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以生态理念整治农村河,筑牢“生态中轴”基础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02-17 浏览次数:  字号:〖
 

0065

黄勇等2人

关于以生态理念整治农村河,筑牢“生态中轴”基础的建议

  农村河道是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保护和建设农村河道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密切相关。近年来,常州市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指示精神,以“河畅、水清、堤稳、岸绿、景美”的整治建设标准,通过实施河道清障、水系连通、岸坡整治、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等措施,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农村水生态、水环境不断改善。
  然而由于积弊长久,我市农村仍面临水域面积减少、水系连通不畅、汛期排水困难、非汛期难保生态流量,以及不断出现的生态退化、水环境恶化情况。
  《2021年度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强化河湖长制,推进农村河道疏浚及生态河道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长期重点任务,县乡级农村河道的“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成为实绩考核的10项指标之一。

  1、“十四五”规划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目标滞后
  2020年我市县区政府批准的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十四五”规划中“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指标至“十四五”末目标为40%。实际上近年来我市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进度已经大大加快,据初步测算,至2022年覆盖率就将超40%,原规划建设目标在新形势下严重滞后,不能呼应我市建设“生态中轴”的要求。
  2、生态理念需进一步转变和提升
  虽然水利部门做了很多工作,也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文件,农村河道整治不断融入形态、生态、环境、水景观、水文化要求,但是由于农村河道整治项目相对体量较小,建设实施单位一般为乡镇级政府部门或者村级集体,为节省土地、节省投资、快速见效,不少农村河道被硬质化、渠化,木桩支护滥用、绿化标准高但管养不到位等问题频发,河道并不是真正自然和生态,可持续性和耐久性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
  3、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尚存在薄弱点
  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是一个阶段性工作,维持生态标准是个长期工作,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维护。目前我市不管是县乡级农村河道还是村级农村河道、小微水体,长效管护都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方面农村河道面广量大,另一方面农村河道的长效管护补助资金标准偏低,对生态的维护资金更是不足。

  1、提目标、列计划,积极有序推进
  为筑牢“生态中轴”基础,并力争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取得好成绩,应尽快科学修订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十四五”规划,提高目标并落实落地。各级政府还应转变思路,有序同步推进未列入考核的村级河道和小微水体整治。
  2、定标准、学典型,加强技术指导
  建议市水利局进一步研究常州市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标准,从技术层面,对我市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提供典型样板推荐,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水系水情、水功能要求,对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的设计与实施提出指导性意见,出台符合常州地区实情的相关标准规范或者导则,并通过一些成功案例的展示,示范引导、典型引路,高质量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
  3、明职责、勤督查,发挥基层作用
  进一步压实基层河长责任,奖勤罚懒,充分发挥其熟悉具体情况的优势,按规定开展巡河活动,做到第一时间发现河道水体存在的具体问题,第一时间组织协调解决,实现河道水体的长效管理。各级河长办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统筹协调、督导检查等作用,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基层河长反映的问题与情况,切实做好河道治理与保护工作。
  4、保经费、奖先进,强化考核力度
  为保证我市县乡级“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指标在全省考核中位列第一方阵,建议各级政府提前安排专项经费,市级财政部门出台专项补助政策,持续推进河道治理项目建设,强化长效管护考核。市级补助可参考省级补助标准,对各辖市区通过省市考核的河道进行以奖代补,在乡村振兴专项资金中支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