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三届五次会议 >> 内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城乡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6-01-10 浏览次数:  字号:〖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常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城乡建设与人口

资源环境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5年,城建与人资环委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民生工作,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关注新型城镇化、环境保护、交通设施、农村水利等内容,参政议政,立足民生建言献策,突出重点专题协商,完成了《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统筹城乡一体化》、《在优先发展基础上转型为可持续发展—关于推进常州公交事业建设的建议》两篇调研报告,开展了生态红线区域保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建设、气象现代化建设情况等四次视察活动,听取了秸秆综合利用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情况的通报,参与委员近二百人次,提出意见建议八十多条,在广大委员了解相关情况的同时,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并得到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2015年工作回顾

一、紧扣中心,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参政议政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常州作为率先发展地区,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遵循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更加主动地把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努力探索具有常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按照市委确定的重点调研课题,我委成立调研组,深入辖市区和重点镇进行专题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形成了题为《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调研报告,提出了规划先行,修编城镇化发展规划,完善城镇体系布局,加快推动规划融合,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更加坚决;产业优先,加快推动产城融合,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城镇产业集聚能力,让城乡居民安居乐业,各得其所;关键突破,以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优质资源的均等化为重点,稳步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全覆盖;改革创新,充分整合和利用一切资源,着力解决土地、资金、人口问题,激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等意见建议。

调研报告引发了委员们的热议,也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评价。阎书记专门给予批示:政协的研究顺应产城融合试点要求,请发改委及两个研究室阅研。市长费高云也批示说:请转史市长及发改、规划部门负责同志审研,该调研报告对我市推进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有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在工作中值得吸收。

二、关注环境,围绕“天蓝地绿水清”建言献策

一是关注秸秆综合利用情况。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用能方式改变,农作物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不仅带来了秸秆生物质资源的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近年来,我市逐步建立了以机械化还田为主、多种形式为辅的秸秆综合利用体系,2014年综合利用秸秆量105.37万吨,综合利用率95.88%,对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委员们也一直十分关注秸秆综合利用,在听取通报后,纷纷建言献策,建议适度控制秸秆还田的总量,坚持堵疏结合,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逐步形成收贮利用链条,制定合理的引导政策,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力度,制定更加合理的补贴机制,加强综合利用主体的培育,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委员们的建议得到了张耀钢副市长的高度评价,专门批示:“建议很好,市政府已结合该建议作了专门研究。…”

二是关注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情况。生态红线区域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按照今年初制定的《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调整方案,我市生态红线区域为33片,整体面积有所增加,调整后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为911.92平方公里,占我市国土总面积的20.79%。今年我委组织委员视察了生态红线区域保护情况,让各行各界的委员都来关注重视环境保护,并且帮助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这项重大工程,进一步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同时政府部门对委员提出的进一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建立负面清单等意见建议非常欢迎,表示会逐步研究落实措施。

三是关注气象现代化建设情况。市政府于2013年初发布了《常州市气象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满足常州地方需求和江苏气象事业发展要求的气象现化化体系。我委组织委员学习了气象与霾的科学关系,了解了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状况,看到了气象工作在我市经济建设和百姓生活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智慧气象出谋划策,提出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打造智慧气象,让气象科普知识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全面普及气象常识,进一步探索多部门联动的防灾抗灾机制,积极研究政府采购气象服务,不断提高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管理科学化水平等建议。

三、倾情民生,围绕“百姓住行增收”献计出力

一是开展公交可持续发展专题调研。公共交通惠及广大百姓,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市委政府自2006年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后,各级各部门和公交企业以人为本,重点推进,使常州公交取得了跨越式的成长,成为全国公交行业的标杆,成绩毋庸置疑,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影响了公交可持续发展。今年我委围绕这项民生工程开展了专题调研,针对存在的财力支撑、资源配置、社会氛围等方方面面的制约因素,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听取意见,提出了毫不动摇地坚持城市公交一体化发展方向、不折不扣地执行和完善公交成本规制管理、与时俱进地构建符合市场规律的票价机制、因势利导地推进已有公交线路的调整优化、坚持不懈地提高公交队伍稳定性和归属感等五个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推动公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公交发展规律、具有常州公交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是视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西进、产业西进、项目西进、科技西进政策,促进资源要素向金坛、溧阳集聚。要发展交通先行,2014年,我市开展了金武路快速化改造、延政西路西延新建等八大工程,今年有五项工程列入市委、政府的重点工程,1-9月份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8亿元,完成了年度计划的73%,常溧高速顺利通车,延政路西延、金武路改扩建均已完成。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我委组织委员现场察看了项目工程建设情况,此次咨情悉政活动既让委员倍感振奋,同时部门也收获了委员的真知灼见,表示对委员提出的希望加快建设常泰过江通道,加强与苏中的互联互通,加大货运枢纽建设力度,提高快速化通道的现场管理水平,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加快常州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意见会逐步采纳。

三是视察农村水利建设情况。农村水利发展对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加快推进我市农村水利发展步伐,我委委员视察了我市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情况,当了解到我市“十二五”期间,共加高加固圩堤712.77公里,新建、改造排涝站175座,疏浚县乡河道378条,对528座塘坝进行了达标建设等情况后,对我市水利部门在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做的大量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意见和想法,建议加快河道整治清淤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管,重视水利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保护和污染问题,并倡议各部门、全社会共同关注水利现代化建设工作,上下共同努力推动常州水利现代化取得实效。委员的建议当场得到了部门的认可,表示会逐步落实到下步工作中。

四是听取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情况通报。住房公积金在稳定住房消费、改善住房条件、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委员们多年以来一直对住房公积金十分关注,为此,我委组织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情况通报活动,让委员与部门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住房公积金政策作用、做好贷款风险防范、方便职工使用、减轻职工贷款负担、加强创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都受益匪浅。

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政协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城建与人资环委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统筹推进“六个建设”的要求,重点关注生态文明、民生民计和基础设施,围绕海绵城市建设、农村污水处理、城市立体绿化、土壤污染防治、轨道交通建设等内容,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履行职能,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一、做好两个专项调研

1.“海绵城市建设”调研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10月11日发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海绵城市建设,要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提出了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2016年,我委将结合常州实际,和相关部门一起,探索常州建设海绵城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可行的路径和措施,就建立和完善城市“海绵体”,强化对城市径流雨水的排放控制与管理,实现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改善城市景观等多重目标,最终形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提供决策参考。

2.“农村污水处理”调研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是一项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也是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农村自然村落分散,村镇人口少,污水排放量小,集中处理又特别困难等现状,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大障碍。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采取多种模式,利用无动力或少动力、无管网或少管网、低运行成本等生态处理技术,因地制宜逐步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模式,但是仍存在设施运营管理机制不完善、正常运行维护费用难以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操作运行专业人员缺乏等实际问题。2016年,我委拟以”农村污水处理”为调研主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从体制机制、资金人员、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为切实改善全市农村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农村环境问题出谋划策。

二、开展五项专题视察

1.视察立体绿化推进情况

近年来,拓展立体绿化空间成为增加城市绿量、解决城市热岛效应、雾霾天气等常见“城市病”的重要手段。2015年10月中国立体绿化高峰论坛在常州举行,“市区见缝插绿”、实施屋顶绿化成为共识,2016年我委拟组织委员视察我市立体绿化推进情况,倡议在全市低层、多层公共建筑平屋顶,建筑物墙面,由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参与推广实现立体绿化,向屋顶要绿、要美、要生态,美化城市第五立面。

2.视察土壤污染防治情况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环境要素,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是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2016年我委将组织视察我市土壤污染防治的进展情况,以促进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保障。

3.视察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情况

供水体系建设事关民生大计,供水安全更为广大群众所关注。为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从“合格水”到“优质水”的跨越,我市2015年开始对魏村水厂和西石桥水厂两家水厂实施改造,对所产自来水全量进行深度处理,项目总投资为7.5亿。2016年,我委拟组织视察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进展情况,使广大委员了解我市如何进一步提高自来水出厂水的稳定性,有效提升应对长江突发污染水质事件的能力,减少原水波动对安全供水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节水意识。

4.视察轨道交通建设进展情况

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都市的交通命脉,不仅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同时更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依据常州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2030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4条线路组成,总长约129公里。2014年10月,轨道交通1号线全面开工,这是我市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对于改善市民交通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委拟组织委员视察我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展情况,理解城市轨道交通在促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现代化竞争力中的作用。

5.视察高速公路建设情况

高速公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公路运输通道在当今社会经济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6年我市将计划投资11亿,新建常宜高速公路、溧阳至高淳高速公路、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我委拟组织视察我市高速公路建设情况,旨在通过与委员互动,增进对高速公路建设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有效拉动内需,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投资环境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常州的高速公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州市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03-2017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angZhou Committe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3616号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