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提案公开 >> 内容
 
关于加快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迈进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12-17 浏览次数:  字号:〖
 

0061

徐红等17人

关于加快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迈进的建议

  2022年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致信指出,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就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市中小企业优势,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新动能,成为贯彻落实全市“532”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虽然我市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过程中具备了基础优势,取得了经验成绩,形成了良性环境。

  但与苏州、无锡等标杆地区相比,面临的压力仍不容忽视。
  1.与先进对标差距明显。调研统计的苏州、无锡等在用地保障、人才就学、金融支持和培育规模方面均超我市。如苏州工业园区发布了四大类18项具体任务,涵盖精准培育机制、政策扶持力度、协同创新水平、要素保障体系等方面,在资金扶持力度和规模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2.产业链层次有待提升。我市中小企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低、研发参与度低,还面临企业规模小、基础弱、抗风险能力差的突出问题,代工型、配套型企业多,还少了“黑科技”、缺乏“宝塔尖”,表现出增产不增效,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迈进的步伐。
  3.数字化水平仍然较低。一是“星级上云”企业中大部分还停留在购买云服务器进行财务仓储等浅层应用阶段,还没有实现设备上云,与通过上云降本提效,易经无法快速响应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影响市场份额等连锁反应。二是表现在受全省政策影响,“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最多的还是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硬企业”,对数字型企业认定关注不够。
  4.融资难问题日益突出。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变必须研发投入高、资金需求大,但是中小企业普遍资产轻、抵押物不多,导致直接融资难。大部分中小企业虽然已经制定了由有效投入到“专精特新”到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划,但融资难导致企业“一步慢,步步慢”,使企业在创建“专精特新”中底气不足,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转型升级进度。
  5.用人用地荒现象长期存在。用工方面中小企业受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地方人才政策不够清楚等因素的影响,员工极易向大型企业转移流失,陷入“引才不来、有才不用、留才不住”的困扰。用地方面,近年来受到用地指标、长江大保护、“退二进三”等政策影响,在集中重大项目用地后,中小企业实际用地总量呈现下降趋势,尚没有解决土地集约利用和中小科技企业小规模用地需求矛盾的有效途径,在工业厂房的有效供给方面还有待创新。
  6.现代化管理水平不足。我市部分企业受到企业创始人专业知识、管理理念和模式等多方面的制约,管理方式粗放,在企业管理、资本运作、市场营销方面还缺少经验和能力。同时在知识产权运用保护、行业协会的对接交流以及高端创新载体体量建设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以上多种因素导致中小企业生命力不强,存续期缩短。

  1.产业为要,建立“专精特新”培育企业成长机制。一是进一步推动企业大中小融通。引导支持大企业发挥“链主”“龙头”带动作用,向本地产业链上下游“专精特新”企业开放供应链,建立企业供需通道,打通“微循环”,帮助“专精特新”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二是进一步深化企业动态化管理。鼓励属地从“两特三新一智能”主导产业链中发掘培育对象,打造专精特深培育OTO服务平台。三是进一步加快企业创新力提升。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承担省级以上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任务,建立专精特新产品试验场景,创新开展产学研技术供需对接。
  2.数字赋能,支持“专精特新”培育企业“智改数转”。一是推动数字制造更深融合。整合现有资源,建立集咨询、培训、服务于一体的市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定向解决中小企业“智改数转”中的难点。二是推动中小企业“触网上云”。通过政策宣贯、案例推演、示范引领、试验场景等方式,加快推动运用信息化软件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向四星云、五星云企业转型,设备联网上云。三是支持数字产业企业认定专精特新。积极向省呼吁,进一步细化分类、突出导向,鼓励拥有先进原创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产业企业申报专精特新。
  3.资本搭桥,拓展“专精特新”培育企业融资通道。一是紧盯股改上市。建立长期跟踪服务机制,引导企业加快股改进程,加快上市步伐,形成我市资本市场“专精特新”板块。二是紧扣信贷支持。政银合作推出专精特新梯队库信贷专属服务,同时建立市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机制,引入担保机构,打好政银担组合拳。三是紧跟金融创新。针对专精特新企业专利多的特点,给予政策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或质押融资试点,建立专精特新专利池,发行专利许可类ABS产品破解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问题;切实发挥好常州市科创发展母基金的撬动作用,引导股权基金“投早投小”;同时开展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对接专项行动,提升融资意识,拓宽融资渠道。
  4.要素固本,破解“专精特新”企业紧迫困局。一是保障发展空间。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保障,鼓励国企民企联合共同参与产业载体和创新载体建设,引导用地需求迫切的企业在载体过渡。二是健全留才机制。对高端紧缺人才、技术工匠、优质大学生的引进,要舍得给政策、给待遇,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方面给予更大倾斜。同时加快高标准人才公寓的建设进度,优化配套功能,解决人才需求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推进深度合作。加大力度深化校企对接和双向交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培育符合本地产业特色、能够有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急需人才。
  5.管理强基,补强“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发展后劲。一是加强企业家能力建设。政府主导高起点打造一个以领军企业家、中高级管理人员、研究工程技术人才系统培育交流互动的学习平台,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企业人才队伍。二是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平台作用。支持鼓励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行业领军人物主导,做优做强已有商协会,细分领域商协会,组建新型商协会,促进跨区域开放合作,提升话语权。三是营造更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环境。建议试点开展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回应企业关切,将各部门高频高价值涉企服务事项维护进一个线上平台,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检测、创业融资、境外人才居留、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多重服务,竭尽所能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