(居)委会、房地产开发商、物业公司、产品供应商等多方。为做好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维护,我们实行源头管控,在器材招投标环节明确供应商义务,质保期内因器材原因损坏的,免费维修。达到安全使用年限的,经辖市区统计上报后纳入计划,统一更新。市本级将器材维修经费纳入预算,每年投入350万元用于器材维修,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在报修环节,钟楼区建立了区级维修平台,统一实行社会化服务;新北区和天宁区实行属地问题、属地维修。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研制《常州市公共室外健身器材配建及管理办法》,加强公共室外健身器材配建,规范管理。

四、关于“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加大购买范围和购买力度”

2013年,我们联合市财政部门出台扶持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资金补助等方式,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体育设施、举办体育赛事活动、提供多样化公共体育服务。凡是社会能办好的,都交给社会力量承担,不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体制机制。截至2018年,共投入1000余万元,举办各类赛事活动近150项次,参与群众近200万人次,吸引社会资金超千万元,达到了高效规范使用财政资金、满足市民体育健身需求的目的。今年,又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确定购买36项赛事活动,同时通过征集赛事活动名称的方式推出“运动龙城大联赛”品牌,集中打造群众赛事活动品牌。

五、关于“积极探索‘智慧体育’发展之路”

我们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通“常享动”智慧体育服务APP社会版和高校版,实现健身场馆在线查询、预约、支付和评价等功能,为群众健身提供便捷服务。推动全民健身设施智能化建设。市属体育场馆进行智能化改造,为群众健身锻炼提供更舒适、更便捷、更时尚的运动场所。优化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服务功能,在辖市区试点,推进公共场所配置二代室外健身器材,在去年建成开放的新景体育公园、今年建成开放的青枫公园二代室外健身路径和智能健身步道,扫描二维码就可了解器械使用方法和相关运动知识,方便群众健身,今年我们还将在全市布局建设20个二代室外健身路径点,推动体育健身实施提档升级。去年,根据市政府要求报送了我市体育健身设施现状数据,将全民健身“电子地图”纳入全市全域数字化现状图。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要求,做好全市全域数字化现状图体育数据更新,为市民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全市体育工作的支持与参与,欢迎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常州市体育局

2019年6月5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