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点定位,凝聚高质量公共服务共识
推进行政服务效能提升。公共服务职能部门要优先抓好窗口服务等“牛鼻子”工作。推进“不见面审批”等政务服务。优化省管县财政体制,促进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修订和颁布基本公共服务新清单与新标准。将公共安全服务等政府文件规定的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的项目列入服务清单。增加政府购买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把民生福祉项目重点放在提升内涵质量和满足群众弹性需求上。
2、创新机制,释放公共服务要素能量
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加强农村薄弱地区公交、环保、医卫、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标准的同标定位、同步推进。完善属地化管理考核机制。职能部门优先接管,基层部门齐头跟进,明确区、镇、街道、社区的各主体职责。探索农村专项资金设立机制。逐步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推进村级公共服务标准化。尝试引入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及志愿者承接社区公共服务和基层政府委托事项。
3、应用大数据,强化公共服务信息支撑
促进标准化、信息化融合。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工作,建设“最多跑一次”信息平台,实现“一窗式”受理标准化服务。建立政府职能转移信息沟通机制。建立统一的发布、购买、评估、绩效考核平台,促进信息公开透明。建立公共服务大数据监管机制。加强数据信息安全管理。明确服务平台共享的数据资源权益归属。
4、提档升级,促进标准体系常态长效
动态优化配置标准。强化标准内涵,调整与细化地方标准,补充与修订乡村标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将公共服务标准化纳入政府综合考核并奖优惩劣。考虑地区差异因素。实行“人钱挂钩”与差异化补助的转移支付政策,缓解地方财力与地区成本的供需矛盾。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商品住宅配套公用建筑中的教育、医卫、文体等八类用房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5、聚焦关键点,构筑未来服务新生动能
增强服务“一带一路”能力。成立外国专家与来华留学生基金会等,吸引国(境)外青年来常州深造。打造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等“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前沿产业人才培育中心,提升区域内行业企业、园区等服务“一带一路”的新动能。服务转型企业解困工作。帮助实体经济骨干企业渡过转型期的困难。完善企业社保制度。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分级诊疗、医药分离。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确保药品的供应能力与质量。加快推进慢性病、抗癌药进医保工作。实现省内城市就医购药联网。实施数字化接种门诊,强化疫苗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打造多层次住房保障新体系。提升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稳定商品房价格。构建“青山绿水”人居环境。颁布严格的环境保护和整治方案,有效治理环境污染。促进市民拥护雾霾治理、垃圾分类等政策规章,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推动城市轨道和快速公交升级。发展智能交通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云端等智能手段对公交线路、站点设置实施精准定向优化。布局“区块链+”核心产业。重视“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应用研究平台、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厚积城市特色文化底蕴。注重城市历史文脉传承,聚焦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做好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艺术馆、文化街区等载体的修复、建设与开放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