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标导向科学化,解决“技”“科”失衡
成为“创新之核”,必须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往的技术引进中,技术的产业化往往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但要面对科教城未来的发展,应根据产业特点与地方能力,引进一些基础科学研究项目,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引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此,要正确对待各种指标体系,对现有指标有所取舍,把打造“创新核能”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细化出核能的指标体系、建设路径和保障措施,制定出科学化导向的指标。
二、建设全价值链人才成长体系,促进“科”“教”互补
高教园区把培养目标和规格适当高移,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科技园区高附加值端的需求,由此可形成“引进极高端人才+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培养、引进一般研发人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全价值链人才成长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在研发机构和企业中设立“实习研究员”“见习工程师”等岗位向学生开放、学校根据产业界要求开设实验班特色班,以及整合学校资源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等。
三、增内涵扩外延,“区”“城”融合发展
一方面适当增加科教城的城市功能,如建设市民休息场所、市民阅读空间、市民技术体验中心等,另一方面扩展外延,与武进区乃至城市其他区域融合发展,形成合力。可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整体规划科教城的“同心圆”架构,即以科教城为核心区,主要实现产业发展与教育发展功能;在周边共建一些融合发展区,主要解决科教城的生活配套问题;在更远的区域打造科教城科技辐射的载体。
四、打造“裂变+聚变”平台,“市”“城”同频共振
原常州市委书记汪泉提出科教城“助推全市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两大任务,这就对科教城这个“创新之核”提出了“裂变”与“聚变”两大要求。“裂变”是要做好孵化与技术推广,“聚变”是确立“技术总部集聚区”的定位,做好集成性、一站式科技服务,由管委会和5所高职院校投共建的"现代工业中心"就是聚变的例子。打造好“裂变+聚变”的技术及人才服务平台,做好技术的集成与辐射两项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创新之核”的作用,引领全市发展。
五、实施“双向”国际化战略,逐步以“城”为“家”
创设对外籍科研人员友好的城市环境,让他们逐步以科教城为家。如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国际服务功能进行二次开发,从教育、医疗资源等方面为外籍科研人员的引入扫清障碍。 提高国际化程度还应实施“双向”国际化战略,一方面精准实施外籍科研人员引进政策,另一方面鼓励科教城企业走出常州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同时鼓励高职院校“组团出海”,以合力服务国家重点战略为高职发展重新赢得制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